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调查称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偏爱好拿学分、实用性强的
近日,各大高校学生已经陆续拿到这一学期的课程表,除了专业课,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修部分课程,但不难发现,当下大学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拓展、兴趣类课程听课人数寥寥。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大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67.6%受访者建议大学平衡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
受访者中,中学生占1.0%,大学生占25.7%,研究生占6.0%,已经毕业的占60.8%。其中00后占0.7%,90后占25.4%,80后占51.1%,70后占16.8%,60后占5.2%,50后占0.9%。
好拿学分、实用性强、易得高分是大学生选课主要依据
武汉某高校研究生李俊(化名)说,虽然选课时会考虑自身兴趣,但为了学分,不少同学在选课前都会向师哥师姐打听,哪个老师不爱点名,哪个老师给分高,“我们倾向于选择容易过给分又高的老师”。
上海某211高校本科生黄哲(化名)对视频制作和剪辑很感兴趣,“即使与我的专业根本不相关,我还是选择了这门课”。但黄哲也坦言,专业课过多,课外还有兼职,没有多少时间去认真学习每一门课,只能“另辟蹊径”,选择那些不用怎么花力气学习却仍然能得高分的课程。“毕竟挂科或分数不高小则影响奖学金的获取,大则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
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刘丹(化名)本科毕业于河南某高校,本科时选修过的课程让她受益颇深,“我喜欢日语,就选修了。因为上日语课,结识了一批朋友。每有小伙伴去日本,都会给我寄好多明信片,加深了我对日语的兴趣。我也选修过音乐类课程,对乐理有一定了解,常在微博上分享对歌曲的感想,也因此结识了爱好音乐的好朋友”。
民调显示,7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其中18.6%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普遍。谈到选课依据,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最普遍因素,其他依据还有:管束不严格(37.5%)、有兴趣爱好(36.7%)和老师水平高(16.4%)。
“在大学阶段,考试分数高,绩点才高,绩点高了才能拿奖学金,找好工作。”在李俊看来,功利性选课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西南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说,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业及未来发展等十分具体的事情,在选课时出现一定的功利性动机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功利取向一旦走向极端,就值得反思了。另一方面,易拿学分、老师好说话等选课标准,也反映了当前高校教学“放水”的现象。
“大学生选课应该将自己的专业兴趣、人生志向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将课程学习获得学分的外在价值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价值结合起来。”唐智松说,任何专业或学科在社会上都有一席之地,学好自己喜欢的任何课程或专业都能够安身立命。
对于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的现象,47.1%的受访者认为是合理的,是为形势所迫,36.7%的受访者认为不合理,是“人才培养中的错误观念”,16.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
72.6%受访者认为功利性选课将导致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
刘丹认为,功利性选课只会让大学生活像高中一样乏味,“学生们没能培养才情、提高素养,这也不利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黄哲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有的人是为了好好学习,有的人只想拿够学分。
72.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功利性选课将导致知识结构不完整,发展受限,61.7%的受访者担忧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50.7%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综合素养不够,还有7.6%的受访者认为没什么影响。
“艺多不压身。”黄哲认为,如果对某一领域真有兴趣,应该在大学里选修这类课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我有一个同学,不爱说话,但很喜欢弹钢琴,自从辅修了钢琴课以后,整个人开朗了很多,也越来越自信。”刘丹认为,在学校里选修一些提升素养的课程,可以培养自信心。
李俊说,只要有考试,只要有比较,功利性选课就在所难免。“另外,大学里的一些课程,很大程度上只是老师带着同学们玩一玩,只能简单入门,不能真正感受到某一门学科的魅力”。
唐智松认为,一方面,学生要树立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选课观;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矫正自己的评价观,开课要对学生、对社会负责。
调查中,67.6%的受访者建议大学平衡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58.6%的受访者建议向学生宣传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其他建议还有:高校合理设置学分结构和课程(50.3%),进行综合素养分数评定(49.3%),增设素质能力奖项(26.8%)。
(原题为:《76.0%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