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软实力视角下海派纪录片的新媒体国际传播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在信息时代处理国际事务的成败取决于“谁讲的故事更动听”。这一观点,也点明了国际传播和全球叙事能力在国家综合实力评估上的重要性。
纪录片因兼具真实性、人文性和艺术性,是国家、地区和城市记录历史、留存记忆、传承文化的重要影像工具,也是进行国际交流、文明对话、展示软实力的良好载体。所谓城市软实力,是建立在一系列物质或非物质要素上一座城市所拥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总和,包括了精神品格、核心价值、文化魅力、治理水平、法治环境、居民素质等诸多因素,这些都适合通过纪录片的影像形式对外进行呈现和凸显。
海派纪录片曾在历史上书写过辉煌篇章,在国际上屡有大奖斩获。但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巨变的传播生态环境下,海派纪录片国际传播之路面临诸多挑战,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影响力大不如前,电视时代的纪录片叙事方式已难以适应年轻一代的需求,自我讲述型的外宣方式越来越难取得海外观众的共鸣。
在此大背景下,海派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必须进行网络化转型。2021年底,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的《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上海解放特辑》(以下简称《上海解放特辑》)在第26届亚洲电视大奖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新媒体纪实系列片”奖,或将为海派纪录片的新媒体国际传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将以该片为例,探讨新时代海派纪录片的新媒体国际传播策略。
《上海解放特辑》影像文本分析
《上海解放特辑》(Witness a New Dawn)为六集系列微纪录片,选取了上海解放时新旧政府交替前后的时间节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大上海的过程,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在于人民的拥护,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同时通过今昔对比,讲述了这座城市取得的发展和成就,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其影像文本的主要特征如下:
1、重大历史题材的“轻量”传播
《上海解放特辑》系为建党百年而制作的重大题材纪录片,讲述了新旧政权交替过程中时序上的关键节点和标志性事件,分别为:临近解放前的旧上海,代表西方列强势力被逐出黄浦江的“紫石英号”事件,解放上海战役,新政权接管杨树浦电厂,外国驻沪新闻机构对新政权的第一印象,从修缮南京路看新上海的建设。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传奇故事是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海外观众熟知当今上海的繁荣发展,但对上海的历史却普遍知之甚少。《上海解放特辑》通过回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使海外观众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地位和厚重力量。
为适应网络化传播的需求,制作方并未按照传统的大题材、大制作模式来处理,而采用了短视频的轻体量方式,用6个5分钟左右的微纪录片来呈现城市故事。据统计,2019年中国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首次超过长视频。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不仅仅是内容传播的形式之一,也会成为数据时代“叙事视听化、视听叙事化”社交语言。未来重大主题的外宣势必要告别对大片模式的路径依赖,更多地与短视频、微纪录片等形式相结合。《上海解放特辑》的特点正在于“举重若轻”,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碎片化的观影模式。
2、双重“他者”跨文化复调叙述
城市软实力的对外呈现亦需用“软性”的方式,使观众可感可触。从外宣角度而言,如何打破文化隔阂,实现共情性讲述至关重要。
已在上海生活二十余年的美国人费嘉炯教授(Andrew Field)担任嘉宾主持。
具有东亚史学背景、已在上海生活二十余年的美国人费嘉炯教授(Andrew Field)担任该片嘉宾主持,带领观众走访上海解放时数个标志性地点,来到民生码头,描绘当年紫石英号等英国军舰如何被人民解放军炮轰出黄浦江;重访杨树浦电厂,讲述这个由美国人投资、当年远东第一大火电厂如何被共产党完整保留并提供贷款维护其运营;行走于南京路,还原新政府如何高效地对这条年久失修的道路进行修缮。有了学者型主持人的专业解读,观众在这些“他者”视角的镜像中,可以更为客观地看到上海解放这段特殊历史。这种由外国人充当传播使者,讲述中国故事、上海故事的模式,对海外观众而言无疑会更具可信度,有利于跨越文化隔阂。
