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国大选|伦敦恐袭后,反移民反穆斯林的勒庞会异军突起吗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宋卿
2017-03-29 07:24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3月22日,52岁的英国公民哈立德·马苏德(Khalid Masood )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桥上开车碾压和撞击行人,并试图冲入议会大楼。在刺死一名负责安保的警察后,袭击者被警方击毙,截至目前共造成5人死亡40多人受伤。恐袭发生时间正值英国议会召开咨询会议,是每周三的固定动作,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也在现场。袭击议会大厦的行径制造了社会恐慌,是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对权力机构的挑衅。

恐袭给英国敲响警钟,也给欧盟蒙上阴影。3月25日是欧盟诞辰60周年,在迈向第二个甲子前夕,欧盟国家遭受恐袭对于欧盟建设而言无异于一种警示,即便是发生在即将脱欧的英国。当日,布鲁塞尔正在纪念恐袭一周年,而英国就随即发生相同性质的惨剧,对欧洲的反恐现状无疑是讽刺和戏谑。恐怖袭击和难民危机产生的叠加效应使得欧洲公民人人自危,客观上造成民粹主义势力抬头,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虽然在不久前的荷兰议会选举中,荷兰现任首相吕特所代表的政党荷兰自由民主人民党赢得31个席位,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但是荷兰极右翼人物威尔德斯领导的自由党跃居为第二大党,仍旧对执政党保持一定威胁。

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的领袖勒庞必然会借此恐袭事件为其竞选造势。此次恐袭中有3名法国中学生受伤,也为勒庞借题发挥提供了材料。而且,在3月20日结束的大选辩论中,勒庞大肆渲染恐怖袭击,话音仍在耳畔,两日后的事件正中其下怀,达到了加重法国人民恐慌的效果。果然,勒庞在恐袭后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其一贯的主张,包括加强边控措施、驱逐外国人中的激进分子、关闭宣扬极端主义的清真寺等。这些表述在强调其一贯立场的同时,强化了原有支持人群对其的拥护,夯实其选民基础。

那么,伦敦恐袭的外溢效应是否会波及法国总统大选并重构其政治生态?我们可以从恐怖袭击的不确定性中得一个确定判断:恐袭客观上会给勒庞加一些分,但并不影响法国总统大选的基本盘,即不会打破勒庞、马克隆、菲永三足鼎立的态势。

新“政治正确”下,打反恐牌难有斩获

首先,主要候选人在反恐及安全议题上的立场趋同,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选票。

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改变了法国社会结构,从过去的金字塔形转变为橄榄形,中产阶级占据社会多数,传统阶级对抗不复存在。相应地,左派和右派的政见趋同,向中间化发展。左右政见的模糊化和中间化导致政治光谱的两侧成为民粹民族主义发展的空间。法国政治格局不再是传统的左右分野,而是传统和民粹的对峙;当下传统政党立场虽然右倾,但同极右翼保持安全距离。

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英国脱欧公投通过,逆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法国“国民阵线”顺势而为,高举反外来文化、反移民、反穆斯林的三反政策赢得民心攫取选票。为了制衡“国民阵线”,传统政党放下了传统政治正确的包袱,适度右倾并形成新的“政治正确”。

一方面,菲永和勒庞在安全议题和反恐议题主张趋同,在个别方面仅存在数量级的差异。三位主要候选人在社会安全方面形成基本共识。另一方面,执政党对恐袭事件应对得力,控制局势蔓延,在事前尽量将恐袭阴谋扼杀于萌芽之中,从而稳定民心。截至目前,法国警方和情报部门通力合作,已成功挫败十几次恐怖袭击预谋;事中对犯罪分子绝不姑息:如奥利机场一案,现场警力不再遵循以往高大上的民主人权价值观,不再强调生命至上,直接将恐袭者就地正法;事后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伦敦案一发生,法国外长艾罗立即放下工作专程前往伦敦探视伤者,巴黎反恐检察官马不停蹄宣布,以“与恐怖组织有关的意图杀人”罪名展开调查。社会党政府在大选前“站好最后一班岗”,尽可能少地为“国民阵线”提供渲染的佐料,尽可能阻止选票流入勒庞手中。

