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吕途:新工人的精神现象与文化创造

吕途/新工人问题研究者
2017-04-21 15:09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工人”和“文化”是很常用的词,但是,仔细思考起来却不一定可以把握其词义。特别是,词汇的内涵往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新工人文化”这个词组,伴随着中国近3亿打工群体的诞生和衍化而出现,伴随着打工群体在生存中挣扎、在发展中创造而对打工群体的出路和中国社会的未来有着重大的意义。“新工人”指的是工作和生活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打工群体,和“打工者”指的是同一部分人,但从精神内涵上有所差异。多数传媒用“农民工”来指称我所说的新工人和打工者。

吕途 资料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数据,全国打工者的数量为27747万人。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群体:在这近3亿打工者中,8600万人从事着制造业,我们穿的、用的都是他/她们制造的;5800万人从事建筑业,我们住的房子、走的公路、铁路都是他们建设的;2000万人从事家政工 ,她们照顾着别人的孩子、别人的老人,却见不到自己的亲人。这是一个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群体 :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有农村流动儿童达3581万,在农村他/她们见不到父母,在城市他/她们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权利。

“新工人”辩

“新工人”是一种诉求意义上的概念。在中国,工人这个词有着历史的烙印,说工人就让人联想到过去国企的工人,他/她们被赋予了工厂和国家的主人的地位,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在和工友聊天的时候,当我问他/她们希望怎么称呼自己的时候,一些人说希望被称呼为工人,因为他/她们觉得他/她们干的是工人的工作。工友这个时候给予工人这个词的主要含义是工作的含义,不包括社会地位的含义,但是我估计工友对这个词的喜好一定和它曾经被赋予的社会地位是有关系的。改革开放到现在,过去的工人在消失,新出现的是被当做廉价劳动力的打工者;现在,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那么就必须重视这2.7亿打工群体的诉求。过去三十年,是打工群体在人数上的形成过程,那么今后的几十年是这个群体谋求社会进步和群体地位的过程,而代表这个群体诉求和发展方向的词也许就是“新工人”。随着“新工人”这个词汇的诞生,也在诞生其他新词汇,比如:新穷人、新农人。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和《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的出版,让“新工人”这个词汇成为探讨新时代打工群体的一个所指。我之所以选择用“新工人”这个称呼,主要是因为:

首先,是一种与劳动内容相关的身份,用于区分国企的“老工人”,狭义上说,“新工人”指工作和生活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打工群体。第二,“工人”和“打工的”这两个词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工人这个词从历史上讲还是被赋予了一定的主体性的含义,它代表了一种主人翁的社会地位,而“打工的”更多的是指自己是个被雇用的劳动者。第三,“新工人”是我们的一种诉求,它不仅包含我们对工人和所有劳动者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追求,也包含一种渴求创造新型工人阶级和新型社会文化的冲动。这个诉求的本质是:不做被资本雇佣的劳动者。那么,什么样的劳动和劳动者才是我们的方向和追求?这就需要在前进中去探索和实践了,这也正是新工人文化实践的内涵。第四,我之所以不使用“农民工”是因为:这个词有歧视的语义;还有,一个人一般不会既是工人又是农民,季节工除外;在出路和待遇上,如果沿用“农民工”这个词汇,有一种对“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制度安排的认可。

对文化的理解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文化的定义。我有保留地选择威廉斯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是日常的,既是个体的更是社会的,是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的人才能有的体验;其内容包括:“生产组织、家庭结构、表现或制约社会关系的制度的结构、社会成员借以交流的独特形式” ,最关键的是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是人的文化,是人对生活在此时此地的整体生活方式的体验。因此,“这种感觉的结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 ,它明确却难以触摸,它细微却影响重大,它是一种感受却可以决定个体和社会抉择。

我更倾向选择汤普森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种整体的斗争方式” 。我们正处在一个资本全面胜利和资本霸权的时代,资本和人/劳动者的对立是我们所处世界的主要矛盾之一,所以,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是一个“文化的战场”。

我知道上述定义显得抽象和复杂,让我尝试用新工人的生活现实来解释一下文化的定义。打工者在一家工厂工作,没日没夜地劳作,收入很低,挣的钱不够在本地买房子,结婚生孩子以后子女不能生活在身边,这些日常生活的现实是下面的结构性要素的后果: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家庭结构(家庭不能团圆,城乡分裂)、打工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完善的制度可以保护工人、打工者在工作场所的交流和社会交往非常有限并受到压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打工者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思想非常迷茫,感到痛苦、绝望,或者选择逃避和麻木,或者选择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成功学和传销,这个时代的躁动、不安、断裂等等感受只用亲身经历才知道这其中的原委和体会这中间的感受,而这些都是由结构性的(相对稳固而明确的、在这个时代带有共性的)原因造成的,也会产生结构性的后果,决定了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理解的一个人和社会的文化。只有理解了“感觉的结构”(躁动、不安、绝望是感觉,但是这些感觉不是无中生有),才能理解文化是日常的(在工厂上班时,上厕所需要拿“离岗证”;工友之间本来就没有多少沟通,间休的时候都在低头看手机),和文化是社会的。

