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冬奥日记 | 保障冬奥是我人生中最不平凡的经历

2022-02-03 15: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北京协和医院 协和医生说

任务书!

2022年初,我迎来了人生中最不平凡的一段经历。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与以往不同,这是一次兼顾疫情防控的全闭环式保障。

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不是在线上答题,就是在查找答案的路上,冬奥知识突飞猛进。每天线上学习英语外教的1对1课程,我的口语能力也逐渐捡了回来。现场急救培训更是让我这个急诊出身的人接受了不同以往的院外现场急救技能的洗礼。各类严格的线上线下培训及考核使我熟练掌握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高风险发病种类及处置流程。这些全方位的技能提升为我们高质量服务冬奥增加了十足信心。是的,我们准备好了!

▲刘安雷(右二)接受院外现场急救培训

排班有点难

冬奥临近,医疗保障集训及演练打乱了原本的排班节奏,急诊总值班东拼西凑地给我排了三周的机动岗。我穿梭在急诊各个区域,今天出急诊流水,明天又成了抢救室主管,后天值急诊夜班,时不时又增加了一场演练……大脑不停地切换成不同岗位模式,连同事都要每天问我“今儿在哪个区域?”

▲患者突发不适启动医疗急救系统的模拟演练

依依送别

随着时间一点点临近,我们马上就要奔赴另一个未知的领地接受考验。焦虑、忐忑、留恋、感伤……同事们也总是打趣般地跟我道别,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1月22日下午2:30,我骑着电动车,驮着沉重的行李箱摇摇晃晃地来到医院集合地,却发现现场早已挤满了欢送我们的领导。在凛冽的寒风和北京少有的飘雪天气中,院领导们帮我们梳理行李,安排座次,叮嘱我们一定要保证安全凯旋。“祝福冬奥,一起向未来!”的呼声响彻了协和,仿佛已经传遍了北京冬奥的每一处角落,这就是协和力量!

往期精彩回顾:出征!北京协和医院为冬奥医疗站保障团队送行送行的班车熟练地穿梭于北京环路的车水马龙中,我们望着窗外,却无心欣赏。此次闭环保障让我们每个人既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等待我们的是几乎陌生的工作环境、模式和人群;我们还需要迅速搭建起满足防疫要求并能处理各类急症的医疗点。激动的是我们身处首座双奥之城,作为医疗保障队员参与其中是何等的荣幸和自豪。我们定会将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中,一定不辱使命!

▲协和冬奥医疗保障队集结出发!

初入闭环

很快来到闭环门外,医疗经理史迪联系组委会工作人员前来协调接应,我们得以顺利进入。从办理入住手续到签署承诺书只用了二十分钟,我们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布站工作。大家有才的出才,有力的出力,像打了鸡血一般不停地忙碌着,终于将杂乱无章的“仓库”变成了井然有序的医疗站。大家踌躇满志地准备迎接开站。

往期精彩回顾:我的冬奥日记 | PUMCHers准备好了!值班日常

1月23日我值白班。清晨七点不到我随着医疗官陈罡一起开始了另一个医疗点的规划、布置工作。可爱的护士妹妹王思浓迅速地盘点了已有物资,规划好了功能区布局。我穿梭在医疗点中,转运着必须的物资。手消架和紫外灯是需要自己拼装的,看着亲手安装的消杀设备投入使用,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刘安雷组装医疗站设备

很快,医疗站便迎来了首位患者的光临。一个50岁上下的保安大叔这两天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因为休息不好基础病都加重了。我发现患者的血压确实控制得不好,于是做了详细的现病史采集和查体,确定没有潜在风险后帮他开具了相应的药物。随访电话时得知他的症状得到了缓解,我们都很开心。因为闭环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得到患者的准确资料,只能依靠仔细的查体和经验去排除更大的风险,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转诊,这对每一位医疗保障队员都是考验。

1月24日清晨。一位保洁阿姨到医疗站就诊,她清晨打扫卫生不慎把手挤伤,流血不止,初步诊断评估为小指骨折,开放性裂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范俊平用娴熟的加压止血法将血止住,并迅速进行了消毒和包扎。

勤快的美女护士王思浓很快盘点起药品,在柜旁一坐就是一上午。经过她的整理,一个门类齐全、摆放整齐的药柜很快呈现在眼前,我不禁想起了协和急诊药房的药柜,药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我们更有信心迎接各种挑战。

不一会儿电话响起,有位武警战士预约来看牙。其实牙痛这种小问题在闭环的医疗站内还是很复杂的,稍有疏忽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会出现间隙感染、心内膜炎等严重问题。我仔细评估着眼前年轻的战士,确保没有明显红肿化脓后,才给他开具了布洛芬和甲硝唑,并嘱咐他要注意口腔卫生,多吃新鲜蔬果,提高自身抵抗力,有变化随时复诊。

小小的冬奥闭环内集结着各类工作人员,仿佛一个缩小版的社会,我们各司其职。与以往急诊快节奏的工作特点不同,我们需要发现每位患者的潜在问题,充分做好预防宣教,确保冬奥每个环节顺利运转。

突击检查

1月28日白班。在逐一完成消杀、打扫、整理、交班等日常工作,同时接诊两名患者后,门铃响起。开门一看,两位奥委会医疗官彬彬有礼地和我打招呼。他们此次来是为了明确医疗站诊疗流程并检查紧急医疗服务的畅通程度。

看着医疗站井然有序的分区和齐全的诊治、抢救设备,他们赞不绝口,表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筹划出这么完备的医疗站实属不易。他们边说边操作着我们的仪器,仿佛加入了我们的工作。我看着可爱的外国医疗官,体会到了“医疗无国界”的真谛。的确,我们怀揣同样的初心和梦想——保障这次世界体育盛会顺利举行!

临近中午,高个子医疗官又带来了一位精通多国语言且有医学背景的阿拉伯医疗助理。虽然北京奥组委配备了强大的语言支持团队,但可爱的医疗官承诺这位医疗助理可以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全程陪同转运,这无疑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奥运会把全世界运动健儿联系在一起,医疗保障把各国医生连在一起,所有医护工作者无国界、无保留地履行着“希波克拉底誓言”。

刘安雷,博士,副主任医师

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工作至今。擅长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重症肺炎、急性肾损伤、复苏后管理、全科医学及老年疾病的诊疗管理等。发表论文20篇,参与科研课题5项,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学组委员。

图片提供/刘安雷

原标题:《我的冬奥日记 | 保障冬奥是我人生中最不平凡的经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