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单|城市的重新发现之旅

2022-02-16 09: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 钱成熙 综合整理

疫情在束缚我们走向远方的脚步之前,也使得我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自己生活的城市。它可能遍布古迹、建筑,或是最简单的日常烟火中的生活。旅行,可以不仅仅在远方,在户外,也可以在身边,在脚下。

北京烟树

侯磊/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2-1-1

“燕京八景”中有“蓟门烟树”一景,意指北京前身蓟城的古城墙上树木蓊郁,如雾如烟。作者侯磊借此化成本书书名《北京烟树》,寄望于依依柳烟中,述世态变迁,品人情冷暖,发怀古幽思。

这本书是一部地域色彩浓厚的散文集,也是一部有关北京日常的生活之书。侯磊是老北京的后代,他在一系列的回忆中,记叙了胡同人生、街面儿江湖、皇城掌故,就自家照相馆的兴衰、东安市场的变迁、中轴线的今昔娓娓道来;将胡同叫卖的余音、德容底片的旧影、北平澡堂的氤氲、簋街食府的百味,这些百年来的色声香味一一描摹,展现了一位80后青年作家眼中北京市井的人间烟火。

与文字如影相随的,是两位北京画家为本书度身绘制的三十一帧精美插画,留驻了许多胡同拆迁之前的风貌,融优雅的怀旧于彩墨记忆的典丽之中。可以说,阅读此书,让人恍如跟一个极内行又热情的向导游览他深爱的城,每座牌楼、每条胡同,每个澡堂子都自有其来处,也都曾有百姓笑语跃动其间,虽写得趣味横生,终教人有过眼云烟的今昔之感。

寻迹南京:南京重点文保导览手册

华古南京团队/著;南京出版社;2021-12

华古团队自发于民间,无资金、无背景,所有活动都是利用个人收入和业余时间。八年来,他们不断寻找、走访,拍摄照片,记录古迹现状和变迁,建立文保数据库,推出网站,开发APP,标注地图,开设公众号,举办分享会,发起文保维权行动。

《寻迹南京:南京重点文保导览手册》便是华古团队多年寻访的成果。作为六朝古都,历史名城,南京的文物古迹不仅仅存在于堂皇的历史建筑和博物馆之中,它们散布于城市的许多角落和山水之间,甚至藏在在城郊的农田、荒草之中,尚不为大众所知。华谷团队成员录入622张图片,撰写了10万余字,精心设计了39条游览线路。该书配图精美,挑选用心,会产生赴现场“打卡”的冲动。读者评价说,有这一本攻略南京可以打通关了。

筑业中国:1914—1935亨利·茂飞在华二十年

[美] 郭伟杰/著;卢伟/译;文化发展出版社;2022-1

第一个在近代复兴中国古典建筑的建筑师是美国人:亨利·茂飞。本书以民国时期的中国为中心,重点介绍了亨利·茂飞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位鲜为人知的美国建筑师最初于1914年来到中国为雅礼协会设计校园,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被持续二十年的专业和文化挑战所吸引:如何保护中国丰富的建筑传统,同时使用最新的西方技术设计新建筑。茂飞在中国的二十年间,设计的建筑遍及大江南北,尤其以校园建筑和规划最为著名。他参与制定的建设南京的《首都计划》受阻于战火,他成立的公司早已关门歇业,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已经几经沧桑。但是在五四运动开启的“中国文艺复兴”潮流中,这位外国建筑师提倡的“中国建筑的适应性”和“中国建筑的复兴”,无论在理论思辨还是在建筑实践中,都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不仅仅是建筑,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都要面对并且给出答案的问题。

从清华园里的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到燕园的博雅塔和贝公楼,到南京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和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到上海的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大来大厦和圣玛利亚女校(张爱玲母校),到长沙的湘雅医院及医学院早期建筑,到福州的福州协和大学;从设计中山陵的吕彦直,到中国建筑师学会首任会长庄俊,从“大上海计划”主持人董大酉,到设计美琪大戏院的范文照;从清华周诒春校长、复旦公学李登辉校长、燕京大学司徒雷登校长,到孙科、孔祥熙、王正廷、宋子文和蒋介石,亨利·K. 茂飞不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却是与中国渊源最深的一位。

茂飞的建筑是一种妥协——他曾称之为“旧瓶装新酒”——本书从这些“瓶子”的视角出发,理解茂飞为自己在中国的建筑找到一个中间地带的追求,同时也审视了一个未来难以预料的动荡社会。

那间街角的茶铺

王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10

茶铺是成都文化的代表。这是成都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那间街角的茶铺》,是著名历史学家、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王笛的最新非虚构历史读物。

在书中,作者说,茶铺就是成都人的生活史。他以1900—1950年的成都茶铺为中心,运用田野调查、官方档案和小说诗歌等资料,以微观史学的研究取向和深描的文学写作手法,生动展示了成都茶铺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以及在那个公共空间中呈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这本书也是继续践行“为民众写史”这个历史使命。写历史,需要有细节;有细节的历史,才是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似乎缺乏宏大的叙事,但是却为宏大叙事提供了支撑。那些似乎不经意的鸡零狗碎,却是回归历史现场的定海神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