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派》都说生气有害健康了,那怎样才能不生气?

2022-01-30 07: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看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

《圆桌派》第五季EP11

《圆桌派》第五季最受热议的嘉宾,恐怕是在最后两集压轴登场的基因科学家尹烨。

他在节目中以理科生的学识“碾压”了这个文科生主场,文学教授许子东在交谈过程中频频表示没听懂,像极了屏幕前的你我。

尹烨擅长用基因知识解释日常现象,比如“生气可能累积有害突变,慢慢地发展成癌症”,就成为了流传度最广的片段之一。

当然,尹烨阐释的只是一种可能性,但不妨碍“生气有害健康”这个观点在社交网络上引起巨大的共鸣,而这种共鸣,早有苗头。

01.

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不好

“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在《武林外传》里,秀才劝郭芙蓉冷静时总会搬出这句话。

《武林外传》

不知不觉中,“气死”已经成了当代年轻人日常聊天的高频词汇。虽然这是个略微夸张的表述,但它的流行说明生气、暴躁、烦躁等负面情绪占据着许多人的生活。

如果打开小红书搜索“不生气”,你会得到一些尹烨在《圆桌派》的金句截图、布满了平静“咒语”的佛祖壁纸,一些描述暴躁经历的帖子,以及一些告诉你生气的危害、教你如何不生气的短视频课程。

如果打开淘宝搜索“不生气”,你会得到一些印着“莫生气”、“不生气”的摆件、地毯、御守、杯子、鼠标垫等等生活用品。

而豆瓣甚至有一个“今天我没有生气”小组,从2019年成立至今已有36万用户加入。

组长 @冰阔乐 在小组简介里写:“令人恼火的事情有很多,但——‘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组员们在组里分享各自的糟心事,包括性别歧视、人际关系中的委屈,日常的不走运等,这个小组已经成为了一片倾诉的小天地。

另一方面,许多关于不生气的迷因和表情包也应运而生。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请回答1988》中,金正峰去寺庙散心的一张剧照。

由于他身穿灰袍,手捧莲花的样子过于平静,仿佛看淡了世间的一切纷争,这张图被许多网友拿去二次创作并传播,告诫自己凡事看淡,不必为难自己。

事实上,这些试图平复情绪的举动,与此前互联网上流行的佛系文化以及丧文化一脉相承,都指向了一种被动的抵抗姿态。

因为大部分人无法消灭生气的源头,比如他的工作、客户、老板、家人、男/女朋友等,如同佛系青年一样,在认清大环境的不可撼动后,人们便尝试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通常是降低期待,来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既然难以改变“生气源”,那么非暴力不合作,非暴力随便你,非暴力我都行,也是一种态度。

显然,经常生气、难以控制的暴躁,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共症结,以至于相关的梗在当今互联网文化中有着举重若轻的位置。同时,商业市场也迅速捕捉到了“不想生气”、“不想烦躁”的大众情绪,生产了许多文化商品。

02.

不敢生气,不敢生病

那么在今天,我们为何越来越关注生气了?恐怕是因为社交媒体的分享属性让激烈情绪更容易被看见。

几年前,欧美互联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词——。它主要指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夸大自己的悲伤和抑郁情绪来吸引注意力。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王小波的那句:“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那么在社交媒体时代,分享痛苦,分享愤怒,是人们获得安慰的一种方式,即便这常常适得其反。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流量机制导致越激烈的内容越抓人眼球,再加上人本身的猎奇心态,所以我们总能看见别人的生气与暴躁,或是能激起这类情绪的内容。

《民王》

另一方面,人们如此关注生气,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会影响身心健康。

我们都对“内卷”有所耳闻,近年来,因为加班而猝死的员工个例受到社会关注,而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这类“社畜”常见病也迫使人们正视熬夜加班、工作压力等问题。

后疫情时代,人们自然地更在乎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因此去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很多疾病或伤痛与个人生活习惯没有必然的联系,可能只是多个偶然因素叠加,再加上一些无可避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就突然病倒了。

正如尹烨在《圆桌派》中解释为何生气有可能导致癌症,那是因为每次生气时身体都会产生有害的毒素,当它们累积起来,直到某天免疫系统没有捕捉到一个基因突变,人就生病了。

豆瓣用户 @赫恩曼尼 日前分享了一个经历:她曾在药店目睹一位病怏怏的女孩,因为买药手续过于苛刻,无奈放弃。“保持身体健康、体温正常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要求,因为所有人都承担不起生病带来的各种成本。”

豆瓣用户 @赫恩曼尼

重大公共健康危机必然会重塑社会的行政机制和人们的心理状态。今天,健康有着比过去更重要的社会属性。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具有一定的公共影响力,因此生病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汪民安在《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中写,“身体,这是个人最后一份私有财产。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仍旧拥有自己的身体,并能完全支配自己的身体。”

只可惜现实是,完全支配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正在变得困难。当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尽量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为自己减负,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

03.

