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唐青叶:发挥公共外交作用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2022-02-09 16: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贫困治理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帮助超过7亿人口摆脱了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达到70%以上,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积累了独特的扶贫经验,但是其解释力、传播力、影响力仍需进一步加强。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可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作用,借助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及个人、外籍友华人士、各种自媒体平台等多元化公共外交策略全方位讲述真实的中国扶贫减贫故事,从而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公共产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扶贫与中国公共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为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壮举,中国也因此被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评价为“过去十年,为全球减贫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中国的扶贫成就与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也有一些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贫困治理存有疑问,甚至误解和偏见,因此,中国贫困治理理念与实践的解释力、传播力、影响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如何讲好中国的扶贫减贫故事,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公共产品,是我们目前在日益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亟需探讨的重要问题。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提升中国贫困治理国际话语权有其坚实的现实基石,因为消除贫困、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民生是世界各国政府、执政党执政和治理的目标,有相通之处,因此,这样的故事易于被接受和理解。但如何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扶贫减贫实践,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科学推进。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潜力和优势,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的成功经验。

传统意义上,外交是处理两国关系的政府间互动行为。二战后,随着国际外交理念的变化与外交实践主客体的多元化发展,公共外交成为一种新的外交方式,其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政府间外交行为的重要补充,也是各国政府用以影响他国公众、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

公共外交活动以实现在他国培育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舆论为目的,对外国公众说明本国的制度、本国的国情和本国的文化,使外国公众对本国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从而理解甚至喜欢本国文化以及国家本身,公共外交可用于应对日常事务、预防性地进行战略沟通以及构建良好国家关系。公共外交在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和民间层面实现。国家层面可通过举办国际论坛、智库研究、学术研讨、建立组织、定期通报、机制磋商、国际援助等形式实现;地方政府层面主要是与对象国的城市或组织机构开展友好互访、建立友城、专题考察、医疗合作、旅游观光等形式;民间层面可通过文化交流、艺术表演、非遗展示、体育比赛等内容开展。民间层面的公共外交形式灵活多样,正成为全球公共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在公共外交领域得以广泛运用。在信息传播网络机制中,由政府主导或顶层设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协同发展,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社会精英及普通民众作为主体参与对外传播,提升他国公众对本国的积极认知,进而间接影响他国对本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的海外合法权益。”中国公共外交的任务是向外国民众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讲好中国今天多彩鲜活的故事。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国际形象的提升离不开中国公共外交的助力。

我们可以利用多元化公共外交手段向世界讲述中国扶贫故事,分享中国的扶贫智慧与经验,让世界进一步了解当今的中国,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当前,中国公共外交的各方行为主体就中国的扶贫对外传播已做了较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公共外交各方主体参与扶贫对外传播

国家政府机构推出扶贫题材著作,宣介中国扶贫经验

中国政府部门主动向外国受众介绍中国的扶贫成果,例如,2019年至2020年,外文局先后出版了《中国扶贫案例故事选编》《中国扶贫案例故事选编2020》《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扶贫》《百名摄影师聚焦脱贫攻坚》等作品,其中《中国扶贫案例故事选编》系列开创了用外国人视角向世界讲述中国扶贫经验的先例;《百名摄影师聚焦脱贫攻坚》以画册的形式聚焦脱贫攻坚,记录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化;《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扶贫》由外国人讲述对中国扶贫的理解,兼具创新性与客观性,树立了从国外视角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的典范。

外籍友华人士助力中国扶贫宣传,树立中国扶贫形象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对中国扶贫成就感兴趣,他们通过自身体验和实践来了解真实的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扶贫故事。如YouTube博主Daniel Dumbrill于2021年1月11日发布了一个名为《中国贫困在消除,美国贫困在蔓延》的视频,视频中Daniel对比了中美对待贫困问题的态度,并对几则美国的涉华广告进行解构,认为美国先天的优越感以及美国媒体对华长期扭曲性的报道使美国无法接受中国消除绝对贫困这一事实。截止到2021年3月25日,该视频被观看41968次,3149人点赞,有843条评论。绝大部分评论对中国扶贫持肯定态度,其中不乏一些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反思。Daniel Dumbrill是一位在香港与深圳生活了12年以上的加拿大商人,他在YouTube上有超过11万的粉丝。来自英国的YouTube博主Jason长期深入中国偏远地区,拍摄了大量介绍当地风土人情的视频,并上传其YouTube公众号“Living in China”,长期向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他在2021年2月9日的短视频《关于中国的谎言》中,展示了贵州贫困落后地区普通农民的生活,介绍了中国“旧城改造拆迁区”“赶集”以及当地的疫情控制情况。整个视频展示了贵州的风土民情,并以幽默讽刺的方式将BBC对中国的歪曲报道与中国偏远农村地区真实情况进行对比与解读,引发热议。

截止到2021年3月25日,该视频已被观看350519次,被1.9万人点赞,有3797条评论,其中“The more Western media lies, the more the world appreciates the truth in China.”的评论获得872人赞同。YouTube博主Richard Aguilar曾在2020年3月19日发布了一则《这就是中国如何改变百万穷人的生活》的视频,详细对比了中国西南贫困落后地区人们脱贫前后的生活及居住条件,介绍了贵州及新疆地区异地搬迁政策、西藏地区脱贫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国日报》记者Erik Nilsson所著的《太阳升起——“美国小哥”见证中国扶贫奇迹》中英版发行,其以脚丈量了中国的每一个省,调查了多项扶贫项目,记录了中国的脱贫奇迹。这些短视频都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引发了海外网友对中国扶贫的热议,加深了外界对真实中国的认识。

