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读图︱珠穆朗玛峰何以闻名寰宇

徐永清
2017-04-04 16:45
私家历史 >
字号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举世闻名。这座山峰是如何进入世人的视野之中的?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珠峰简史》即通俗地对珠峰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本书作者徐永清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亲历珠峰复测全程,从专业角度讲述了从地质新生代到21世纪人类社会的珠峰山峰史。私家历史选取本书中部分图片,以期有兴趣的读者对20世纪地图中的珠穆朗玛峰有所了解。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1900年版《西藏及周边地区》,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1900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出版《西藏及周边地区》地图,图上标明系根据最新的资料汇编。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了这幅地图,彩印,单幅,尺寸44厘米×65厘米,比例尺1∶3800000,由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亨利贡献。

1893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曾编制了一幅比例尺三百八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西藏及周边地区》,此图发表于1894年7月份英国《地理杂志》,以后又略加修改,作为1906年贺地石(Thomas Holdich)《神秘的西藏》(Tibet the mysterious)一书的附图。这幅图在欧洲影响很大,它被认为是当时欧人实测的最好的西藏地图。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编制的这幅《西藏及周边地区》,根据最新的测量资料,即当时英国人在西藏游历测绘的资料,准确标绘珠穆朗玛峰,用MT.EVEREST标名。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1900年版《西藏及周边地区》珠峰部分,以MT.EVEREST标名。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西藏全图》面世,胡惟德编译。1大张,分为3幅,全图154厘米×79厘米,每幅85厘米×60厘米。胡惟德(1863~1933),字馨吾,浙江吴兴人,外交家。1896年任驻俄国使馆参赞。1902年7月任驻俄公使。

1904年《西藏全图》

1893年6月,法国人窦脱勒依测量绘制了青藏高原东北麓地区的详细地图——《西藏全图》。胡惟德编译的《西藏全图》图左下角附有图说:“按卫藏舆图向无精本,各国官私图籍不下数十种,而以法人窦脱勒依所著之图为最详备。兹就此译汉,姑从原例,仍待亲历者之考证增修。地名悉从中国旧籍,以免纷歧。旧籍所无者,译其土音。图中码数为高出海面之迈当数,每迈当合工部营造尺三尺二寸。有奇河名则顺水流之方向书之。部落省会土司用红字,河名湖名用蓝字,藏语山曰拉、河曰楚、湖曰错,蒙古语河曰乌苏、湖曰淖尔、桥曰多罕,均名从主人。又英国新刊藏案官书所载藏印通道图附列上方以备参考焉。光绪三十年七月归安胡惟德识于驻俄使署。铁岭世增译名并校定。”胡惟德的图说,清晰说明了1904年《西藏全图》的来龙去脉。《西藏全图》绘制于1904年7月,地图左下角有图标和摘要。《西藏全图》在珠穆朗玛峰地区,以汉字标绘珠穆朗马山。

1904年《西藏全图》标绘珠穆朗马山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大清帝国全图》,光绪三十四年再版,宣统元年第三版,宣统末年出版第四版。《大清帝国全图》,完全采用邹代钧《中外舆地全图》的地图为底本,对于珠穆朗玛峰的处理,也完全依照邹代钧图,改从当时欧洲流行的“高里三喀即额非尔士”。

上海商务印书馆《大清帝国全图》之《青海西藏》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清朝学者周世裳、孙海环编辑,新学会社总发行。该地图全册总计地图七十幅。中国地图部分有“中国全图”一幅,另盛京、吉林、黑龙江、直隶等二十四个分省地图各一幅,余为世界各大洲及主要国家地图三十九幅。对于珠穆朗玛峰的处理,《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完全采用高里三喀的名称。

《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之《中国全图》

1910年出版的德文版地图《西藏高原》,介绍了斯文•赫定在西藏的探险路径。斯文•赫定(1865~1952)在中亚的四次探险考察中,探查了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象泉河的发源地,罗布泊及塔里木盆地沙漠中的楼兰城市遗迹,墓穴和长城。