敌视移民只会造成双向恐怖主义

其次,勒庞对于移民的立场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对立。一方面,勒庞拒移民于法国之外的本土主义立场无异于饮鸩止渴。不同于菲永的“允许移民增量,根据法国接待能力,由议会投票决定接待份额”,她主张停止一切移民(不管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诚然,法国本土发生的几起恐怖袭击系穆斯林后裔所为,但仅占法国600多万穆斯林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穆斯林仍属于温和派。而且,移民群体还包括中东欧等地区的基督教、天主教群体。值得注意的是,移民是法国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目前每年法国有将近20万移民,其中大部分是蓝领工作者,从事法国白人不愿意涉足的行业领域。这对于法国社会就业结构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复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3月20日的辩论中,勒庞提出要将目前每年20万移民减到1万,让人很难想象法国在实现“有限安全”的同时如何增加经济复苏的动力。

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勒庞敌视穆斯林的态度会使“有限安全”大打折扣,甚至恶性循环。勒庞政策虽然阻止移民增量,但针对移民存量的治理手段缺位。其近乎种族主义的立场会造成本土草根和本土外来族群(即移民存量)的严重对立和敌视,升级到一定程度将会造成内耗式的双向恐怖主义行径或是报复行为,造成社会动荡。

勒庞立场已造成外溢效应。前不久,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亚历山大·比索内特(法国裔加拿大人)制造了清真寺爆炸案。据了解,比索内特在大学和社交媒体以民粹主义和反女权主义立场为人所知,他不仅在社交媒体脸书上频频为特朗普点赞,还对勒庞大加推崇。

老龄化和移民,勒庞的选票堪忧

再者,从选民构成角度看,勒庞并不占绝对优势。诚然,勒庞的国民阵线拥有一批忠诚度高的拥趸,但主要由年轻人士及本土草根构成,覆盖面不广。一方面,法国是老龄社会,绝大部分中老年选民支持菲永。由于老年人更趋理性而不任性,忠诚度同样经得起考验。笔者曾于一月底亲临菲永在93省Villette集会的现场,目测发现,现场15000名观众中,除了经过遴选的50名青少年代表外,近80%为中老年群体,不乏许多拄拐仗者。笔者曾走访多位支持菲永的老年人,问其如何看待“空饷门”,得到的回复惊人的一致:“这种丑闻太常见了,不会影响我们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草根层面,存在着本土草根和本土外来族群草根的力量博弈。反移民和排外浪潮不仅能激发起白人的狂热,同时也能唤醒底层移民的忧患意识。从这方面说,两个群体或者“阵营”是势均力敌的,关键看动员情况。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今年大选的选民参与度会创第五共和国以来的新高,但是高投票率却并不等同于勒庞的高支持率。相反,鉴于勒庞的支持群体相对固定及有限,且不太可能出现中左翼或中间选民临时投诚的情况,勒庞的选票数只可能维持现状或被稀释。

勒庞胜选只有理论上的可能

最后,法兰西民族的文化传统会成为阻击勒庞的最后一道屏障。法国是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家,因此在相当程度上,法国民粹民族主义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并且会得到主流社会的强烈抵制和回击。

精英层面,法国传统政治阵营对勒庞保持着高度警惕。左翼社会党阵营的法国总理卡泽纳夫日前表示,对他来说,最优先的事就是团结各种力量阻止“国民阵线”;民众层面,法国国民不乏用民粹方式反对民粹主义政党的行为。据称,3月6日,在距离法国南特市约20公里处,大约50名示威者为破坏“国民阵线”竞选车队行进路线而采取“火障”拦路,并用油漆喷涂大巴,以示对“国民阵线”的抗议。

总之,鉴于勒庞目前民调始终未突破30%,且有11位候选人竞选,其中有5位民调超过10%,数据上判断,勒庞胜选渺茫。若勒庞进入第二轮,那么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才有获胜的可能:第一,在4月23日至5月7日间不止一次发生大规模、伤亡惨重的恐袭事件;第二,恐袭事件发生在法国本土;第三,作案者为法国移民二代或三代。

不过,鉴于奥朗德在宣布退选之后需要通过“善终”来谋求选民认可和自我安慰,同时为马克隆的竞选全力以赴铺平道路,他势必会在最后一个月调动足够多的安保力量和情报力量保障法国社会的安定和太平,并通过经济手段来优化法国社会的各项经济指标。所以勒庞胜选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法国问题学者)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