不生气攻略

现在我们知道生气有害健康了,但棘手的是,生气是一种情绪,它无法被禁止或区隔,改变自我恐怕是最有效的化解途径。实际上,“不生气文化”的出现,指向了更广泛的负面情绪控制问题。

拿最常见的生气场景来说,我们该如何避免在工作中受气?

面对工作中的种种“猪队友”,作家、创意工作者东东枪曾在播客中分享过一个观点:我们何德何能?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工作环境、共事的伙伴都是完美的呢?这话虽然听起来颇为戏谑,但仔细一想,确实话糙理不糙。

再厉害的CEO,身边也一定有令他不满意的同事。既然在座的我们都不是CEO,那要做的,就是接受身边永远会有(你觉得)不够能干的同事。在这个前提下,想办法把事情做好,甚至是引导或改变同事的工作方法,这也是工作的能力之一。

《民王》

认清自己的位置是调整心态的关键,这也能帮助我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焦虑。

有句流行语这么说:“月薪八千,操月薪八万的心。”这似乎是很多人在工作中的困境,总觉得自己承担着能力范围外的压力。

这种时候,或许可以借鉴李诞在《脱口秀工作手册》中给实习生的劝诫:“不要那么焦虑,公司是不会把特别重要的任务交给你的。你是谁,你会什么,公司怎么可能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不要害怕,你的上级把任务交给你的时候,预期就是你会搞砸。你为什么觉得他会把一个不能搞砸的事情交给你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你就赶紧离开,一个靠谱的领导是不会这样的。”

《请回答1988》

那么工作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生活和更复杂的人,我们又该如何不生气?

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中介绍过一本书——来自一行禅师的《你可以不生气》。虽然书名看起来很“鸡汤”,但仔细品读会发现其中的深意。

很多时候,生气被看作是一种被动的情绪消耗,因为他人做了什么或大环境的不可抗因素才会导致“我”生气。但一行禅师的《你可以不生气》却通过“可以”二字强调了人面对生气时的选择权。

怎样才可以不生气呢?一行禅师给出的章法是,首先,要像照顾一个孩子一样照顾生气情绪。

梁文道在节目中解释道,愤怒的人通常会有产生反抗或对峙的念头,但更需要被看到的其实是底下的痛苦。我们都是先痛苦了,才会愤怒。

“在暴怒之中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竟然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气。怎么样可以不生气,不让愤怒折磨自己呢?首先就是看见自己的愤怒,观察它。”

就像犯烟瘾的人不会在意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生气的人也很难做到与自己的激烈情绪保持距离,这需要不断的练习。

我们可以尝试一些佛教的正念方法,比如缓慢地呼吸。生气时先吸一口气,对自己说:“我知道愤怒正在心中浮现”,然后吐气说:“我会好好地照顾你。”这样一来一回,会帮助人平静。

《民王》

一行禅师认为,愤怒和快乐不是对立面,它需要被温柔地对待,而不是被压制。的确,一味地压抑愤怒情绪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有时候,我们恰恰需要敢于生气。

写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林奕含曾说,“忍耐不是美德,生气才是美德”。对弱势群体而言,遇到不公对待或侵害时,生气、愤怒,是表达态度的重要途径。

知名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在《圆桌派》中分析过高学历的人反而容易被“PUA”的原因。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教人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时刻保持自我反思,从而更好地听从和接纳他人的观点。这导致一些高学历的人也可能被“洗脑”。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相信自己的直觉,适当地回归“原始”状态。有不适就提出来,有怒气就表达出来,尤其是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要记得,生气也是一种重要的反抗。

尾声.

这是一个挺不容易的时代。互联网看似发达,却充满了仇恨;工作方式看似丰富,加班却是殊途同归;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看似容易,却充满了不理解或压迫......不生气的生活,真的存在吗?

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还介绍过另一本书,就叫《不生气生活》。

他说,“当你被激怒时,你应该想象你的心是大地。人们总是践踏大地,往地上倾秽物、粪便或尿液,或者把花朵丢撒在地面,把已有香味的水淋在地面,或者用锄头或铲子在地上挖洞。然而无论人们怎么污损或滋养大地,大地总是如如不动,不曾抗议、不曾要求公道、不曾因为自己被珍爱照顾而欢喜。大地总是如此稳固坚强,且不为外界的冲击所影响。”

愿我们都有一颗大地般的心,包容又宽阔。但话又说回来,粤语中有句俗语叫“佛都有火”。该生气时就生气,做一片大地,也是可以地震的。

撰文:林蓝

监制:猫爷

配图:《民王》《请回答1988》

《Legal High》《圆桌派》第五季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原标题:《《圆桌派》都说生气有害健康了,那怎样才能不生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