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余华惊叹、加缪痴迷,它看得我浑身发抖
大家好,我是叉少。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
萨特说:“他为我们活过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加缪说:“纪德支配了我的青年时代。”
安德烈·纪德从小体弱多病,异常敏感,还接受两种矛盾的教育。母亲认为孩子应当顺从,不需要明白为什么。父亲则倾向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他解释清楚。
11岁时,他父亲去世,他随母亲离开巴黎。他在母亲的抚养下接受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叛逆的性格。在纪德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禁欲与享乐、信守道德与蔑视戒律、寻求信仰与悲观焦虑的深刻矛盾。
为了解决内心的矛盾,他选择了写作和旅行,探讨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
关于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同。我们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于幸福的诠释,也就各有不同。
100年前,有这样一位作家——安德烈·纪德,终其一生,都在追寻与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纪德是谁?
纪德是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萨特、加缪等众多思想家、文学家。
萨特说:“他为我们活过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
加缪说:“纪德支配了我的青年时代。”
他也是余华最欣赏的作家。
余华曾经惊叹:他看完纪德的《窄门》之后浑身都在发抖,他甚至认为这辈子要是能写这么一本书就心满意足了。”
纪德的可爱之处在于,他不批判人性,而是承认人性欲望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寻找自我和解的幸福之路。
他用他的作品告诉世人:幸福是一种内在需要,就在我们的生命中。
今日,和大家分享纪德的经典作品集——
《纪德生命三部曲》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三部作品,直击我们最不愿向他人提起,甚至自己也不敢面对的一面——
《背德者》
纪德的成名之作,带有自传色彩
《窄门》
看清爱情和婚姻的真谛,一本就够了
《田园交响曲》
拯救自己最好的方式,首先就是直面自己。
这一次,和纪德一起,踏上自我探索与救赎之路,在迷茫、矛盾的低谷,发现内心真正想要的幸福。
《背德者》
你想做社会中的“人”
还是追寻真正的“我”
《背德者》是纪德的成名之作,也是他创作的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
书中的主人公米歇尔和世上的大部分人一样,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惊喜却也过得去。
直到婚后,他到非洲度蜜月时,生了一场大病。而这场“死而复生”的经历,被他称作“新生”的过程。
但他自以为的“真正生活”,却是逃避社会道德,社会关系,事业,亲人朋友,甚至是婚姻的,这使他成了大众眼中的“背德者”。
他的妻子马丝琳也在知情后,旧病又添新病,很快抑郁而终。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似乎和米歇尔一块犯了罪,这让我觉得羞耻;但那种顺应内心,无所顾忌的生活,却又让我产生莫名的快感。
他大胆蔑视一切既定的道德观念,冲破社会的桎梏,遵循自己的内心,尽情满足人的自然本性。
米切尔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人身上这种与生俱来的叛逆。
而我迫切的想读下去,我希望纪德能给米歇尔一个结局,能给我一个答案,告诉我这道生命哲学命题的解法。
书中米歇尔的内心独白,或许能让你有所沉思:
善于争得自由不算什么,难在善于运用自由;
我珍视自己身上每一种美好情感,然而,我既不了解朋友,也不了解自己;
我承认,使我害怕的是我还很年轻。我有时觉得自己真正的人生还没有开始;
是选择自己要做的人,还是做自己要成为的人;是想做社会中的人,还是追寻真正的我?
我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就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窄门》
她爱的不是那个人
而是完美的爱情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你追求完美,你永远不会满足。
的确,在爱情中,过于追求完美,其实是对自己的残忍。
纪德的三部曲之一《窄门》,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阿莉莎与杰罗姆是一对表兄妹,自小青梅竹马。爱情自然也在他们身上渐渐发芽,各自藏着秘密和烦恼。
爱恋至深时,他们一心想为对方变成更好的人,完全无法忍受任何不完美的发生。
尤其是阿莉莎,在他人平淡的婚姻里,看到爱情最终落入平凡的模样,而她想追求的是永恒之爱,害怕爱情沦入世俗。
最终,她选择带着自己崇尚的信仰以及对爱情永恒的眷恋独自离开。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也随着阿莉莎在纠结和撕扯,是追随自己所爱的人,还是坚持内心关于爱情的信仰。
书中的情节,简直比看韩剧还要让人揪心!
我比任何时候都明确感到,我深深爱着你,但却是绝望地,这一点我不得不承认;
会不会有这样一种爱情,即使毫无希望,一个人也可以将它长久地保持在心中;
你指点给我们路,主啊,是一条狭路——窄的容不下两个人并肩而行;
艾莉莎害怕婚姻,她经历了母亲对婚姻的不忠和背叛,也目睹了妹妹屈于世俗而背弃爱情选择平凡的婚姻。
在她心里,爱情最终会逃离婚姻,婚姻最初就不符合爱情。为了维护她心中圣洁和完美的爱情,她选择主动退出。
关于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定义。
婚姻究竟是爱情的坟墓,还是幸福的开始?
如果你是艾莉莎,你会选择怎么做?
《田园交响曲》
一个关于自我欺瞒的人性故事
《田园交响曲》被公认为纪德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构思长达25年的精心之作。
纪德凭其获得了194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荣获法国戛纳第一届金棕榈奖,且据影坛地位不衰。
一名乡村牧师收养了一个成为孤儿的盲女,对她关怀备至,带她领略看不见的美妙外界。
但从慈悲之心出发的牧师,却一步步爱上了养女,这给他的妻子儿女造成极大的痛苦,却又不敢面对现实。
而养女在治好双眼后才看清,她爱的是牧师的儿子。在情与义之间承受着折磨的她,最终选择跳河自杀。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觉,竟然是莫名的心虚。
牧师用宗教掩盖自己的贪婪、自私和虚伪,而我们也总能设法寻觅种种正大高尚的名义去掩饰自己卑怯且自私的行为。
喜欢书中讽刺的语言,是对人性最赤裸裸的解读:
我多想痛哭一场,然而我觉得,这颗心比沙漠还要干燥;
眼睛能够看见东西的人,并不懂得自己的幸福;
你们若是盲人,就没有罪了;
纪德曾说:“真正的伪君子是一个已经无法觉察自己在行骗的人,是一个真诚的说谎者。”
谎话说多了,自己也会当真的。
但一旦这种虚假的伪善被揭露,伤害到的不仅仅是你自己,更是你周围的所有人。
读《田园交响曲》,你敢直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黑暗面吗?
法文原文直译,无删减
真实还原纪德三部曲原貌
《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三部作品,从法文作品直译,内容详实无删减。
专业译者们真实还原纪德作品全貌,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纪德的内心世界。
同时,译者精心作序,让我们在阅读纪德作品时,拥有精彩全面的视角。
纪德笔下的思考是完全对立与分裂的。
不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最后还是通向了一个顶点—-幸福。
纪德晚年说:
“对人来说,快乐不仅是一种天生的需要,而且还是一种道德的义务。快乐比忧伤更珍惜,更难得,也更美好。因此,我把自己的幸福当做一种使命来承担,要向周围传播快乐。我认为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本人做出表率,当个幸福的人。”
当我们迷茫于快节奏的生活无法安顿灵魂,
当我们困顿于现代生活中的爱情有始无终,
当我们苦闷于心中的理想信念无法坚守时,
这套“每一个人的窄门:纪德生命三部曲”可以作为我们的枕边书,拨开如何坚守理想的迷雾,指引出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原标题:《余华惊叹、加缪痴迷:它被禁多年,看得我浑身发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