为了更加清晰地理解什么是文化,我们还可以分解地去思考,文化包括:文化主体、文化的本质、文化现象、文化的表达和文化的目的。文化的主体指的是,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文化主体,比如,工人文化和资本家文化是不同主体的文化。但是,不是说做为一个工人就必然具备主体性,一个工人如果一心想当上老板,那么这个工人所具备的就不是工人文化而是资本文化,这其实是今天社会的普遍现象,就是说:工人已经内化了资本文化,失去了主体性。

文化的本质指的是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思想和道德,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又时时左右和影响着我们,就如同空气中的氧气,也如同海水中溶解的盐分。

文化现象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全部:衣食住行,一言一行,所有的物质创造,包括文化产品。

文化的表达就是我们常说的文艺,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歌曲等等。

文化的目的指的是:“文化是人类用来满足需要的人为工具,若是有一种需要可以由我们机体天赋的生物机能来满足,我们在满足这种需要时也就不必再加上人为的工具,换一句话说,不必再有什么文化了。” 这个定义还是有些抽象,我尝试解释一下,工厂文化有着明确的目的,就是:控制工人、提高效率、泯灭人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有很多具体的方式/工具: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层级管理、加班制度、打破社会交流空间、让工人没有自由时间,等等。

消极的新工人的精神文化现象

生活在打工者聚居区,和工友一起交流生活工作和思想状况,我对工友的状态有一些观察和感受。很多工友的状态是消极的,而这些消极的状态往往不是个体的原因造成的。罗列一下我看到的工友的消极的精神文化状态,目的是希望我们一起去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这样的状态不改变,我们这个群体没有前途。

迷茫:迷茫的状态是一种无法实现目标、没有出路的茫然状态。打工群体在当今的社会结构和发展变化中倍感迷茫。从农村到城市,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工友的目标会有差异,目标包括:挣钱养家、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追求城市的生活方式。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打工者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变化之后,打工者发现,在自己适应了城市和打工生活之后,却很难实现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梦想。

迷失:迷失和迷茫不同。迷失是,本来以为自己有目标,但是却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对目标产生了怀疑和质疑。一个工友曾向我喃喃自语一样地说:“我不知道我是该追求拥有一辆宝马,还是追求幸福。”如果一个人的目标就是“养家糊口”,虽然这个目标也不容易实现,会经历各种辛劳,但是精神上的痛苦远远小于这个不知道该追求宝马还是幸福的工友。这位工友的叙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对于他来讲,宝马和幸福不可兼得。我觉得,更可悲的事情是,宝马和幸福对于他都是一种想像,以想像为前提进行思考就失去了基础,也会没有结果。

分裂:打工者思想意识和生存体验存在严重的分裂。如果打工者认为,只有当上老板才能改变现状,就是说:要变成造成自己悲惨状况的那个人,这就是一种分裂。

心浮气躁: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带领下,资本迅速扩张、物质生活和消费观念迅速发生变化,当社会中一部分人在这种迅猛变化的物质生活中迅速地过上优越、奢侈的物质生活的时候,其他人必然心急气躁。和这种相一致的是,人们再也无法踏踏实实地去探索和追求和谐、稳定和持续的社会发展。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工友不认可自己打工的命运,不认同自己工人的身份,更原意相信“一夜暴富”美梦。很多工友都告诉我这样一句话:“我总不能一辈子打工吧!”好像,这样的话任何人都无法质疑。我要质疑:如果文化认同不变,难道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逃避:现实很残酷,面对它让人痛苦,由于认为无法改变,面对它感到无力。所以,工友们面对个体无力改变的现实大都选择逃避:有的逃避到网吧游戏、看娱乐大片和韩剧;有的逃避到小家庭生活和爱情里;也有的逃避到自恋中,在一次工友参加的读书会中,一个工友说:“我不觉得我和老板有什么区别,我们都是人,人都是平等的。” 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如果不敢于真实面对自己的现实,那么就没有希望。

麻木:麻木的典型特点是对该发出反应的事情没有了反应。我们人的机体能够对外界做出反应是因为我们具备丰富敏感的神经系统,这样,我们可以避免身体受到伤害。当人的精神麻木,会对各种精神折磨失去痛感。没有了痛感就失去了反应能力,就会失去任何抵抗能力。麻木的状态也许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失去灵魂的状态,只剩下一个物质的躯壳。

