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用竹林“捕捉”风?

2022-02-06 09: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观复文化 观复博物馆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古代文人向来爱竹。

陶渊明不忘在他理想的桃花源里,勾勒出“有良田美池桑竹”的怡然之地。

王羲之即使醉着酒,在记叙兰亭聚会的实况时,也没忘强调“此地有茂林修竹”。

杜甫更坦言“平生栖息地,必种树竿竹”。

而用“竹”描绘“风”,是古代文人的竹趣之一。

这“风竹之趣”落在文字中,是曹雪芹《红楼梦》里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曹公觉得风吹过如凤尾般繁茂的竹林,发出的是龙吟般清悦的长啸。

也是苏轼《石室先生画竹赞并叙》里的:“竹亦得风,夭然而笑”。

苏子形容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像笑声一样。

巧的是,“夭”加上“竹”字头,恰好就凑成了“笑”字。

所以什么是笑?笑就是风转换着竹枝的方向,是竹叶在风里鼓掌。

而这风竹之趣落在绘画里,则被古代文人安放成一幅幅——《风竹图》。

▲《风竹图》(局部)

元 雪窗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我们常形容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似乎难以表现、不可琢磨。但我们却能轻松感知到它的存在。

炊烟微斜、树枝摇曳、纸鸢腾飞、层云舒卷……这些都是风。

风是流动的空气。

▲《江山秋色图》(局部)

南宋 佚名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吹动了竹枝,于是风就有了形状、颜色与骨骼。

▲《竹鸥图》 (传)(局部)

北宋 崔白 台北故宫博物院

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写意象之竹,画不可见之风。落在纸面上的画是静态的,但沙沙作响的竹林和拂面的清风却呼之欲出。

古代文人就这样用竹林“捕捉”了风。

▲《风竹图》(局部)

五代十国 李坡 台北故宫博物院

而当这风竹之趣落在茶饮中,它或许可以是一支君子清风系列的【趣竹壶】。

竹,无花,却常绿于春夏秋冬。空心,却坚韧于山石之间。生而有节,虚怀若谷。

古人对竹的欣赏已经超脱了竹木本身。

早在《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将绿竹之姿与君子之风类比。

君子之风,竹节品格,是为“风竹”之趣。

原标题:《如何用竹林“捕捉”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