而与其他从外国人视角看中国的纪录片相比更为巧妙的是,《上海解放特辑》构建出了一个双重“他者”的讲述主体,外籍主持人除了实地走访讲述以外,还力图还原当时在沪外籍人士包括新闻记者、外交官、企业高管等亲历者的视角。比如在“旧上海末日”一集,主持人来到当时上海外国记者俱乐部所在地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试图还原当年外国记者观察上海的视角,又前往位于外滩的友邦大厦(原《字林西报》编辑部所在地),还原英国编辑乔治·瓦因(George Vine)从此地捕捉到国民党把黄金从国库偷运出上海的过程。
片中采用了许多全英文史料,包括当时《纽约时报》《每日镜报》的报道,美联社、路透社的电文,并首度集中使用在沪发行的英文报刊如《字林西报》《密勒氏评论报》的文章,以及当时驻沪外交官及亲历者的回忆录、日记、未出版的口述史等,构成了另一重“他者”的叙事。由现时的外国学者带领观众了解当时的外国记者、外交官等人眼中的历史事件,形成双重“他者”的复调叙述,凸显了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双重“他者”的叙述也反映了上海的国际化积淀,从跨文化维度展示了深厚的城市软实力底蕴。
3、第一人称“零聚焦”交错时空
法国学者热奈特将文本的叙事视角分为外聚焦、内聚焦和零聚焦三种。零聚焦视角最为突出的特点为擅长全景式鸟瞰,也就是俗称的上帝视角或全知视角。但与常见的第三人称零聚焦视角不同,本片使用费嘉炯博士的第一人称讲述,比起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多了一些网络文本的社交属性和人格化叙事。他时常会在片中凸显自己的个人感受,比如在翻阅当年的英文报刊报道时说“读这些72年前的报道很有趣”,给人以交流感和亲近感。
零聚焦叙述者的观察点可以随意游走,可以对故事作逆时序的预言或回顾,也可以走进人物内心。本片中,主持人穿梭于这段历史的各个标志性地点,时而回顾历史,“时间倒回到三年前,也就是1946年”;时而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如今,这座发电厂成为了上海最珍贵的历史遗产之一,并且正在转变成文化娱乐新地标”;时而从现在观照过去,“从我现在站的位置,可以看出这是防守的绝佳位置”;时而提供客观背景信息,“从20世纪30年代起,上海就以‘不夜城’闻名,也是当时中国主要的工业中心。这背后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电力”;时而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但现在随着战火的临近,他的公寓也成了国民党的据点,他和其他人一样感到焦虑和恐慌。”
这种第一人称“零聚焦”交错时空、串联今昔的讲述,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和情感场域,使海外观众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上海,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感受到上海的城市软实力。
4、“智能化”技术升级视听语言
《上海解放特辑》大量使用了彩色历史影像资料,这些由中苏联合摄制组拍摄于1949年至1950年的珍贵彩色影像,真实再现了解放上海苏州河战斗以及新上海欣欣向荣的面貌。为了保持画面叙事的协调和统一,制作方对部分黑白资料素材使用了AI智能化上色技术。除此之外,为了让历史鲜活起来,系列片还采用了复古风版画还原故事情节,使用数字建模技术清晰介绍故事背景。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展现形式,有效升级视听语言,配合珍贵的文献史料和独特的讲述视角,是党史故事、城市故事视觉呈现和对外传播的一次创新实践,使严肃的、知识化的视频作品更具活力。
国际叙事与传播策略启示
上海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为纪录片的取材提供了广阔的选择。在广泛涉猎不同题材的基础上,海派纪录片仍需不忘初心,在国际传播中秉承城市文脉,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上海解放特辑》立足红色文化,为网络化海派纪录片的全球叙事和国际传播策略提供了以下启示。
1、叙事策略:隐性化、网生化、多元化
(1)叙事方式上,要注意价值观隐性化表达。国家软实力、城市软实力都离不开价值观的感召力。中国主流价值观长期以来在国际社会存在被误读、被弱化的现象,在价值观表达的道路上任重道远。海外观众对于直接的、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态特征浓厚的价值观表达往往天然排斥,海派纪录片可以采取更具技巧性的叙述方式,向世界讲好上海故事、上海实践,《上海解放特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样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特征的题材,被制作方高明地以双重“他者”的跨文化叙述、第一人称“零聚焦”的视角赋予了可信度及代入感,形成了价值观的隐性表达,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当然,采用外籍主持人并不是隐性表达的唯一途径,海派纪录人过去所擅长的反映大时代下小人物命运的讲述方式,也是国际上纪录片的通用语言。
(2)叙事风格上,要多采用网生化表现元素。在电视媒体垄断时代,大多数纪录片题材严肃,内容富有深度,往往吸引年纪偏大的受众。伴随网络的兴起,纪录片的主要阵地也在向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端转移,纪录片观影群体正趋于年轻化。BBC一项研究显示,22-44岁的用户更倾向于观看引发人们思考的纪实类短视频。
