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华大学举办德国艺术家吕佩尔茨作品展

澎湃新闻记者 傅适野 实习生赵璐
2017-03-28 14:3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编者按】3月27日下午,“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76岁的德国艺术家马库斯·吕佩尔茨出席开幕式并表示,此次展览作品是从系列作品中抽取出来的单品,这种藏家视角让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气盛、充满活力的状态。

《阿卡迪亚》,120x220,综合材料,2011

3月27日下午,“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德国贝尔艺术中心共同策划,是“现象之上”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系列展览的第二个重磅展览。相较于去年贝尔中心策划的安塞姆·基弗展览由于艺术家本人的公开不支持引发的争议,此次马库斯·吕佩尔茨展览并无风波,艺术家马库斯·吕佩尔茨亲自到场,出席开幕式。

德国艺术家马库斯·吕佩尔茨致辞

76岁的马库斯·吕佩尔茨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此次展览是一个收藏的结果,以一个收藏家的个体视角展示我的作品,和藏家的理解相关。这些作品都是从系列作品中抽取出来的单品,这个视角对我个人比较有意思,可以让我看到自己年轻气盛、充满活力的状态。”

马库斯·吕佩尔茨1941年出生于赖兴贝格(现称利贝雷茨,属捷克),是德国当代著名画家、雕塑家、作家、艺术教育家和爵士乐钢琴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库斯·吕佩尔茨与巴塞利兹、伊门多夫、彭克、基弗等人共同创立了“新表现主义”艺术运动,有力地改变了西方当代艺术史的“地形图”,标志着二战后世界艺术中心被美国主导多年后再次回归欧洲,并引发了一场关于绘画复兴的持久争论。

《穿西装的男人·二》,250x187,布面油画,1976

中方策展人杨东江介绍,“新表现主义”诞生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深刻转型,和种种“艺术纷争”或“艺术史终结”的纷争中,秉承了盛期现代主义时期德国表现主义的精神与气质,又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导致造型语言、艺术观念和风格形态等方面产生一系列革命性转变。典型的“新表现主义”以狂放粗野的手法表达其思想和主题,尤以原始造型、浓烈色彩和狂放笔触彰显画面的表现力,使其作品充满了内在的紧张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尤利西斯·三》,130x162,综合材料,2011

《尤利西斯》,135 x 45 x 33 cm,青铜雕塑,2013

此次展览包含马库斯·吕佩尔茨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各个阶段,共104件代表作品,包括88件架上绘画和16件雕塑作品。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历程中,马库斯·吕佩尔茨的艺术创作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风格变化期。“马库斯·吕佩尔茨的作品既有个人特殊性,亦有共性,把艺术史上所有明亮与暗影的侧面都以与观众对话的方式呈现在作品中。”德方策展人文策尔·雅克布说。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库斯·吕佩尔茨创作了一系列以“酒神赞歌”为题的作品,兼有酒神之“醉”和“狂喜”的特性,代表着激情与狂热,这一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波普艺术、极少主义等艺术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采用较为具象的形式表现内心强烈的情感。马库斯·吕佩尔茨曾在一次展览中提到,“酒神赞歌”系列的灵感来源于尼采的著作,酒神赞歌是一种用以讴歌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古希腊合唱抒情诗,狄俄尼索斯的精神是古希腊悲剧的源头,而他的绘画就是这种溯源行为的展示和借用。

《梳子》,50x140,布面油画,1968

《田园风光·二》,275x201,布面油画,1969

中经70年代“主题绘画”期,马库斯·吕佩尔茨创造了大量以军帽、钢盔等德国纳粹时期象征符号为主的“德国主题”画面。德方策展人文策尔·雅各布介绍,马库斯·吕佩尔茨选用“铁路”与“隧道”的图像语言,是为了在视觉上传载一种“迷梦与野性并存的神灵附体的”升华状态。铁路上滚动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运输的车轮,而钢盔则象征着纳粹德国在战争中的种种倾轧。

《头盔·二》,235x190,布面油画,1970

到了20世纪80年代,马库斯·吕佩尔茨转而向希腊神话、历史及古典大师中汲取营养,画作背景以面孔、人体、面具与恶灵居多。而1990年代则创作了一批关注绘画形式效果的“图像序列”。马库斯·吕佩尔茨正是此时被介绍到中国,对不少中国本土艺术家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你所知不多,公爵夫人回答道》,93x70x65,青铜色漆,1981

《淋浴间 6Ρ 一》,179x83,纸本油画,1982

《空间幽灵:无神论者》,200x162,布面油画,1987

21世纪以来,马库斯·吕佩尔茨努力将寓言与哲学相融,尤其是2010年代创作的“阿卡迪亚”系列,是马库斯·吕佩尔茨近十年来艺术风格的结晶。“阿卡迪亚”是一种美好想象的乌托邦,对未经现代文明濡染的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充满对人类过往历史和遥远未来的想象。在杨东江看来,马库斯·吕佩尔茨的“阿卡迪亚”,既有对远古人与自然和谐家园的眷恋,又有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今天的阿卡迪亚位于希腊中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在这里,马库斯·吕佩尔茨引出了理想与现实的悖论。

《奥菲鲁斯》,260x285,布面油画,2004

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其发展轨迹既展示了马库斯·吕佩尔茨个人艺术发展的演变与升华,也是西方当代艺术半个世纪流变的缩影,展现了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美好期盼。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说,“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中丰富的表现力与多元的风格,特别是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省悟,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人类未来‘阿卡迪亚’的窗户。”

《白天》,130x162,布面油画,1993

附:马库斯·吕佩尔茨简介

1941年,出生于赖兴贝格(现称:利贝雷茨,属捷克)

1948年,随家人迁居西德莱茵河畔的赖特

1956-1961年,就学于克勒菲尔德工艺学校和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

1961年,开始自由艺术家生涯

1962年,迁居柏林,开始“酒神赞歌”系列绘画创作

1968年,在柏林迈克尔·维尔纳画廊举办首次个展

1970年,开始“德国主题”系列绘画创作;荣获罗马奖

1971 年,荣获德国批评家协会奖

1975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9 x 9》

1982年,参加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

1988-2009年,担任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院长

2011年,开始“阿卡迪亚”系列绘画创作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