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技冬奥|能用风洞解决的事,尽量不用运动员的汗水

澎湃新闻记者 胡杰 实习生 王诗睿
2022-02-18 08:33
来源:澎湃新闻
赢家 >
字号

海报设计 郁斐

【编者按】

改变运动的不仅仅有运动员的奋斗,更有科学的力量。

北京冬奥备战期间,无数“黑科技”保障着冰雪健儿的训练和衣食住行。科技工作者从零开始,用几年时间达到甚至赶超了世界顶尖水平。

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他们值得被看见。

风洞科技助力冬奥。 视频来源 新华社(02:54)
调整呼吸,稳住身体,从陡坡飞速下滑,在落差100多米的山地自由飞翔,而后稳稳落地,这就是跳台滑雪。

它考验的不仅是运动员的胆量,更注重每一处细节。起跳瞬间,身体3度的偏差,就会让落地距离相差10米。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项“最贴近天空”的雪上项目,发展进程始终与科学二字相伴。1989年瑞典选手伯克洛夫,在跳台滑雪世界杯比赛中采用V型技术夺冠,此后风洞试验揭示了这一秘密——与双板平行技术相比,V型技术能让空气升力提高28%。

与风博弈,是跳台滑雪公开的秘密。如何让中国运动员更好地驾驭风,背后的秘密武器自然离不开科技。

“能用科技解决的事情,就尽量不要用运动员的汗水去解决。”这是跳台滑雪科研团队成员江勇的一句话,也是整个国家跳台滑雪队的缩影。

3分钟,带你看待跳台滑雪。 视频编辑 徐储立(03:51)
数据,让运动员明明白白

1924年首届冬奥会,跳台滑雪就已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但这项运动在中国,却只是起步——中国只参加过两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北京冬奥会申办前,全国只有71名注册运动员;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闭幕后,国家跳台滑雪队才正式组建。

面对一群“跨项选材”而来的运动员,如何迅速掌握这项运动,除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外,更需要科学方法的支持。

以往,跳台滑雪的教练团队会用普通摄像机,把运动员动作拍摄下来,之后再观看分析,提出改进方案。按照运动员宋祺武的话来说,“每天都是用放大镜来找视频里面自己有哪些动作错误,然后一点点纠正。”

但肉眼分析,更多是“凭感觉、凭经验”,运动员只能在大量训练中自我摸索。

如今国家跳台滑雪队,每当运动员训练时,站在场边的不仅有教练员,还有一群科研团队,他们负责采集运动员的训练画面,把经验和感觉变成扎扎实实的数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来自上海体育学院的刘宇,便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

他们的工作,是运用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实时采集运动员起跳角度、空中姿态、速度、距离等数据,给教练团队更好的科技支撑。

如何把运动员每一个动作描述得更清晰,刘宇团队合作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无Marker点、无干扰的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可以多角度为教练提供数据,比如选手的助滑速度、起跳角度、身体姿态、左右对称等,过去只能依靠教练的经验感觉,现在能提供精准量化的快速反馈、技术诊断。”

早期的运动数据采集,往往采用手工方式,结果反馈短则几天,长则半个月。后来的Marker点三维动作捕捉技术,虽然同样可以获得相应的数据,但是对受试者有一定干扰。

而刘宇团队如今使用的技术,则是处在国际领先水平,“我们当时展示给北欧两项主教练看了以后,他们都竖起大拇指,表示这个技术在欧洲也没见到过。”

风洞,让运动员飞得更久

如果说刘宇团队解决的是运动员训练“质”的问题,那么训练“量”的问题同样需要攻克。

起初,国内没有正规标准的跳台滑雪训练基地,运动员只能前往国外训练。但是对于一支跳台滑雪新军来说,结果并不理想。

跳台滑雪国家集训队副领队王国营这样形容那段时光:“在国外,每天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因为每天都在摔。”

不仅受伤风险高,效率同样不尽如人意。国家跳台滑雪集训队领队许高航曾算过这样一笔账:“运动员一趟训练流程走完短则十多分钟,如遇天气变化,则需要在高台上长久等待,甚至临时取消训练。”

“考虑到落地时膝盖的承受能力,天气好的情况下,一天下来也就能跳10至15次,飞行时间加起来不过80秒。”

如何既保障安全,又突破按秒计算的训练时间,答案则在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

2020年1月开始场地建设,11月22日交付使用——10个月时间,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建成。

彼时,一期项目总工程师徐国正十分自豪地说道:“别看基地现在名气不大,硬件设施可相当‘硬核’,创下了多项世界第一。”

训练科研基地除了跳台训练,还配有目前世界最大、国内首座跳台滑雪专用风洞实验室,这便是提升运动员训练水平的“秘密武器”。

“因为在跳台上运动员的腾空动作只是一瞬间,教练也不能立刻给予指导”,许高航这样解释,风洞实验室可以让运动员进行2-3分钟的连续训练,教练在旁边可以给予很好的指导,帮助运动员形成肌肉记忆。

同时,风洞训练还可以模拟跳台上的风阻,让运动员学会在风阻中控制身体,尝试多种在跳台上想做而不能做的技术动作。

风洞实验室还配备了压力测力台和压力鞋垫,可以观察运动员在助滑和起跳阶段脚底的压力变化,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技术能力。

历史,正在被中国创造

当科技的元素不断与跳台滑雪这项运动产生火花后,中国运动员们也逐渐迸发出了天赋。

2006年都灵冬奥会,李洋成为中国首个参加奥运会跳台滑雪项目的运动员,最终名列第44名,无缘决赛。

等再次有中国跳台滑雪选手征战冬奥,已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常馨月作为首位参加跳台滑雪女子比赛的中国选手,在个人标准台比赛闯入决赛获得第20名。

甚至到2019年,中国跳台滑雪都还处在“蛮荒”阶段。许高航回忆:“与现在兵强马壮的国家集训队相比,2019年夏天她刚接手这支队伍的时候,想凑齐足够的参赛队员都很困难。因为当时女运动员只有1名,男运动员只有5名,队员们还都有伤病的情况。”

但三年后的北京冬奥会,中国队获得1男2女共3个参赛资格,可参加4个小项目的比赛,在获取奥运参赛资格的人数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彭清玥和董冰参加女子个人标准台,宋祺武亮相男子个人标准台和男子个人大跳台,此外中国队还参加了新增项目混合团体标准台。

这三位新人,均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拔加入跳台滑雪队。

宋祺武还记得从田径跨项接触跳台滑雪时,心里想的是“能活下来就行”。

“刚开始跳一个四米的小台子,一天的时间就没有站起来过一跳。出发心里面想的就是别断手断脚就行,活得下来就行,挺害怕的当时。”宋祺武回忆那段时光,仍然心有余悸。

但在科技帮助下,18岁的宋祺武在短短三年的专项训练时间里进步迅速,在河北涞源120米大跳台首跳中跳出了141.5米,打破了中国男子大跳台的纪录。

更重要的是,在他身后,有17名选手达到北京冬奥会最低参赛标准。可以预见,中国跳台滑雪已经进入到了发展的快车道。

让领队许高航感触最深的,除了新人的快速成长,还有中国跳台滑雪给外人留下了新的印象,“从国际雪联杯到洲际杯再进阶到世界杯,应该说我们在世界的跳台滑雪圈子里还是让人眼睛一亮的。大家说,‘你们一下子多了这么多跳台滑雪运动员,过去你们没有这么多的选手’。”

中国跳台滑雪的历史,正在被创造。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