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战争片?
原创 鲁舒天 秦朔朋友圈
· 这是第4338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 鲁舒天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近些年,在春节档、暑期档等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档期,越来越多地出现战争片的类型元素,从2018年春节档《红海行动》的逆袭开始,其市场表现不仅未像从业者最初预计得那样悲观,反而屡屡突破业内对于票房天花板的想象。
榜样的力量摆在那里,加之近年由于朝鲜战争题材的放开,从业者的选材面也较以往更广,眼下的春节档,就有两部与朝鲜战争相关的影片上映。
当然,在谈及我对战争片的看法前,有一个概念首先要进行区别,那就是战争片与动作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电影类型,不能混为一谈。
一部真正严肃的战争片里,是不会出现子弹穿过物体内部的特写镜头的,一旦出现类似画面,那么这部电影实际上要归到动作片的范畴。如果它是以历史上某场战争为故事背景的,那对这类电影最精准的定义,即它是一部带有战争元素或历史元素的动作片。把这个定义简写,它要提炼的核心词是“动作”,而不是“战争”或者“历史”。
就比如《战狼2》和《红海行动》,从电影类型上看,属于非常典型的军事动作片,类似好莱坞1980年代拍摄的《第一滴血》,而不是一些人误以为的战争片。
军事动作片是动作片的一个细分类型,它肯定会比武打、武侠、警匪等常规的动作类型更须花费大场面,因此会出现不少战争片里也可能出现的元素,比如飞机大炮舰船,但究其根本,它不是战争片,二者要完成的类型叙事和核心表述是不一致的。
|《第一滴血》,1982年
从产品角度来看,战争片与动作片本身并无优劣,结合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普遍经验,动作片的吸金属性甚至高过战争片,像漫威系列、007系列和《速度与激情》系列,也都会归到动作片的类型中去。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从文化和大众传媒的角度看,一部真正好的战争片,其价值要远胜于同样优秀的动作片。而那些糟糕的战争片,它的弊端则会让观众产生对这一题材、这类电影的逆反心理,潜意识里抵消了人们对一种艺术类型原本应该保有的期待。
作家克里斯汀·汉娜在《夜莺》里写道:“在爱情中,我们会明白自己想成为谁;而在战争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是谁。”可惜的是,我们今天非常缺乏能体现这种思想深度的战争片。而那些不好的样板在大小银幕泛滥的必然后果,对认真对待这一题材的创作者和其作品,实际上也会造成深刻的伤害。
实际上,对于国产战争片以及泛战争题材近年的扎堆现状,相当一部分观众已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背后的情绪都是客观存在,很难不让人对这一产品类型未来的生命力去捏把汗。
拿眼下的春节档来说,一种引发共鸣的观点是:大家辛苦一年,好不容易放假了应该欢乐,去电影院本是希望看喜剧,因此面对这类影片感到违和,天然把它排除在观影计划之外。
这个朴素心理其实是有历史依据的。春节档又名贺岁档,而中国电影最早的贺岁片就来自于冯小刚早年的一系列喜剧,如《不见不散》《甲方乙方》《没完没了》等电影,也包括喜剧里带一点现实主义的《天下无贼》。冯小刚转型之后,在贺岁档接棒的有徐峥的“囧”系列、陈思诚的“唐探”系列和开心麻花。
在这个档期安排与喜剧毫不搭嘎的战争片,相当于是借着春晚小品教育观众,就像赵本山讲的,小品最大的主题是快乐,它教育不了人,何况真教育也不差这一个晚上。
如果说档期多少体现的是时间上的“特殊性”,另一个体现“普遍性”的看法则可以归纳为:某些战争题材是命题作文,肯定不能出彩。
问题就在这儿,假使一部电影真是命题作文,是不是自然等同于它没有艺术价值,是不是自然代表它不能成为好电影?在这件事上,倒真还未必。如果你对电影史稍作了解,就会明白命题作文也能出杰作,比如1966年的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
|苏版《战争与和平》美如油画,降维打击了整个好莱坞
