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网约车春节司机服务费,不是在薅乘客羊毛
文 | 刘远举
最近,上海坐网约车的消费者可能发现,同样的距离,差不多的时间,车费比之前贵了几块钱。这是因为临近春节,从1月27日起至2月9日,多了一项“春节司机服务费”。这个费用3到10元不等。平台推出这个费用,是为了刺激运力与感谢司机,有平台就表示,加收春节服务费,主要是为了鼓励春节司机出车的积极性,增加运力,让乘客出行更容易;同时,加收费用将全部给到司机,让司机师傅劳有所得。
这也不是今年才有的新现象,好几年前就有这一项自愿给到的费用了。今年除了网约车,上海自2022年1月15日0点起正式实施优化市域巡游出租汽车运价机制,春节长假期间附加费10元/单,此举主要目的亦在为司机增加收入。简单的说,上海的出租车春节期间也涨了10块钱。
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一现象。从朴素的情感角度,大过年的,天气又冷,人人都放假团聚,躲在家里守着暖气与电视机,但司机师傅仍然要坚持出车,所以,大多数网友都表示理解。
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这也是合理的。每到春节,由于中国劳动力的迁徙与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人们都会遇到一系列供应减少导致的涨价问题:小饭馆关门,吃饭涨价;美发店休息,理发涨价;快递停业,顺丰涨价;保姆回家,月嫂涨价。总之,每逢春节,各种短缺,各种涨价。春节是国内休息人数最多、休息人数范围最广的假期,饭店、商场、洗车、家政、快递行业均处于劳动力极度短缺的状态,网约车自然也不例外。
某种程度上,网约车的供需失调更加严重。一方面,由于网约车的兼职特性,不像出租车司机多为本地人,网约车司机也要回家过年,供给短缺。另一方面,春节期间,人们的出行增加,与此同时,消费倾向提高,更愿意采取网约车、出租车这类出行方式,这就加大了需求。所以,春节期间,打车难的现象,一直存在。
供不应求,价格机制就会发挥作用,涨价就能刺激供应。网约车司机罗师傅告诉记者,1月27日,该打车平台就加收了服务费,“5块钱一单,钱也确实给到了我这边。”而“加钱确实能留人”“身边有些同行都回老家过年了,加钱确实能留人,鼓励我们多出车。”
不过,也有人不理解。有人质疑打车平台增加“春节服务费”的合理性,认为应该由平台出钱,鼓励司机在春节期间出车,而不是向乘客多收费。
实际上,平台也的确在这么做。几家大网约车平台都表示,将在春节期间发放补贴和接单奖励,向春节坚守的司机师傅们致敬。平台拿出一部分利润给到司机,感谢他们,并留住他们,可以看作平台通盘考虑消费者观念、支付意愿、需求后,在全年尺度上做出的调配。在这一部分之外,春节用车的人直接承担一部分,更符合谁受益受付出的原则。两种方式结合,更大力度的留住司机,保障春节期间的运力。
有些人还认为,说是自愿,但不给,司机就不会接自己的单,所以还是强制。他们说这话的时候,只想到自己,却没想到司机。如果他们不给这个钱,司机仍然要接他们的单,那就变为强制司机了。我们知道,市场交易,讲究买卖双方的自愿,买卖双方的双赢。就像一个卖菜的家庭主妇,只愿意出3块钱一斤,另一个愿意出5块钱一斤,卖菜的老农把菜卖给了后者。这是天经地义的,绝不能说这是在强制前者出到5块。
现在舆论中有一种不正常的风气,就是对市场定价的产品与服务,采取道德性的批评。比如此前,不少舆论批评西贝、海底捞涨价。这种迎合群众的舆论生造出各种概念,比如,消费者知情权:只要价格上涨的理由,没告知消费者,董事会讨论涨价的会,没请消费者去旁听;每个菜涨了2块钱,没事先在各大媒体上打广告,消费者坐下来点菜才知道,这是不透明,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就是垄断。于是,大妈去买菜,最后非要多薅几根葱这样的事,就变为高大上的理论了。
从更抽象的原则性角度来看,只要市场中没有垄断,消费者的权益,或者说,任何市场主体的权益,本质上就是一个选择权:买还是不买,签合同还是不签合同。这是最根本的权利。消费者的意愿,是通过购买与拒绝购买体现出来的,而非舆论。
一家城市广场的电影院因为观影人数少,无法持续,关闭了。有媒体写了一篇文章,说该地区缺少电影院,当地消费者呼吁、希望这家电影院不要关闭。那么,当地消费者真的这么希望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们并不愿意真的买票去这家电影院,那么,这个地区的消费者就没有足够的真实意愿使得这家电影院不要关闭。但这并不妨碍消费者产生不公平感,并诉诸舆论,发个微博,毕竟发微博不要钱,然后被媒体放大,最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补贴给影院一笔钱,这笔钱,最终是纳税人出的,相当于其他社区补贴了这个社区,或者其他人补贴了看电影的人。
市场经济会给消费者带来长期利益,这是过去四十年的市场经济改革证明了的历史事实。但消费者对市场价格的抱怨,从市场经济改革一开始就存在,现在有,将来也会一直存在。大妈永远会觉得大白菜可以再便宜一些,而买了LV、prada的名媛,也会抱怨价格很贵。但是,消费者的真实意愿,并不在于舆论,而在于是否自愿交易的行为。只要是自愿交易,就是双赢的。所以,社会要客观看待消费者的抱怨。很多时候,舆论中的声音,并不是消费者真实意愿的表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