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学人类学加分子人类学,“三皇五帝”神话或被基因技术证实
主题为“重述中国:文学人类学的新话语”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落幕。包括中国社科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四十多家学术单位百余位学者在多学科研究前沿探讨中,公示了文学人类学研究领域中新的材料、新的思考、新的角度和新的方法,同时论证了我国史前神话中的“三皇五帝”传说通过与分子人类学等多元合作研究或可找到实证。
据介绍,文学人类学研究在我国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其对人文学科研究范式和观念的革新促进作用日渐凸显。在我国高校建设“双一流学科”的新时代背景下,文学人类学通过自己的理论体系及方法论,使先于文字的文化传统和传说研究与生命科学家近期用基因图谱重构出的遗传脉络最新实证线索相结合,给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带来具有突破性的新认识。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习教授叶舒宪指出,文学人类学的文化原型探索并不止步于早期华夏神话故事,而是深入到无文字的史前文化大传统深远脉络之中,通过发掘的考古学新材料,通过对史前文化原型与神话思维的新认识,通过分子人类学基因实证研究的新成果,凸显了新知识观的储备优势,穿越文字和文本的限制,把文化大传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转化为“靠谱”的新史观认知。
叶舒宪强调,在当代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思潮引领下,系统梳理我国史前神化系统和文学人类学研究方向已出现新的范式。考古学文化中的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齐家文化中出现的“玉礼制观”面貌,已将史前大传统中的“玉信仰”现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前沿课题。叶舒宪说:作为初始中华文明最高等级与核心理念的“玉崇拜”也是“三皇五帝”时期极其重要的文化标志。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李辉介绍,学术界在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多重证据“珠联璧合”式的跨学科研究模式中,找到更多元的路径范式与更广阔的前景。从上古神话的传统记忆中通过文学人类学的主观表述到分子人类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可以让古老的基因在没有文字表述和记载的史前面貌中呈现“豁然开朗”的新路径与“柳暗花明”的新方法。
李辉透露,分子考古学与分子人类学的综合研究显示,不同区系的人群有遗传差异、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通过新技术和新方法对古人类的基因提取,可以证实古老神话的遗产真实性。他强调,在目前针对某些史前遗址墓葬个案的古基因研究中初步发现,“三皇五帝”的神话或可被基因技术突破,构建新的史观或成为可能。
(原标题:我国文学人类学与分子人类学合作研究或确认“三皇五帝”实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