当时是苏联人看了美国拍的《战争与和平》,心里一万个“就这”,于是倾举国之力拍出自己的版本,告诉世界这才是真货。由苏联电影“国师”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 Bondarchuk)执导的《战争与和平》长达7个小时,历时五年完成,共调动13万军队参演,耗资5.6亿美元,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
这部不惜成本的史诗之作,气势恢宏地还原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原著,一出来就把美国人震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纷纷表示,哪有这么拍电影的,这不是欺负资本家嘛!即便赶上了冷战的大背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仍把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奖杯授予了苏联这版《战争与和平》。
八一厂1990年代初的献礼片《大决战》也属于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它有实力(千军万马一字长蛇)、有水平(东方全景式战争审美)、有思想(以艺术为主阵地的意识形态斗争),林首长“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的历史还原度,在后世也难得一见。回过头看《大决战》三部曲,没有争议的一点在于,今天已经无法不计回报地再现它的创作生态。
因此我想说的是:
一,性质并不必然决定内容。无论命题作文还是市场行为,只要是表达上成功的作品,就有能力抵抗一切合理或不合理的批评;
二,文艺战线只能靠作品说话。真正能打败一个表达成功的艺术作品的,只有同一题材内表达更成功的作品。“你行你上”在这里不是抬杠,而是验证真理的唯一路径。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将带有战争元素的电影统一贴一个“不感兴趣”的标签,还是应该具体内容具体分析,也没必要先入为主地对一些选题做预判,否则你会错过不少好作品。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部战争片不好,不等于这个类型不好,或是这个题材根本就拍不好,这些统统不是性质问题或道德问题,而是技术问题或能力问题。
就好比有些相声说得好,不见得是因为它三俗;而有些相声说不好,也不见得是因为它高雅。
客观上看,国内大银幕上越来越多地出现战争片,或是出现带有战争元素的动作片,都是近年国产电影实现标准化、专业化、类型化的体现,即是业内近年强调最多的概念——工业属性。过去国内拍不了这类高规格的工业电影,但在效法好莱坞的二十年后,至少在战争片的维度,我们的电影产业已经具备了制作这类商业大片的能力。
但遗憾之处又在于,我们只提升了这个属性,电影不仅需要视听,也需要故事,更需要故事背后的文化表述,中国电影产业只有“硬件”在进步,但“软件”很有可能是在退步。
其实不仅战争的背后是政治,战争片的背后也是政治。真正做对了的战争片会在“政治”的纷扰中不断找寻“人”的位置。近二十年来,我认为理解这一点的国产战争片,只有《集结号》《八佰》等寥寥几部。
|《高山下的花环》,1984年
1984年由第四代导演谢晋执导的《高山下的花环》,则是国产战争片以往的“软件”典范,虽然它不完美——工业水准很低,结尾的节奏略显拖沓,但从人物塑造与主题性上,足以令当下绝大多数中国电影汗颜。
《高山下的花环》一改过去流行的脸谱化,别开生面地在国产片里展现了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炮排排长靳开来,业务出众,体恤士卒,作战勇敢,就因为看不惯不正之风,喜欢说真话,屡屡得不到提拔,临到进敢死队才被升为副连长。靳开来牺牲后,上级迟迟不给这个“刺头”请功,他的家属连奖章都得不到。
正是这样的战争片告诉我们,顶天立地的烈士也是可以被诬蔑和遗忘的,只要他们被扣上一些帽子,他们就会在大家心中失去他们用生命本应换来的永生。也正是这样的战争片告诉我们,不管一场战争出于什么目的,造成什么结果,意义究竟如何,那些逝去的个体是真实的,这点不容置疑。
在电影里,与真实具体相对的,自然是架空抽象。在创作中架空抽象的本质,是不打算对现实负责任。
影评人梅雪风曾拿《红海行动》与它的模板《黑鹰坠落》做过对比,他认为前者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在真正表现战争的无情与无奈方面毫无企图”,《红海行动》的架空与抽象,让它空有A级制作的外观,却只留下B级片才有的简单粗暴的内核。