1907年3月27日,斯文•赫定离开西藏日喀则,沿途曾在冈底斯山和雅鲁藏布江从事考察,涉猎了珠峰地区,勘察了昆仑山、唐古拉山,描述了冈底斯山的地质特征,调查了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的源头,测量了高原上星罗棋布的湖泊,对西藏部分山川地形绘制了地图。

1908年8月,赫定取道印度回国,途中在印度、日本、朝鲜、俄国多次讲演西藏探险的经历。他通过实地考察,弄清楚了外喜马拉雅山一带的地理状况,填补了“地图(欧洲版)上的空白”。他的西藏探险成果以《横越喜马拉雅》为名,于1917年到1922年出版。这幅比例尺为1∶37000000的德语地图,也准确标注了珠穆朗玛峰。图中珠峰的名字是M.t Everest,其上注明山峰高度8848米。

1910年德文版地图《西藏高原》

1921年,英国珠峰登山探险队第一次到达珠峰北侧,由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Lt. Colonel Charles HowardˉBury)率领。这是一次考察性的远征,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和其他队员到达了北坳(海拔7007米)。从那里,马洛里看到了通往顶峰的道路。在此期间,登山探险队员莫斯海德(Morshead)和惠勒(Wheeler),在原来未曾调查过的广大珠峰地区,测绘制作了31000平方千米(12000平方英里)的地形图,1∶250000的比例尺。同时惠勒还摄影测量绘制了1600平方千米(600平方英里)的珠峰地形图,比例尺为1∶63360。莫斯海德进行了超过21000平方千米(8000平方英里)的地质调查,并且绘制了地质图。

英国珠峰登山探险队1921使用的珠穆朗玛峰探险地图

1921年这次攀登珠峰,英国珠峰登山探险队使用了珠穆朗玛峰探险地图,图上以MT. Everest的地名标绘了珠穆朗玛峰,并且在地名之下标明珠穆朗玛峰高度29002(英尺)。

1932年5月,参谋本部陆地测量局绘制出版《西藏西康全图》,比例尺为一百八十万七千分之一,在地图的右下侧有《备考》:“本图系就蒙藏委员会制印之西藏西康全图稍为修改复制而成。”蒙藏委员会, 1929年成立于南京,为中央主管蒙藏政务的最高机关。

1932年印制的这幅《西藏西康全图》,以“额非尔士峰”的名称,标绘了珠穆朗玛峰,地名之上还注记了珠峰的高度29002(英尺)。

1932年5月,参谋本部陆地测量局绘制出版《西藏西康全图》局部,以“额非尔士峰”标绘珠穆朗玛峰。

1942年1月,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陆地测量总局翻印出版《西藏》地图,单幅,彩色印刷,比例尺为二百五十万分之一。

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陆地测量总局1942年翻印出版《西藏》地图中的珠峰部分截图

这张地图右下侧有《附记》,详细叙述地图资料的来源:“本图系依据印度测量局一九一七年出版之二百五十万分之一英文西藏图译绘,并参照本局出版之有关该地之各种图,及申报馆民国二十三年四月出版之新地图,亚新地学社民国二十九年七月出版之中国分省图,法人窦脱勒伊所著清光绪三十一年出版之西藏全图,暨一九四一年出版之百万分一印度新图等材料酌予修正。”

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陆地测量总局1942年出版的这幅地图《西藏》,以“额非尔斯峰”名称标注珠穆朗玛峰,地名之下注记了珠峰的高度29002(英尺)。

1950年1月,亚光舆地学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制图金竹安、陈志方和杨柏如,校订金擎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是中国第一幅正式公开出版的大地图,同时出版了1∶4000000(两全张大小)和1∶6000000(一全张大小)两个品种。亚光舆地学社195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图中标绘珠穆朗玛峰,使用“埃佛勒斯峰”名称,地名上方标注的珠峰高度为“8882”(米)。

