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一中学推全市首份网络欺凌预防指南:网络谩骂伤害很大
网络暴力具有极强的隐蔽性、随意性和普遍性。如果当事学生默默忍受,极有可能没人知道他遭受欺凌。
针对虚拟世界中难以控制的欺凌现象,4月6日,上海市上南中学率先推出全市首份中学生《网络欺凌预防指南》(下称《指南》),帮助学生识别网络欺凌,建立防范意识。同时,这份《指南》也将作为“家校互动”的一部分,覆盖家长认知盲区,展开家校共育的心理健康教育。
曾有女孩因网上谩骂精神崩溃
网络欺凌也很可怕。
2013年8月初,多年受湿疹和抑郁困扰的英国少女汉娜·史密斯在网站上贴出照片,发布求助信息。
可是,随后几个月的回帖中却充斥着“丑女”、“肥婆”、“帮帮忙去死吧,你这个可怜的家伙”等恶毒评论。持续的谩骂、诅咒和人身攻击最终令这名14岁女孩精神崩溃。
心理学分析研究发现,与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相比,网络欺凌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更大。它会导致青少年长期有心理伤害,包括丧失自信、沮丧、脾气暴躁、学业成绩下降、逃学,有时还会引发校园暴力或导致自杀。
上南中学德育处主任张正国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会使用网络社交媒体,而网民可能会发表一些不恰当、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发出针对个人的侮辱性谩骂,由此造成恶性后果的事例不在少数。
而网络暴力具有极强的隐蔽性、随意性和普遍性。如果当事学生默默忍受,极有可能没人知道他遭受欺凌,也无法提供帮助。这是欺凌受害者中普遍存在的所谓“沉默文化”(culture of silence),可能产生极大危害,足以引起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
家长要注意观察子女变化
传统的中学心理课上,并没有针对网络欺凌的教育内容。因此,张正国带头编纂了这样一份《网络欺凌预防指南》,希望在上南中学展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这份《指南》有九个部分,包括“什么是网络欺凌”、“网络欺凌的危害有多大”、“网络欺凌有哪些形式”、“网络欺凌的成因是什么”等,主要普及网络欺凌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起对于网络欺凌的认知体系。
《指南》也提出具体应对建议,包括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不能以暴制暴:在网络上不要泄漏自己的私人信息,不能随便上传自己照片,受欺凌时也绝不能保持沉默。
《指南》中也包含了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比如“面对网络欺凌,家长怎么做”、“如何判断您的孩子是否遭到网络欺凌”、“发现孩子受到欺凌,怎么办”、“发现孩子欺凌别人,怎么办”等。
《指南》建议家长要注意观察子女的变化——网络欺凌受害者经常会有在电脑前停留时间过长、当家长走进房间时关闭电脑显示屏、对上网行为保密、学校作业有拖堂现象、情绪低落、没有胃口或胃疼、害怕等表现。如果发现异常,家长应立即与子女沟通,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张正国称,针对网络欺凌的预防,除了发放材料,学校会在家长会上对家长作集中的建议与指导,以期引起家长关注,为学生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屏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