虽然新工人群体现在的文化状态很不乐观,但是,新工人群体还是只能依靠自身文化中积极因素的产生才能谋求自身的进步的发展,这是因为利益集团作为现存社会结构的获益者,不会主动帮助新工人发展。也就是说,新工人不仅肩负着谋求自身发展的任务,还肩负着改造社会的任务。看到新工人文化的消极现状,也许让我们觉得前途渺茫,但是我们也别无指望,只能靠我们自身积极因素的发育和生长。

积极的新工人文化的创造

文化主体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文化创造需要主体,如果新工人的主体还没有形成,那么就谈不上文化创造,而主体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2008年,当金融危机威胁着千万打工者的城市就业的时候,好像没有人质疑这些打工者的归宿是农村,但是,最后短暂返乡的打工者又回到了城市;2010年,当我访谈工友的时候,发现很多工友主动放弃社保,因为觉得自己早晚要回老家,上社保是浪费钱。时隔不到10年,近几年,多地多家企业的打工者为了争取补缴社保而进行维权。可见,打工者认识到自己的工人身份和工人待遇经历了几代人近30年的时间,打工1年、打工10年可能还认识不到自己是工人,但是,打工20年以后,就不能不思考自己到底是谁。我这里并不是说打工20年了就只能把自己的身份固定下来,而是说,无论自己想成为什么,先得思考自己是什么,并争取得到这个身份下的合理待遇。

文化创造的前提是,要面对自己,并且认清自己是谁。每提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总是选用苏浩民的例子,他是《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书中讲述的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浩民1984年出生在湖南农村,初中毕业,经历了很多坎坷;母亲自杀、被骗入传销、父亲车祸死亡;换了很多工作;交往女友过程中也非常痛苦,打工地的亲戚和室友堕落不堪,等等。浩民在痛苦中挣扎,他在沉浮中抓住的想法是:安心学习技术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模具工人;不做坏人;做平常但是正常的人;先要有自信才能被尊重……。浩民也许还没有找到出路,但是他做为一个普通人的精神文化状态是社会积极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文化批判是积极文化产生的动力和过程。文化批判一定要与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产生关系,一定要让劳动者听得懂和看得明白。争取让劳动者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与个人幸福、群体出路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连接起来,只有建立了这种联系,个体和社会才有出路。现在,资本文化对社会和个体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所产生的破坏性的深度和广度是史无前例的,其产生破坏的速度是迅雷不及掩耳的。那么反抗资本对人的控制和迫害的可能性在哪里呢?还在于人本身。资本为了牟利要将人“去人性化”,而人作为人,被剥夺人性应该感觉到痛苦,这种感觉痛苦的能力就成为人的希望所在。一个人如果想建立主体性进而去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首先争取做一个精神健康的人。实现精神健康绝对不能通过去看心理医生来实现,只能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实现。

新工人文化的建设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一个人的文化本质是什么?不是他/她说自己是谁,不是她/他说自己想做什么人,而是真正做的是什么,而是做了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社会处于转型期,新中国70年国史,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祖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的两大奇迹:前三十年,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后三、四十年,我们是全球市场经济下的世界工厂,创造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移民工人。基于这样的历史前提,我们如何思考?从对雇佣劳动关系上去思考,新工人文化实践中要去思考和创新新型的劳动关系,既不是国家体制中的自上而下被保障的劳动者,也不是市场经济中被雇佣的劳动力,也许是:在社会企业、合作社模式下的、自下而上管理模式下的、平等互助型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从对城乡关系和打工者出路上来思考,新工人文化思考的不单纯是打工者的出路,而是劳动者的出路和社会的出路;“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是打工者处于的尴尬处境,那么出路就应该是反过来:“待得下的城市,回得去的乡村”,这就要求我们同时建设城市和乡村,这是历时赋予新工人的使命;其实,城市的现状并不乐观,并不一定是适宜生存、发展和幸福生活的乐园,所以,即使继续待在城市也必须去改造城市;农村的现状更不乐观,如果不尽快改观,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社会安定等都是巨大的威胁;因此,无论待在城市还是回去乡村,都要求新工人群体建立起主体性和劳动价值观,开拓出和谐互助的社会经济模式。现在,我们已经星星点点地看到了新工人群体中的一些积极创造。在打工者聚居区,我们看到一些公益机构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上的文化实践,如:建设对打工者友善的工人合作公寓、工人图书室和活动室、儿童活动室和辅导班、家长课堂、女工合作社等;我们也看到一些返乡青年的实践活动,如:创办生态农场、乡村图书室、农村淘宝店、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等。这些行动还不是社会的主流,但是,却给新工人群体带来点滴希望,让大家觉得,即使暂时改变不了自己的境况和社会大环境,也许我们可以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创造条件和可能性。所有的打工者都有这样一个期盼: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像我们一样。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