另外,海外媒体参与、中外联合制作的扶贫题材纪录片常常以小见大,从小事件中窥见我国脱贫攻坚的全貌,同时也直面问题和缺点等负面现象,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地客观呈现脱贫攻坚的全貌,真实、立体地还原出中国扶贫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例如,由中国国际电视台与外籍专家Nadim Diab合作的纪录片《村里来了个扶贫洋专员》,突破传统扶贫题材纪录片的表达视角,通过跟踪拍摄的方式,记录了外籍专家以扶贫专员身份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为期一周扶贫工作体验。另一部英文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由中国国际电视台与美国库恩基金会联合制作,历时两年,探访了中国海南、甘肃、贵州、新疆、四川等地,该纪录片也以外国人视角解读中国扶贫,通过普通人的故事与案例将中国“脱贫攻坚”理念完整地传递给海外观众。这些中外联合制作的纪录片,融通中外叙事策略,较好地适应海外受众的观看需求,成功实现了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中外民间组织和企业参与中国扶贫实践,见证中国扶贫奇迹

2020年中国煦方公司派遣英籍主持人Arslan Josh深入探访云南怒江傈僳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丙中洛乡的多个村庄,制作了讲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贫故事的英文短视频《深入云南,探寻独龙江脱贫故事》,被美联社、德新社、英国《金融时报》官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140多家国际主流媒体网站转载发布,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在华外国企业也积极投身中国扶贫实践,如百盛中国的云南黑松露“扶业计划”、百威中国的“青柠扶贫项目”、联合利华的“遵义可持续茶园项目”等,都展现了外国企业在中国扶贫减贫过程中所发挥的公共外交功能。这些企业作为中国扶贫实践的重要参与者,见证了中国人民脱贫致富的历程,这些企业的切身体验势必反馈其所在国母公司,并影响其未来在华决策,同时也将作用于该国政治机构,对该国对华政策制定施加一定的影响。

中国非政府组织为世界扶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扶贫基金会自2005年到2019年底,已在24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国际人道救援及减贫发展项目,总投入超过2亿元,惠及无数普通民众。该会目前在缅甸、尼泊尔、柬埔寨、巴基斯坦、老挝、蒙古国、埃塞俄比亚、苏丹、纳米比亚、乌干达等10多个国家开展了长期发展援助项目,并在缅甸、尼泊尔和埃塞俄比亚三个国家注册成立了国别办公室,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扬和认可。例如,201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苏丹和埃塞尔比亚的“微笑儿童学校供餐项目”,向两国投入资金1965万元,为贫困家庭小学生提供免费餐食,每年惠及在校学生38278人次,为当地教育扶贫做出了贡献。又如201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纳米比亚等非洲10多个国家开展的“国际爱心包裹项目”,通过捐赠基本学习用具,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条件,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赞誉。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当前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外交环境也日趋复杂。此时,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中国公共外交实践,以中国扶贫故事为实践主题,对提升我国国际形象、赢得外国民众认同和支持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应当及时总结已有的经验和教训,为促进中国扶贫外交实践建言献策。首先,建立长期性的国家公共外交战略与协调机制。有效整合社会各类人

力、物力、智力等资源服务国家扶贫外交战略,特别是形成成果评估与考核机制,对取得较好国际舆论效应和经济效应的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

其次,加大对外援助,特别是鼓励中国民间力量积极参与世界扶贫事业。当下的中国已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在未来,带领世界其它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问题将是中国要承担的大国责任,以及全球治理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行为,可通过中外民间交流,鼓励中国企业通过国际扶贫发展项目、中国扶贫基金的对外援助项目、中国地方扶贫经验分享与研讨会等方式,让世界广大贫困人口切实享受到中国发展的红利,同时学习和借鉴中国扶贫的经验与模式。

再者,改变中国扶贫叙事方式,借友华国际人士之口传中国扶贫之道。以往的中国扶贫对外传播多由国家主导,以宏大的国家叙事为背景,以扶贫成就或扶贫政策为宣介内容,传播效果不佳。而以知华友华的人士为宣介主体,借助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从外国人的微观叙事视角讲述中国扶贫故事更符合国际受众的审美体验和认知需求。如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的《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100位在沪的外国人讲述他们所了解的中国,其中英国导演Malcolm Clarke(中文名为柯文思)从普通人的视角拍摄中国脱贫攻坚纪录片,他讲述的中国奔小康的真实故事真切感人。

最后,主动设置国际扶贫议程,扩大中国在人类扶贫与发展事务中的话语权。在中国政府支持和引导下,中国民间组织积极同国际组织合作,参与国际扶贫事务管理,努力实现中国机构的扶贫项目在联合国框架下落地,同时,通过召开国际扶贫经验交流论坛、中外扶贫青年峰会、设立国际扶贫贡献奖等形式主动设置国际扶贫议程,提升中国在国际扶贫与发展事务中的影响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通过公共外交的差异化传播,搭建“民心相通”之桥,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故事可有效回应西方社会的质疑,更有利于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表达。

作者简介:唐青叶,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来源:《公共外交季刊》2021年第3期秋季号

责编:唐春云 郎亚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