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舌尖上的“邢台年味儿”
来源:牛城晚报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提到春节,就不得不提与春节相关的各色美食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的春节特色美食,不仅反映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期盼,更承载着每个人对新年、对家乡的美好纪念。
以美食承载记忆,用味道记住乡愁。在2022壬寅虎年即将到来之时,我们特意搜集盘点了邢台各地春节传统特色吃食,用美食唤醒记忆,带您一起感受“舌尖上的邢台年味儿”。
01
南和糖瓜
邢台南和县史召乡果寨村是有名的“糖瓜村”,制作糖瓜的手艺已传承几百年。糖瓜虽小,制作起来却不轻松,碾麦芽、蒸煮、发酵、炒糖……十几道工序全部要手工完成。传统的糖瓜制作手艺,不仅承载着年味儿记忆,更是传统年俗文化的体现。
糖瓜是许多地方新年必备传统小吃,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里面都会买上一包糖瓜,首先给“灶王爷”摆上几颗,剩下的就可以随意享用了,此时,最开心的莫过于家里小孩子了,吃上一颗期盼已久的糖瓜,甜甜的黏黏的,嘴里就会不自觉地分泌口水,舌尖上的过年美味就此开启了……
02
浆水豆腐
“二十五,磨豆腐”。要在邢台问哪里的豆腐最好吃,十有八九会把票投给浆水豆腐。浆水豆腐选取浆水本地大豆,山泉水浸泡、手工揉制、柴火慢熬、卤水慢点,最大程度保持其原汁原味。
听父辈说,磨豆腐是技术活,也是累活儿,但每到过年家里都会亲自磨上一锅香气四溢的豆腐,对于小孩子来说只觉有趣、热闹、神奇……
犹记得小时候过年家里磨豆腐的场景:先把泡好的黄豆加清水放到专业机器中打成浆(听父辈说更早的是石磨,纯手工把豆子磨至出浆),然后用细纱布过滤出豆渣,剩下香醇的豆浆,再把豆浆倒进一口大锅里煮至沸腾,这时大人们都会给来看热闹的小孩儿们盛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先饱饱口福。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招——“点豆腐”,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点豆腐”的环节一般都会找经验丰富的“老手”——能够掌握好卤水跟豆浆的比例,做出软硬适中的豆腐。只见卤水入锅,用勺子轻轻滑动,使其与豆浆充分融合,不一会儿,豆浆开始凝结,慢慢变成豆花,再将豆花盛到用白布铺好的方形模具中,压上石板,让豆花中的水分充分排出,数小时后,方块状乳白色满是豆香的豆腐便新鲜出炉了!
吃了豆腐,都是福,因为吃的不仅是“年味儿”,也是祝福和怀念。
03
任泽蒸花馍
蒸馒头是过年的习俗,馒头花馍也是腊月里走俏的年货。任泽区辛店镇双蓬头村花馍艺人李银花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家里的操作间里整整齐齐地摆着一排发酵箱,牛奶、鸡蛋、菠菜汁、南瓜汁、面粉等原材料也一一摆放在面板上,里屋晾晒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刚做好的白面馒头和枣馍,饱满且白净,甚是诱人。
揉、搓、捻、擀、剪、切、扎、卷……经过一系列工序,一块普通的面团在李银花的手中变身只只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老虎。“花馍耐久存贮,除了食用外,它还有祈福运、盼团圆、求平安的美好寓意。”李银花说。
李银花原是山东菏泽人,2010年嫁到任泽区双蓬头村。“在老家的时候就喜欢蒸馍,没想到邢台也有过年蒸馍的传统。”出于对花馍的喜爱,3年前,李银花开启了花馍创业之路。经过长时间摸索,她制作的花馍造型逐渐增多,广泛用于喜宴、寿宴、百日宴等多种场合,越来越多顾客慕名前来订购。(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武建)
04
内丘炸鸡头
春节美食怎能少得了各种炸货,似乎什么食材与热油相遇都会是一道美味。在邢台内丘炸鸡头的习俗由来已久。“炸鸡头”,乍听会以为是一道大荤的菜,实际上它却是一道特色面食,跟真鸡没有半点关系,因为形状酷似鸡头而得名。
面粉和好放酵母醒发,加入鸡蛋或清水调至糊状,起锅烧油,油热后把面糊分成小面团依次放入锅中,小面团慢慢定型似鸡头,再炸至金黄酥脆就可以捞出了,盛到碗里,一般还会拌上些白糖,外酥里嫩,香香甜甜……“年味儿”就在这滚烫的热油里升腾着,在噼噼啪啪的油炸声中传递着……
05
平乡酥鱼
平乡县历史上属于大陆泽,广袤百里,滏阳河、老漳河等河流众水交汇,因此常年水灾,庄稼歉收,穷苦人家常常靠煮熟的小鱼充饥。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变,小酥鱼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好,小酥鱼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地方名吃,这就是以骨酥肉烂而鱼形仍然保持完好著称的平乡酥鱼。