为什么“真实具体”那么重要,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语境中,才能表现更有质感的伦理困境与人性挣扎,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反思与追问。在这一点上,国产战争题材以往最大的短板,就是不展现战争的残酷,从“十七年电影”到屡见不鲜的“抗日神剧”,都让人觉得打仗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有一篇文章说得好,“打xx我捐三个月工资”的言论,就是常看劣质战争题材的后遗症,面对真正的战争,很多人三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在三四线城市买一平米房子,了解一下一颗巡航导弹、一辆主战坦克、一架直升机的价格和一个飞行员每小时的训练成本,你就会发现战争并不是在网吧买装备。
德国公共台ZDF曾拍摄过一部3集的迷你剧,叫《我们的父辈》,它有句旁白这样描述战争中真实的枯燥与残酷——“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等待,等待下一次进攻,等待下一顿饭,等待明天。”
|《我们的父辈》剧照
世上没有好的战争,也没有坏的和平,绝大多数战争不会成就英雄,只会留下孤儿寡母。看看《钢琴家》 《他们已不再变老》和《天上再见》,看看普通家庭不可修复的伤害与无人问津的怆痛,你一定不会再张口闭口希望战争到来。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更应该思考自己处在战争中的位置。流媒体Hulu的迷你剧《第二十二条军规》讲得更直白——“战争会将权力集中在那些意欲滥用权力的人手中。只要战争还没结束,你就对此无能为力,你只能希望战争会结束。”
很多厌恶战争片的观众从根本上搞混了一件事:与战争片比起来,真正丑恶的是战争本身。文艺作品是一面最好的镜子,现实中有越多的《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与《现代启示录》深入人心,世界步入战局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在和平年代,合格的战争片最大的意义正是反战利器。
“反战”原本是战争题材不容置疑的基本原则与最高价值,但在今天,好像这个东西也一并动摇了,有些人会义正辞严地说,“我就不同意战争片应该反战,别人都侵略过来了,你也要反战吗”,这个意见看似是正确的,实际上恰恰是没有真正了解反战一词究竟有哪些内涵。
反战的反字有三层逻辑,一是反对,二是反思,三是反抗。因为反对战争,所以拒绝与好战分子合作;因为反思战争,所以警惕战争狂热死灰复燃;因为反抗战争,所以努力奋战保卫文明火种。这就是为什么《隐秘的生活》一枪没开、《浪潮》场景是课堂、《狂怒》从头打到尾,但这些电影却都起到了反战效果。
|《隐秘的生活》《浪潮》《狂怒》
如果看完一部战争片,大家都去纪念馆献花默哀了,那说明这是一部好的战争片;可如果大家看的过程中不断喝彩,看完之后群情激奋,那说明这个战争片有着极大的副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英雄牺牲是为了创造和平,对牺牲真正的纪念,是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是警惕那种为了一己私利或看戏心态喊打喊杀的狂热,如若不然,便是淡忘了历史给予的警示,便是辜负了长眠的人。
因此,在考量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战争片时,应该两条腿走路——评判创作本身起到的效果,叫做论迹不论心;考察创作者立项时的初衷,是为论心不论迹。
最后附一个片单,精选21世纪10世代(2010-2019)十部战争题材的电影:
《高地战》,韩国,2011年
《狂怒》,美国/中国大陆/英国,2014年
《开战日》,丹麦,2015年
《一九四四》,爱沙尼亚/芬兰,2015年
《冲天》,中国台湾,2015年
《索尔之子》,匈牙利,2015年
《血战钢锯岭》,澳大利亚/美国,2016年
《八佰》,中国大陆,2019年
《隐秘的生活》,美国/英国/德国,2019年
《被涂污的鸟》,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2019年
作者:专栏作家、评论者,公众号:鲁舒天小站。
「 图片 | 视觉中国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原标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战争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