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痛风男女比例20:1,女性独有的痛风“护身符”是什么?

2022-02-13 09: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拾万 常笑健康 收录于话题#痛风 2 个 #健康杂谈 49 个

众所周知,痛风特别青睐中青年男性,从数据上看,痛风患者男女发病比例高达20:1,痛风是非常典型的"重男轻女"的疾病。

为什么痛风喜欢找男性,而常常对女性“手下留情”呢?一方面是很多男性本身的生活方式不健康,一方面则与人体的激素有关。

女性天然就拥有一道“护身符”。

01.

痛风“护身符”——雌激素

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很多研究都证实95%的原发性痛风患者为男性,少数为绝经后妇女,生育期妇女很少患痛风。

这是由于男性内源性尿酸生成高于女性,外源性高嘌呤饮食的摄入、饮酒多于女性,女性激素和月经不利于尿酸贮存。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在这一类疾病中有得天独厚的保护作用。

雌激素可使得其磷脂膜抵抗尿酸盐结晶沉淀、促进肾脏排泄尿酸,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加上女性应酬、饮酒的机会较男性少,女性痛风发病率较低。

而月经期,其实是女性血尿酸水平最低的时候,这也与月经期雌激素分泌较多有关。

正常女性每月一次来月经,经期持续约5~7天,血尿酸还未升至发作水平,下次月经又至,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血尿酸始终处在较低水平,痛风自然不会发病。

02.

警惕!“护身符”并非万无一失

痛风除了原发性,还有继发性。

继发性痛风取决于患者原发疾病的性质和程度、治疗药物等,任何年龄和性别都可能发病,女性患有继发性痛风,比原发性痛风明显增多。

近年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升高,女性患高尿酸血症的比例明显增加,女性并没有被阻隔在痛风之外,也需要防治痛风。

另外,由于女性痛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并且多数伴有代谢疾病,是女性疾病预后不良的指征之一,更应提高重视。

男性痛风多见于肥胖体形、喜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嗜酒的中年人。相对男性而言,无肥胖、无饮酒习惯的女性痛风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国内一项针对172例女性痛风回顾性分析发现,与男性痛风发作常见诱因不同,女性痛风中存在习惯性饮酒者较少,提示饮酒不是女性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因。

通过对36例女性痛风患者的研究显示,男性痛风患者的发作与酒精摄人增加和突然的扭伤或撞击有关,而女性痛风与利尿剂的服用关系更为密切。

女性痛风背后往往存在继发性因素,需要注意继发因素的寻找。

03.

当心!“护身符”也会有时效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的一生中,血尿酸水平呈波动性增高,青春期前的男性和女性,血尿酸水平都很低,青春期后的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生育期妇女血尿酸依然维持较低水平,绝经后妇女血尿酸水平升高至与男性相当。

绝经后的女性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痛风的发生和男性就不相上下了。绝经期女性应该如何预防痛风呢?

一方面,绝经期女性可以通过中医来预防。中医讲的“虚则补之”,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辨证施治,补肾,不仅可以预防痛风发生,而且对很多绝经后因肾虚引起的病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另一方面,绝经期女性更应控制好相关的“诱发因素”。需要注意的是,诱使绝经后女性痛风发作的并非是外源性的嘌呤增多,而是内源性嘌呤增多。

有研究表明,绝经期女性痛风患者伴发症较多,往往出现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并见。

在首次痛风发作的受累关节上,男性痛风患者首发关节常常为第一跖趾关节,而女性第一跖趾关节首发受累相对较少,而以踝关节更为常见,也常累及膝关节,还有手关节和肘关节等上肢关节。

有的患者就曾因踝关节肿痛就诊,检查结果实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本身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应用利尿剂,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引发了痛风。

如果有类似的情况,可以到风湿免疫科、心内科就诊,并调整降压方案。

同理,患有上述病症的痛风患者,除在风湿免疫科就诊外,也需要到相应的科室调整用药。如果是已经发作过痛风的绝经期女性,一定要及时前往风湿免疫科系统诊治。

此外,绝经期女性也要注意忌口,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避免饮酒,注意保暖。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各种潜在疾病的良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