在平乡县,会做酥鱼的村子很多,其中尤以豆庄酥鱼最为有名。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炖上几锅鱼,制作稣鱼需要用文火炖6个小时左右,随着炖制时间越来越长,锅里的鱼味越来越香。鱼炖好后,还需要静置几个小时放凉,这时你揭去薄膜,一锅骨酥肉烂、滋味鲜美的酥鱼就做好了。鱼色泽金黄,体形保持完好,而里面的刺都已经炖烂了,食之酥软可口,刺和骨头都可以食用,所以叫酥鱼。
06
沙河炸麻糖
炸麻糖是沙河地方小吃,每逢过年或者走亲戚,都会炸麻糖,有甜麻糖和咸麻糖。甜麻糖更加惹人爱,香甜可口,香软美味。炸麻糖也是一项技术活,在沙河市刘石岗镇御路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炸麻糖的高手,下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做麻糖有哪些讲究吧。
炸麻糖一般是用发面做的,面要和的软一些,皮要擀的稍微厚一些,这样炸出来的麻糖才会外焦里嫩。想吃更焦脆一点的,面皮就擀得薄一些,下油锅炸的时间长一点。
从口感上讲,甜麻糖顾名思义有糖才能甜,制作时,厨师用小擀杖将面擀薄后,要将红糖敷在上面,待下油锅炸熟后,正面呈腥红色。从视觉表象上讲,它酥软香甜,红面金黄底,让人顿生食欲。
07
宁晋炸小果
炸小果是在过年的时候才有的,其他的时节没有人去炸的。估计小果这样的美食在原来是属于极端“美食”级别的,积攒了一年的油、糖、面等食材,混到一起的食物显得特别的珍贵。
就是现在,因其较为繁琐的制作工序,大家很少有较多的时间去制作小果的。但是在宁晋县城以南的大曹庄乡一带还保留着这个习俗。小果的原料是鸡蛋、红糖、油和白面。炸的小果好不好吃,关键在和面的环节。先用温糖水、鸡蛋以及食用油搅拌均匀,然后倒上面粉,经过一番搓揉,炸果子需要的面就和好了。
小果的形状有很多种,可能根据各家主妇的“师承”以及周围邻居、朋友的“作品”不同而影响到自家的小果的形状。有的是像片状的,这个比较省事。还有的做成蝴蝶状的,特别有的手巧的做出来的样式更多。炸好的小果是金黄色的,酥、脆、香、甜是它的特色。刚出锅的小果特别好吃,能让嘴馋的小孩吃个不停,以致于连吃饭都能代替了。火红的炉火、温暖的房间、好吃的小果,成了大家对年的最直观的认识。
08
威县碎包肉
碎包肉是威县特色名吃。碎包肉是把肉块、淀粉、姜末、香油等放入猪膀胱后扎紧,放入锅中煮熟而成,味道香而不腻,有独特的香味,里面的肉块更是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威县北部的章台、经镇等地,保留了这种传统做法,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备上一些,是招待宾朋、走亲访友的不二之选。现在镇上已经有好几家店铺在售,除了过年需求量大外,平时也有周围县市的好肉者慕名而来,碎包肉的名气也随之越传越远。
09
临城腌肉
说起临城腌肉,有四句诗是这么说的,“轻烧文火酌蘸糖,盐浸油封坛子装。最爱农家腌肉面,饱嗝三日有余香。”腌肉在临城百姓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位临城的朋友说,每逢过年,临城的家家户户都会做腌肉,空气里飘荡着炖肉的香味,制作过程大概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大块,放清水中浸泡一天左右;泡好的肉块洗清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香料,煮至八成熟捞出控水;锅中烧热油,肉块沾糖或蜂蜜水后放油锅炸,炸好的肉块变为酱红色,肉皮紧致;把炸好的肉块摆放到罐子里,一层肉一层盐装好;最后一道工序是“油封”,把油锅放凉的油倒入罐中,没过肉块,盖住盖子密封腌制即可。
就这样,肥而不腻、喷香可口、独具风味的临城腌肉就做好了,腌肉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什么时候拿出来吃味道都不会变,吃一口真是满口余香,三日不绝……
10
临西蒸枣糕
每年春节前夕,紧邻山东的临西县都会制作各种特色美食。临西县尖冢镇西苟庄村至今仍保留着蒸枣糕的习俗,腊月二十三一大早,一家人就忙活起来,挑枣、和面、烧火……热乎乎的枣糕出锅时,甚是喜人!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每个人分得几块枣糕,碗里的枣糕不能剩下,吃得越干净来年越有福。
“我的妈妈是山东人,所以每年春节前也是必蒸枣花糕。”老家是临西的蒋女士回忆说,“小时候枣糕就是我们村的新年第一餐,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枣糕,寓意来年步步高升。
11
清河八大碗
这道菜不但是清河当地百姓宴请待客的首选佳肴,也是逢年过节的家常大餐,它就是“清河八大碗”。八大碗包括鸡、鱼、猪肉、牛肉、羊肉、藕夹、豆腐夹、鹅脖、红烧丸子、水氽丸子、素丸子、假菜、木耳、鸡蛋、海带丝、面筋等十五种菜,可根据客人要求随意拼盘。
八大碗中最经典的当属扣肉,一拃长的五花薄肉片,将肉皮炸的焦香,吃一口配上米饭,非常解馋。还有炸豆腐,豆腐片炸好以后切成菱形,配上黄花菜,蒸熟以后两种食材的味道混合到一起,鲜美无比。
美食在味蕾间传递
“年味儿”在美食中汇聚
人们在不断丰富变化的“年味儿”里
迎接一年又一年的到来
……
策划:张军昱 尹彩红
执行:郑军伟 赵凌巧
原标题:《舌尖上的“邢台年味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