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想家,但不想回家”丨如何与家人和谐相处?

2022-02-09 12: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你有多久没回家了?今年的你还在异地过年吗?已经回家过年的小伙伴们,和父母相处得好吗?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每一个阶段我们和父母的关系都会发生一些不同的变化,工作、爱情、婚姻、人际都会有很多分歧甚至争吵出现。

怎样才能和父母好好相处,也许是每个春节长假永恒的话题吧。如果你也有与父母相处时的疑问和困扰,或是独特的沟通技巧,可以来这里看看月食的小伙伴都在聊什么吧!

月食昵称:忧伤的果然星油葵

今年春节我没有回家,选择待在了工作的城市。疫情之后我再也没有回过家。每当想到回家这两个字,我内心就无比恐惧,我无法面对每天和父母亲密相处的日子。我感觉我无法和他们交流,他们总是忽略我的感受,让我做我并不想做的事。一旦我不照做,他们就会歇斯底里地骂我,我也时不时会和他们吵起来。

这种交流方式让我好窒息。我尝试过和他们好好沟通,可就是没有办法做到,好羡慕那些和父母相处得很好的朋友啊。到底怎么才能和父母好好相处呢?

#

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吗?

月食昵称:三文鱼小姐

如何看待原生家庭的每个阶段,也是我成长的不同阶段。

最早,我把自己所有的不幸都归功于原生家庭,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深陷无力、无能、无望,改变现状、掌控局面的痛苦中,将责任完全推给原生家庭和父母,自己确实可以好过一些。那时的我和父母的心理距离很远。

后来,我开始有力量去改变,意识到与其被痛苦包围,抱怨现状,不如去创造自己想要的家庭氛围。那个阶段是与自己和解的阶段,当我真正看到了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时,才开始迎来和父母初步的和解。但沟通的过程很艰难,有时刚刚前进一步很快又会退回来两步,这段时间持续了很久,让我一度想要放弃。

如今虽然离理想的家庭关系还差的很远。但能够几乎不受父母的干扰,独立的发展自己,同时也能健康的依赖,一定程度上的互相帮助。

我不再期待和羡慕那些“完美”的原生家庭,父母也曾尽他们最大的能力努力过,尽管生活在其中几十年,因为视角不同,心境不同,未必能够看到家庭当中给予到自己的美好,就像你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多美好一样。现在的我,感恩我所拥有的一切。

#

你眼中幸福的原生家庭的样子

月食昵称:清曜

在这个话题下对我妈说几句吧。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是你情绪的承担者。你总是不开心,有很多的不平、怨气、嫉恨、愤怒。你总说爸爸对你不好,他挣钱不多,不是好丈夫,他毁了你的生活。你的眼睛一直看着别人家的好,而在我们自己家中肆意发泄。

你只相信我,这意味着你把自己的全部丢给我。你对我有非常高的期望——不仅仅是母亲对孩子的期望,你还想从我这里获取父母和丈夫的关爱、包容和认同。曾经的我不懂这些,我是个情感早熟的孩子,但我从未认真思考你的话。我完全相信了你,给了你我能给的一切。

直到角色的错位把我彻底压垮。我自己变得疲乏空洞、逐渐消失,我和你粘结成了一个人。经过无数次痛苦的思考还有朋友的帮助,我终于再次把自己剥离。我必须长大,我必须离开你。

但我还是爱你的。我希望你能真正爱自己、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开心。理智上,在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我很难说你是否真正有自己站起来的意愿,我对此表示悲观。但感性上,我不希望你迷失在发泄和控制带来的快感里。这是有害的,这对你并不好。

我要长大的,妈妈。祝你平安幸福。

#

你想告诉长辈的一个道理

月食昵称:匿名用户

曾经,我和父母的关系几乎影响了我的全部生活。我妈的微信,会让我半天平静不下来,我会非常愤怒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在我和他人互动的时候,我也时常会意识到,我总会无意识地将他们当成我的父母。

那时候,我和父母的关系是非常紧张的,他们担心我这个“孩子”,而我这个“孩子”一边愤怒于他们的不理解,一边的确表现得像个孩子。用心理学的解释,就是我和父母之间的“分离”议题并没有处理好。

近年来,我和他们的关系逐渐发生了改变。他们和我视频之前会问我什么时候有时间(而不是想打就打),有事情的时候不再过多唠叨,甚至家里的一些大事他们也想要咨询我的意见。

这种变化其实真的来之不易,它来自于我和他们保持了物理上的距离,也来自于我逐渐找到了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的能力,还来自于我找到了“自我”之后,终于表现出来的,让他们意外又信服的一面。

这短短三百多字描述的变化过程,其实花费了我将近十年的时间。这也是我现在最想说的话:和父母的关系这条路,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

这会是一个漫长又反复,感受无比复杂的过程,有爱,有恨,还有很多一时之间无法明晰的混沌交织的部分。

#

随着年龄增长,你和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月食昵称:匿名用户

前段时间换了满意的新工作,当开心地和我妈分享的时候,她却用一句话让我心情跌倒了谷底:“之前的工作不是好好的吗,你怎么就是这么爱折腾呢?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安稳下来啊?”

听到这句话我觉得特别委屈。每当我想分享什么快乐的事,得到的反倒是她的埋怨,在我们之间横亘着巨大的隔膜。

接着她跟我讲起了她年轻时的故事。听她讲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那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我总是抱怨她不理解我,但我好像也从来没有了解过她从前的生活,除了“妈妈”这个身份之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倘若我是她,我能用我的人生经验去理解面前的女儿吗?我不敢确定。从那一刻开始,我突然理解了她的“不理解”。以前我总是希望她能够无条件地理解我,可这是不可能的啊。也许我们都应该找个时间,坐下来,好好重新了解一下彼此的人生。

#

我从我的家庭里学到了这件事

和父母相处这件“小事”,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这个课题也许会陪伴我们一生。

学着与父母和解的过程,也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和解。这个过程也许充满了挣扎、迷茫和不解,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能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你一点点鼓励和帮助,那么来月食社区吧!你可以在这里讲述自己的困惑,表露在别处无法轻易释放的情绪,记录成长的心路历程。

在这里有很多相同又不同的灵魂,可以陪伴你一起成长前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