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ilahun Yilma:干旱区气候行动——以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为例 |干旱区对话会议
2022年1月5日至6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成功举办《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意见及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本次会议旨在解读《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壹案文),探讨干旱区相关议题,并计划将会议成果及形成的宣言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提交,力争通过此次会议和后续建言,将干旱区相关问题纳入《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会议为期两天,共分为三大主题七个部分,累计89,371人次在线参会,有效地提升了公众对干旱区的认识。
会上,2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从多个方面剖析干旱区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危机,共同寻求机遇与解决方案,推动全球干旱区的保护工作。
1月6日上午讨论的主题为“干旱区与气候变化”。在第五节“干旱区的气候行动”中,埃塞俄比亚科学院病毒学特聘教授、名誉副研究员蒂拉洪·伊尔玛(Tilahun Yilma)以“干旱区气候行动——以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为例”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绿会国际部现特将其发言整理分享如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首先感谢绿会组织此次会议,非常荣幸今天在此发言。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干旱区气候行动——以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为例”,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这个月就会开始供电。《自然》中的一篇文章写道,约45%的非洲陆地是干旱区,只有亚洲可以与之相比,39%的亚洲陆地是干旱区,这表明非洲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更重要的是气候变化这个话题。
我现在住在加州,有山火有干旱,让人很沮丧,现在外面正在下一场大雨。非洲大陆人口众多,气候变化的影响巨大;想要挽救这些生命,解决方法就是计划生育。因为非洲并不缺人,埃塞俄比亚可谓经历着人口爆炸,我就是来自这个国家,当时在1965年人口数量是2500~3000万人,现在已经达到了1.2亿的人口。埃塞俄比亚90%的森林已经被破坏,改造成了农田。为了逆转现在的气候灾难,解决气候变化这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我还想提一个概念,就是死亡。联合国的各大组织在提供疫苗尤其是帮助治疗儿童早期疾病的疫苗,疫苗对于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计划生育,为儿童提供营养和教育。
我们当前的死亡率大概是80%,这是针对一岁以下的儿童,目前埃塞俄比亚儿童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就是环境退化。图片上展示的是埃塞俄比亚的饥荒,这片土地非常地干裂,图片上的小孩看起来非常可怜。看一下人类的生态足迹,自从1970年,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了整个星球的自然再生率,我们需要给地球一个喘息的机会,但这已经是从1970年以来都做不到的事情了。
现在人们消费的资源数量是地球能再生的1.6倍,60%的人们的生态足迹导致了对地球的破坏。
最好的计划生育方式就是教育年,非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包括: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交流、高效治理和创造财富,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计划生育的方式。
发达国家为了维持他们的消费习惯,平均每个人会利用2.5公顷的土地或者是海洋,大部分的欧洲和北美人使用的土地面积是其他地方的5倍。
我想谈一下气候韧性行动计划,尤其是针对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是人与动物的生存之所,我们需要发展一些策略去解决环境上的脆弱性,尤其是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巨大,特别是因土地退化和降雨模式的改变带来的气候变化,会威胁到干旱地区的水和粮食安全。除了碳减排之外,还需要保护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并且可持续地去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以我熟悉的埃塞俄比亚为例,那里的干旱地区占到了总国土面积的65%,大概就是70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仅占46%。干旱和沙漠化是当地目前的最大危机。为解决粮食危机和干旱问题,国家修建了复兴大坝,其规模超过了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和中国的三峡大坝。
这对于非洲国家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它是完全由埃塞俄比亚全资兴建的,它能够生产2,100 MW的电能。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GERD)耗资近 50 亿美元,约占 2016 年埃塞俄比亚国民生产总值的 7%。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指责青尼罗河项目缺乏国际资金,这与埃及为维持其假定的尼罗河水份额霸权而进行的持续运动有关。埃塞俄比亚被迫通过以出售债券的形式进行内部筹资,以众筹方式为复兴大坝筹到了足够的资金。
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为我们发电照明,是我们黑暗大地上的一束光,,其下流是乌干达、肯尼亚、刚果、鲁旺达南、苏丹、坦德尼亚、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这些国家都因此受益匪浅浅。复兴大坝给我们非洲这一所谓的黑暗大陆带来了光明,此外它还有很多其他的益处,尤其是对尼罗河流域的国家:
一、埃塞俄比亚的产电量将翻4倍;
二、66%的埃塞俄比亚居民因此能够用上电;
三、剩余的电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收入;
四、提供干净的水源;
五、减少沉积问题;
六、有效管理尼罗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七、能够创造1.2万就业机会;
八、能够灌溉并且滋养土壤,能够滋养1万2千公顷的干旱地区;
九、大坝的建设可改良酸化的土地。
(上述文字未经发言人核实,仅供参考。)
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以“2020后生物多样性与气候”(Post-2020 Biodiversity and Climate)为主题,解读《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壹案文(first draft),探讨干旱区相关议题,并计划将会议成果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提交,争取通过此次会议和后续建言,将干旱区相关问题纳入《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本次会议选择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第一阶段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6)后,COP15第二阶段前举办,具有重要的时间节点意义。它的举办,对全世界干旱区在2020后,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文/Daisy 审/Samantha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