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Light | 非线性光学图像加密技术
图像和视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信息记录、交互方式。大量的图像信息在各种信息设备、互联网上存储、传播。同时,这些信息的安全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这些多媒体数据被当做文本数据进行处理,使用传统的加密方法,不仅处理速度慢,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具有高速、大带宽的优点,因此被提出用来对图像进行加密,如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然而,传统的基于线性光学处理系统的光学图像加密方法,虽然可以快速对大量图像数据进行加密,但其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隐患。原因在于,传统光学加密系统明文与密文之间存在固有的线性关系,容易受到已知明文、选择明文等密码分析手段的攻击。传统光学图像加密系统安全性差的缺点,导致其无法真正被广泛使用。
近日,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 司徒国海 领导的科研团队提出一种新的光学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基于光折变晶体的自相位调制技术,打破了传统光学图像加密系统固有的线性特征,首次实现了无论是加密速度还是安全性都大幅提升的光学图像加密。
该研究成果“Image encryption using spatial nonlinear optics”发表在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eLight(论文网址:https://doi.org/10.1186/s43593-021-00010-y)。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 Wen CHEN 教授为本文撰写了 News & Views,发表于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论文网址: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1-00699-z)。
非线性光学图像加密技术是一种直接对光学图像进行加密的技术,整个加密过程都在光学系统中完成。其加密速度等同于光速,不依赖计算机的算力,可在瞬间完成。
该加密系统如图 1(a)所示,准备加密的图像可通过空间光调制器 A(SLM-A) 加载,经 4f 系统成像到投射到加密系统(Encryption system)输入端,输出端为加密后的图像,被 4f 系统成像到 CCD 相机表面,并用干涉法记录。
加密系统内部如图 1(b)所示,输入图像经过空间光调制器 P₁(SLM-P₁)加载的随机相位调制后,被 4f 系统成像到一块光子晶体(SBN:61)表面,经过光子晶体非线性传播后,4f 系统将其投射到加载随机相位的空间光调制器 P₂(SLM-P₂)上,再次对光束进行调制,最后通过 4f 系统将光束成像到另一块光子晶体表面,经晶体非线性传播后完成加密输出系统。
图 1:非线性光学图像加密系统
经过两次随机相位调制及非线性传播后,光学图像被加密成平稳的复随机白噪声。经密码学分析证明,非线性光学加密图像加密有很强的安全性。解密是加密的逆过程,在已知密钥的情况下可以用光学系统进行解密,同时也可以用数字全息的方式进行解密。
图 2 为非线性加密、解密的结果,其中图 2(a)为原文图像,经加密系统加密后,密文如图2(b)所示,可以看到密文完全随机分布,已经无法看到原文的信息。在已知密钥的情况下,密文被解密为图 2(c),此时原文信息已经完全恢复。
图 2:非线性加密、解密的结果
毫无疑问,一种可靠的加密技术必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在密码学分析时,要遵从柯克霍夫原则:即使密码系统的任何细节已为人所知,只要密钥未泄露,他也应是安全的。以已知明文攻击为例,攻击者知道密文及其对应明文信息。并且试图通过这些信息得到加密系统的解密密钥,从而破解加密系统。在该条件下,密码分析问题最终会转化为单图像或多图像的相位恢复问题。
在线性光学系统下,双随机相位密钥会被一些相位恢复算法所恢复,即密码被破译。而非线性光学系统下,因光折变晶体的折射率分布与明文及其编码方式有关,不同的明文虽然经过同一个光学系统加密,但因非线性效应引起的折射率变化不一样,因而无法利用线性的多图像恢复算法获得有效的相位密钥,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密码学分析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抵御多种密码分析手段的攻击。
该项研究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光学图像加密领域的安全性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使真正实现光学图像加密成为可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