网络叙事因用户阅读场景不同,整体叙事节奏偏快,篇幅较短。但网生化叙事并不仅表现在轻体量上,更深层的是叙事风格要贴近年轻人的审美趣味,突破纪录片沉稳、规整的叙事结构和舒缓的叙事节奏,采用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以及轻盈风趣的表现手法。例如《上海解放特辑》里采用复古风版画还原故事情节、在重点讲述之处用手写方式圈出等,都是网生化表达的有益尝试。
(3)叙事主体上,要打造多元化的表述力量。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时常常被误读的一个原因,就是西方受众对中国媒体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刻板印象,对于政府背景媒体制作的内容往往先入为主地打上“宣传”的标签。目前海派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力量仍是以上海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承担着大部分高质量纪录片的制作生产和传播,这事实上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我陈述”。
“他者”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相对中国观众,外籍主持人是“他者”;而相对体制内主流制作力量,代表民间制作力量的大众话语和网络话语也是“他者”,因其通俗性和贴近性,更容易获得国际受众的共鸣,构成主流政治话语的必要补充。因此,海派纪录片全球叙事中,应打造多元化制作主体,除了主流媒体外,政府、文化基金等还要注重扶持民营制作公司、独立导演等体制外力量,在价值观表达的同时尽可能消解宣教色彩。
2、传播策略:“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的结合
传播内容与传播平台的适配性至关重要,在国际传播中尤其如此。《上海解放特辑》不但在上海和中央多个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播出,在面向Z世代年轻人的B站上线,而且“借船出海”,登陆了YouTube、Facebook等海外头部新媒体平台,获得的播放量及阅读量超过1亿次。当前,海派纪录片除电视台的传统阵地外,也在积极布局海外社交媒体平台。2021年5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头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DocuLife账号,着手搭建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DocuLife盘活片库中超3000小时的纪录片资源,并将新近创作的优秀海派纪录片以整片、精华片段、二次创作等形式推出。这种借助海外头部社交平台的做法,能以较低的时间和运营成本迅速传播。
但从长远来看,打造像Tiktok这样的自主网络平台,才能真正将用户和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Netflix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在2007年推出流媒体服务后,Netflix采用会员付费模式,通过个性化算法提高用户留存率,在充分掌握用户的观影喜好后,根据大数据预测某特定题材的电影、纪录片或娱乐节目有多少用户会观看,据此对原创内容投资进行有针对性的布局,从而创作出不少叫好又叫座的视频内容,例如《美国工厂》拿下了第9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对于海派纪录片乃至中国纪录片的新媒体国际传播而言,需注重“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的结合,在布局海外头部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打造自主网络视频平台,以实现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即进一步细分国际受众,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出相适配的内容,以达到更为精准的传播效果。
当前,纪实短视频以富有人情味和接地气的主题、下沉的视角、通俗的表现手法受到追捧,而这与海派纪录片的核心叙事特征一脉相承。《上海解放特辑》带来的启示表明,新时代海派纪录片需在沿袭自身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在叙事策略上与网络传播生态相契合,致力于视听表达手段的创新和升级,在宏大叙事的纪录片语言中脱颖而出,以个性化视角对重大题材进行富有共情力的传播,同时积极拓展海外网络平台,为讲好上海故事,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雷霖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新闻专业副教授,唐俊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高级编辑。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专项课题“新时代上海城市影像创新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资助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21XSL008。)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