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开端》的抉择,如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2022-01-29 15: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陶淘 钛媒体

《开端》剧照

▎想要治理自己,或参与控制自己生活过程的欲望,即为积极的自由;这与希求自由行动的范围的欲望,也就是消极的自由,同样深刻。

钛媒体编辑丨陶淘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神话,神话中的西西弗斯绑架了死神,从此让世间不再有死亡。为此,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众神为了惩罚他,便要求其将巨石推上山顶,但由于巨石太重,每每西西弗斯还未及将巨石搬上山顶,巨石便重新滚落。

但西西弗斯并没有放弃。他以认识到生命的荒诞还继续与之负隅顽抗的勇气,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豁达,而活出了生命的意义。这也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笔下,这部希腊神话给予人类的思考。

近来爆款的无限流电视剧《开端》,又何尝不是如此?《开端》中男女主角在公交车爆炸前关于提前下车还是试图阻止爆炸的抉择,就如是否要滚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以下涉及严重剧透):

《开端》讲述了游戏架构师肖鹤云和在校大学生李诗情在遭遇公交车爆炸后“死而复生”,于公交车出事的时间段内不断经历时间循环,从下车自救,到打破隔阂并肩作战,每次循环一一去验证公交上每位乘客是否携带炸药,最终找出凶手,并且成功在最后一次循环中与警方共同阻止了公交车爆炸的故事。

许多观众在探讨这部剧的时候,都会谈到《开端》最大的抓人之处不在于其卡在时间循环中的这个故事设定,以及由此带来的能否走出循环的悬疑感——毕竟《恐怖游轮》《忌日快乐》《源代码》等诸多经典影片,让影视剧迷们早已体验过循环式情节带来的血脉贲张感。

但《开端》依然有着自身的魅力:由于肖鹤云和李诗情的记忆得以在二十多次循环的时间中保留下来,二人在这起突发事件中表现出的应对、抗压能力还有责任与担当力,都在历练中逐次递增。电视剧触动观众的点,正是主人公在这种身处无尽黑暗,不知何时能窥见曙光的逼仄时空中,依然没有退却,甚至越挫越勇的行为。

于敬职敬责的人而言,像剧中的张成警官一般,做到接到报警电话后第一时间出警、果敢地上车卸炸弹,就已是英勇;毕竟,这可能造成倒数第二次爆炸中张成警官的“牺牲”。

然而,男女主人公的不易,来自于经历无数次肉体折磨之外的、更严重的精神摧残之后,还没有泯灭的救人信仰——即便遭到车上其他人的冷漠对待,即便被警局官员怀疑,被咄咄逼人的盘问,甚至因误杀而历经生死逃亡,仍旧在下一个循环里,试图夺走那个致命的炸弹。

肖鹤云在犹豫是否要在下一个循环中救人时,曾经这样对李诗情说:“我是会醒来,但我的记忆,关于爆炸的记忆,在警局小黑屋的记忆,会一直刻在我脑海。”在这种极有可能造成创伤后遗症,并且根本不知道卡在时空中的酷刑有多久的情形之下,还能做出纯粹利他的行为,令人折服。

回到现实的世界,我们多半都比肖鹤云和李诗情幸运。我们不会循环经历恐怖事件,更不会背负着是否需要去拯救世界的厚重包袱。但我们依然常常会陷入“西西弗斯”式的“悲剧宿命感”: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996社畜,做着日复一日机械的工作而无力挣脱循环;全职太太围绕家务琐事,陷入了失去自我的循环;男孩/女孩遇到渣男/渣女并分手后还选择一次次复合,卡在了情感循环里……

于是我们或许很快就会默认自己走不出人生的这种恶性循环。

但其实人生在每一个“循环”开始的时候,都是开启了新的可能。就像《开端》里,肖和李每次上车,在循环里遇到的都是那七八位乘客,但二人依然可以通过每次循环中搜集线索、共情他人、积累人脉、汲取经验,历经火的淬炼,彻底改变故事的结局一样,生活在非奇幻世界的我们,也同样可以。

尽管我们无法逃脱命运中的生死劫难,但人生大多“永恒的”无意义感、挫败感与绝望感,其实是可以尝试着跳脱出来的——通过在重复的生活中努力提升、改变自我的方式,走出舒适区,才能不枉走过短暂的一生。

这种“提升”,并不是指内卷式的无谓努力——比如让自己的“996”生活变成“007”,而是去发现心之所向,看能否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让自己从瓶颈中走出;不是一定要改变全职太太的身份,而是要冷静思考这种身份是否是心之所愿,是否想要改变、从何处入手;并不是在下一次找对象时就要求一定要找到那个“对的人”,而是要在一份感情中汲取一次的经验教训,把循环变成“有意义的循环”……

毕竟,正如加缪所说,生命如西西弗斯推石,本就荒诞:日复一日,我们起床、吃饭、工作、睡觉,两点一线地重复着大多数时间的生活。当我们多次尝试,都无法实现心之所愿时,无论是找不到心上人、心仪的工作或者是难以获得可观的薪水,都容易陷入“生活的虚无感”。

但如果,我们就此不再吃饭、睡觉、工作,那我们就仿若并未曾来到过世界,无法证明我们的存在;或者,我们消极怠工、倦怠家人、甚至不善待自己,那生活一定会沿着既有的轨道继续滑坡,走出恶性循环就只能是妄想。

尽管生命的有朝一日必将是尽头,但生命的意义正在于在有限的时日里活得璀璨。

而这种璀璨,绝对离不开一次次地跌倒、爬起,把石头再推起迎接挑战,从而无限度地迈向更接近山峰的地方。哪怕西西弗斯无法将巨石推到山顶,但至少当他把巨石推到半山腰的时候,一定能比山下看到更美的风景。

著名的哲学家以塞亚·伯林有一个观点,人生的自由分为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想要治理自己,或参与控制自己生活过程的欲望,即为积极的自由;这与希求自由行动的范围的欲望,也就是消极的自由,同样深刻。

举例来说,你作为一个高三学生,每日熬夜打游戏,是实现了自己当下的“消极自由”;而每日积极备战高考,就是在365日重复西西弗斯的推石过程,但在高考之后,就能因为自己积极的行动而获得自由——即实现了未来的“积极自由”。

如今,活在内卷时代的我们,听了太多关于“躺平”的哲学,也就是消极自由的哲学。事实上,卡在瓶颈中的90后和Z世代的年轻人,确实面临着“尝试阻止炸弹爆炸也未必成功”、“积极也未必自由”的困境。但至少,如果我们努力了,还是有可能在当下的境遇中做出一点点改变;并且,这种“循环”中的提升,或许能够带来经年累月后质的改变。

就像李诗情在《开端》剧中,不顾一切地第N+1次尝试阻止炸弹爆炸,并真的成功了一样,我们如何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就是我们遇到蝴蝶效应的那天,我们的梦想,会不会就那样实现了呢?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陶淘)

原标题:《《开端》的抉择,如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