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同学暂不带货、有MCN被索赔,网红的春节有点凉

2022-01-29 15: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拒绝2000万签约”“暂时不会带货”,“张同学”的直播首秀,不出意料,话题满满。

在抖音一夜爆红,坐拥近2000万粉丝、单条广告报价30万的“张同学”,如今已经开启了“商业化”之路。

然而,商业化的未来,却未必光明,尤其是为网红做经纪人的MCN们,正在进入初冬。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MCN机构多达两万家,涵盖了中国约90%的网红。

换言之,MCN的兴衰荣辱,也将意味着整个网红经济的天气状况。

1月19日,小红书宣布向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起诉讼,并索赔1000万元。原因是这些机构从事“代写代发”虚假“种草”笔记业务,帮助商家及博主进行虚假推广。

在小红书之外,其他平台也加大了对MCN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如微博在2021年9月推出的相关规定中明确,出于商业目的,同一MCN机构下的自营账号,同时段发布大量诋毁作品或个人的黑稿内容属于违规行为。

MCN机构与其赖以生存的内容平台之间的矛盾也公开化。

而同时,MCN们也开始表达一个动态:自己再亏。

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2021年这一趋势开始反转——已有多家知名MCN机构业绩由增长转为下滑,甚至陷入亏损。

1月13日,新三板公司新片场主办券商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截至2021年6月30日,新片场未弥补亏损已超过实收股本总额,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新片场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0%,净利润则由盈转亏。

对此,《证券时报》记者吴志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小红书此次起诉,敲山震虎的意味更浓,通过打击小机构,警示大型机构不要违规。

在流量成本高企、营销效果滑坡的当下,MCN机构需要用更多方法来扩大收入来源。但随着各大平台加强管理措施,未来MCN机构或将面临来自市场和平台的双重压力。

各大平台和MCN机构之间是一种相爱相杀的关系。

平台需要内容供给,MCN机构能够提供稳定的优质内容输出,提高平台的内容活性。

但MCN机构的确存在夸大其词、虚假宣传等不规范行为,可能给平台带来不利影响和风险。

MCN机构与平台之间的这种矛盾,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存在,随着产业发展,二者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且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良好的商业模式是,一方提供平台,MCN提供内容,广告主提供广告费用,大家按比例分成。

但实际操作中,MCN机构可能选择跳过平台接商业合作。

内容平台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存在不赚钱的问题,钱都被头部机构赚走了,平台并没有从合作中获得足够的收益。

这种矛盾,目前无解。

毕竟,内容分发的大背景下,平台方只能提供自己的流量,而广告主通过机构可以全网发布,平台方的优势也就不再明显。

但MCN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毕竟蛋糕只有那么大。

部分MCN机构收入下滑,更多的是市场切割、渠道划分问题。

广告投放基本是存量市场,随着短视频崛起,图文MCN市场明显萎缩,收入下滑。

另外,中小MCN机构生存能力本身比较弱,由于头部机构实力占据绝对优势,中腰部机构的收入会受到冲击。

书乐曾在2021年9月李子柒事件时对《中国新闻周刊》做过一个判断,即:九成MCN机构连陪跑资格都没有,因此核心的IP更为重要。

怎么破?怎么找到核心IP?

答案是变身,和奥特曼一样。

国内MCN机构本质上就是经纪公司,而内容是比较合适的转型方向。

目前MCN机构普遍只能被动接单,而往内容方向发展,像影视公司一样,做微综艺、微短剧等更有价值的内容,可以减少对平台的依赖,提升经营质量。

另外,在转型的时候,要更注重规范,更多地考虑合规问题,而不应该像原来一样,推出了一个成功的网红就开始复制粘贴,继续走‘草台班子’的发展路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