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火炬“飞扬”开始传递!上海锻造科技外衣,还有火种护卫队

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2022-02-02 10:10
来源:澎湃新闻
赢家 >
字号

2月2日,速滑前世界冠军罗致焕传递冬奥火炬“飞扬”。

2021年2月4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上,火炬“飞扬”揭开面纱。

火炬“飞扬”外形极具动感和活力。在设计上,为了衬托北京成为奥运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飞扬”的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它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逐渐过渡到雪花图案,最后在顶端化身为飞扬的火焰。

一年之后的2022年2月2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包括11个闭环外的封闭传递区域和1个闭环内的独立传递区域。

火炬,上海石化制造

2022年1月中旬,1200支冬奥火炬启程运往北京,即将投入使用。

“飞扬”火炬由上海石化负责生产,在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林生兵的办公室内,有放着一个“飞扬”火炬,“它是用我们上海石化的碳纤维制造的,碳纤维的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但强度是钢的七到九倍。”

2月2日,冬奥火炬传递现场。

林生兵说,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的研发和量产,对上海石化意义非凡,说明碳纤维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

2020年8月28日,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成立,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复合材料专业,后又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的林生兵,从热电部党委书记任上调至创新研究院筹备组负责人,并担任首任总经理。

“这个日子一辈子忘不了。”林生兵笑道——这天恰巧也是他生日。

据中新网报道,应冬奥组委要求,研究院将为火炬“飞扬”研制碳纤维外壳。接到任务后,林生兵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找样品。上海石化有几位员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者,他就到其中一名员工家里取来“祥云”火炬参考。

然而困难超出所有人想象——“祥云”最上端燃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燃烧口在内壳中间;而“飞扬”外壳采用碳纤维,燃烧口在内壳和外壳之间,这要求碳纤维外壳能经受住8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一般树脂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只能经受2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

哪里找到耐高温的树脂成了当务之急。 有人想起金山有一家民企有耐高温树脂。果然,这家企业研发出的第三代聚硅氮烷树脂,能够满足需求,众人喜出望外。

第二个问题就是,“祥云”火炬结构简单,而“飞扬”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的造型怎么做?

他们几经周折,慕名找到东华大学三维编织团队——三股碳纤维像编织羊毛衫一样,解决了造型问题。

随后,林生兵带上2支“飞扬”外壳进京向冬奥组委汇报展示。万万没想到,点火后一分钟不到,火炬竟出现两个火焰点,外壳还蹿起一股小火苗,且有起泡、开裂现象。林生兵的笑脸僵住了。

回来后,他们马上用DSC等综合分析,判断外壳成型温度不到位、且速度过快产生热胀冷缩。于是,他们在“马弗炉”中烧制时,先慢慢升温,再慢慢冷却,并找到一家制氢单位反复测试。烧制时间由原来半天延长至一天。

2021年春节后,林生兵再次进京,终于完成使命,成功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耐燃烧、耐高温的重大难题。

量产,负责人带病完成

2021年3月,冬奥组委又布置了新的任务——由中国石化负责“飞扬”火炬的生产任务。

研制火炬外壳很难,“跨界”生产火炬也绝非易事。“飞扬”火炬配件研制和量产来自不同省市、不同性质的单位,最后要由上海石化这个“门外汉”总装,困难不言而喻。

尤其是里面的减压阀、储氢气瓶属世界难题,而“飞扬”使用氢气燃烧,需要在一虎口的距离,将压力从420公斤力/平方厘米减至接近标准大气压,且保持稳定流量,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创新研究院成立了11人服务保障团队,以及13人组装团队,林生兵是负责人。

但此时,林生兵在公司组织的体检中查出了问题——2021年9月3日,林生兵接受手术,但住院期间也每天协调指挥,一出院就迫不及待地上班。公司各级领导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注意休息。

当时,林生兵的妻子也有些生气,“身体是基础,养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你还要照顾家庭呢!”

听到妻子关心的责怪,林生兵微微一笑,没有做言语上的解释,把所有的心里话都写到了脸上。妻子看着没办法,就给他加了一件毛衣,叮嘱别太累了。

终于,“飞扬”火炬样品通过冬奥组委检测和第三方验收,专家评价“飞扬”具备“轻、固、美”的特点。这次,林生兵笑得合不上嘴。

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李佳军在希腊传递奥运圣火。

一路呵护,圣火顺利采集回国

除了研制火炬,奥运圣火的采集和护送,背后也有上海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去年10月20日上午,悠扬的歌声回荡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空,人们正在迎接奥运火种的到来。

“火种护卫队”里,有上海石化仪控中心首席技师富小青、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战略合作部副经理(主持工作)胡晓。他们作为技术人员,乘坐专机保障火炬顺利传递,火种安全运回。

早在去年9月上旬,富小青和胡晓就开始了火炬技术保障的前期准备,前后去北京和广东参加培训,学习火炬内外壳、燃料瓶系统的组装和拆卸,以及仪式火种台的使用。

整个火炬点燃和运送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火炬点燃仪式上第一棒的安全性。第一棒火炬从赫拉神庙的采火器中取得火种,整个过程举世瞩目。

而根据航空货运规定,火炬燃料属于危险品,火炬运输至雅典,火炬内燃料是平时的三分之二,这意味着燃料的储备十分有限。

“以往出现火炬无法点燃的情况有不到5%的概率。为了达到0%,我们不断试验。”富小青说,“为此,我没有好好睡过觉,眼袋比去之前大了好多,人也瘦了几斤。”

去年10月18日上午,火种采集仪式如期于奥林匹亚举行。仪式全球直播,数以亿计的观众在世界各地收看。“我工作33年,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但没有一次能和这次相提并论。这次的压力真的太大了。”富小青说。

冬奥圣火采火仪式。

富小青和胡晓分工合作,相互补台。面对突发情况,富小青负责技术支持,胡晓负责对外沟通。按照两人的设想,火炬手每完成一次交接后,由富小青将前一棒火炬内的燃料瓶拆除,这样能避免燃料瓶中残留燃料可能带来的风险。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仪式结束后,富小青跟随车队直接赶往雅典,为第二天的交接仪式做准备。这下,只剩下胡晓一个人了,自己又不懂希腊语,此时火炬燃料瓶还没拆除,他感觉自己的责任更加重大了。

“如果不拆除燃料瓶,万一有什么风险,那该怎么办?”胡晓想。他赶忙联系希腊北京奥委会官员,设法与火炬手取得联系。找到火炬手后,他现场拆除燃料瓶,这才放心。

随后,两人又一路护送火种登上飞机。按照要求,火种在运回中国的途中不能熄灭,因此,回程途中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富小青和胡晓轮流值守,密切关注火种。

而如今,他们细心呵护的奥运圣火,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传递——我们的冬奥盛会,就要来临。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