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白彤东:美联航暴力赶客,并非种族事件
对此,航空公司一般都是在登机前,解决因“超售”而无法乘坐航班的问题。美联航没有处理好本次事件的第一步,是他们在乘客都登机后才开始选择下机的乘客。至于谁下飞机,航空公司一般是通过利诱,让一些乘客主动让位。利诱的办法,是给予让出座位的乘客将来乘机或者住宿的打折券或现金,一般都有几百美元,甚至更多。但据说美联航此次提供的最高价码是八百美元的打折券,且分成五十美元一张,将来订航班每次只能用一张,期限一年。这使得他们的利诱不够诱惑,这是他们的第二个错误。这是这个公司太抠门、太贪婪所致。
并且,有报道引现场目击者称,这个航班在征求志愿让位者时,说美联航有四名工作人员要赶到该航班的目的地执行工作任务,因此必须有四位乘客下机,否则谁也走不了。本来是求人的事情,听着却像威胁,这是他们犯的第三个错误。
利诱不够,威逼又让人不愉快,结果是没有人主动自愿下机。根据法律规定,航空公司可以拒载乘客。于是他们开始“随机选择”下机乘客。虽然说是“随机”,但事实上,不同乘客待遇不同。同样是CNN的报道中介绍,每家航空公司在这种情境下“随机选择”的依据和排序各不相同,但大致包括乘客舱位(一等舱、商务舱、经济舱里的高价舱位可能被优待)、继续的航程(也许是转机去下一个国际航班,这样最好不要让他/她下飞机)、对航空公司忠诚度(常客受到优待)、改签后等待下一班飞机的时间、残障人士,等等。在美国政治正确的大背景下,外加航空公司作为商业机构当然会以利益优先来应对,有舆论说他们是看乘客的种族来选择的,则纯属无稽之谈。
回到这一事件。前三位被“选中”的乘客,都下了飞机。最后一位,据报道是亚裔(后来证实是越南裔),拒绝下机。其理由,据说因为他是医生,第二天要见病人,而最早的改签航班也来不及赶上约好的时间。于是航空公司叫来了机场保安警官(security officers),其中一名在该乘客拒绝的时候,使用暴力打伤了该乘客,然后和其他同事一起把他拖下了飞机。虽然强行拒载乘客并非不合法,但如此暴力的处理方式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良俗,很有争议。事件曝光后,这位警官已被芝加哥航空管理部门停职,等待进一步调查。
美联航在这个事情里面做的最后一件错事儿,是在事件曝光后,没有做好危机公关,没有及时澄清事实,没有对事件诚恳道歉和进行补偿。这激起了民愤,让这个事件在网上风传。这最后这一点,简直与某些官员处理突发事件有一拼。本来公布真相、该认错的认错、该处理的处理,坏事可能会挽回,甚至变好事。比如芝加哥空管部门对涉事人员的处理,就使芝加哥机场及其保安系统没有成为抨击的对象。但是美联航的做法,就“成功地”把坏事变成了灾难事件。当然,对美联航来讲相对“不幸”的是,它无法通过政治或经济的压力改变美国媒体的方向。
在中国的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上,这个事件被渲染成了种族事件。作为资深“带路党”,一般新闻报道,尤其是发生在美国的事件,我的第一反应,都是去查权威的英文传统新闻媒体报道(美国的自媒体同样不可靠)。但是作为资深“反民主斗士”,我也知道,美国权威媒体也会充满偏见。不过他们的偏见在于对事件的选择和评论的重心,而不会是基本事实本身。并且,他们的偏见是平衡多少的问题,而不是一边倒没有任何平衡与综合考虑的问题。就这个事件来说,唯一跟种族有关的因素,就是被暴力拖走的是亚裔。并且,据某些目击者说,这名悲惨的乘客嘟囔了一句:因为自己是华人,所以才被选中(报道里面只说了他是越南裔,当然也许是越南的华人)。但这样的细节只是听说,未经证实。并且,正如我前面的分析,说该乘客因族裔才被选中,是违背美国政治和商业基本常识的无稽之谈。
但这背后反映的问题,其实很有趣。这类种族义愤,并非国人独有。美国左派也经常把各种问题,归结为种族。但是,在这个事件里面,谁被选择下飞机,确实不是平等的、完全随机的。但其不平等的基础,是商业利益,是经济上的等级。类似的是,在美国几十年的平权努力下,纯粹的种族歧视还存在,只是越来越边缘化。所谓的种族问题,其实更多的是经济问题。事实上,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对黑人如何如何,而是对穷人如何如何。为什么黑人穷人多?这当然有历史上种族歧视的因素,但同时也有产业和政治与社会变化的因素。仅仅聚焦于种族,可能对解决问题不会有太大正面意义。
美联航事件,本质上也谈不上亚裔被错误对待的问题,而是买廉价舱位的乘客被错误对待的问题。所以,某些爱国人士和美国的左派(这两个群体怎么跑到一块儿的,很有趣),不要动不动就用种族的怒火,掩盖了事实,去帮倒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