1950年1月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中的珠峰部分截图。

1953年地图出版社出版《新中国分省图》,在西藏地形图说中介绍了珠穆朗玛峰:“与西康、青海合称世界第一大高原,南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高达八千九百公尺,是世界第一高峰。”《新中国分省图》第31页有两图,上为《宁夏省》下为《西藏》。在《西藏》地图中,使用“珠穆朗玛峰”名称标绘,地名上方标注的珠峰高度为“8900”。

此前的1952年5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发出通报指出,“额非尔士峰”应正名“珠穆朗玛峰”,“外喜马拉雅山”应正名为“冈底斯山”。通报要求,此后无论教科书、舆图或其他著作,凡用到珠穆朗玛峰或者冈底斯山时,都不得再误称为“额非尔士峰”或者“外喜马拉雅山”。《新中国分省图》正是按照政府要求出版的地图集。此后,中国出版的所有地图,都使用珠穆朗玛峰名称。

1953年《新中国分省图》西藏图说和《西藏》地图

1968年,中国测绘的第一张珠穆朗玛峰地区地形图完成,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总局测制。1966~1968年,珠峰登山科考工作全面展开。珠峰科考队分为五个专题组,此次考察设置的专题组任务是测量珠峰高度和测绘珠峰北侧绒布冰川的地形图,科考队在珠峰北侧绒布冰川上连续工作了50天。1967年春季,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进行了珠峰地面立体摄影,在陕西测绘局进行地图的清绘及制版,去野外检查地图质量和补摄远东绒布冰川立体相对,再进行业内成图。到1967年底,两幅小全张珠峰北坡绒布冰川地形图清绘完毕。1968年该图送厂印刷,同年7月1日将该地图呈送北京。

该地图图题《珠穆朗玛峰地形图•无限风光在险峰》,比例尺1∶25000,由两幅全开地图拼接而成,上南下北,地图上珠峰高程标记为8846米,与1972年珠峰高程测定报告中的数字不一样。该地图为中国绘制的第一张珠峰地区专题地图,时任中国科学院兰州旱区寒区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米德生参与了地图绘制。

1968年的《珠穆朗玛峰地形图•无限风光在险峰》

1979年,中国、尼泊尔共同测绘、签订了两国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议定书附图。尼泊尔地质勘探局后来公布了《尼中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议定书附图》。

1979年11月,中国外交部长黄华访问尼泊尔,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中尼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的议定书》及《中尼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议定书附图》。1978年至1979年进行了中尼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测定中尼边界全长1414.88千米,对界桩进行了维护,对中尼边界全线进行了航摄,绘制了新的边界地图。1988年进行了中尼边界第二次联检,涉及界桩15棵,补树了第33号桩,对1幅图(41号图)进行了修测。目前,中尼边界全线共有79个号、实树96棵桩。2005年,开展第三次中尼边界联检。其中议定书附图修测工作为联检工作的一部分,利用卫星影像,对与第三次联检外业成果有较大套合误差的13幅图进行重测,对12幅进行修编,并对中尼边界所有图幅进行制图印刷。

尼泊尔地质勘探局提供的《尼中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议定书附图》地图,为1∶50000比例尺,图上标明了1979~1980年中尼联合勘探所得的两国边界,边界线跨越珠穆朗玛峰顶,喜马拉雅山脉也被两国沿山脊平分。此图以中尼两国文字同时标注珠穆朗玛峰和萨伽玛塔地名,并标注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13(米)。

《尼中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议定书附图》(1979)

1988年,Bradford Washbum和妻子Barbara驾驶一架喷气飞机环行380平方英里测绘珠峰地图。他们得到9个国家的合作,其中包括中国和尼泊尔的飞行许可。在许多专家机构的支持下,所绘地图成为甚为详细的珠峰地图。1988年11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发布珠穆朗玛峰地图。这是一张影像地图,依靠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上的高分辨率相机,由160张航摄图像重叠而成。据称,飞机飞到了12200米的高空,才拍下这些图像,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一984平方千米区域的绘制。整个绘制时间长达4年。值得一提的是,此图的珠穆朗玛峰地名,采用了中国、尼泊尔和西方三种称呼和文字。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1988年发布的珠穆朗玛峰地图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