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韩国史上的外戚专权︱庆源李氏葬送家门的两次谋逆
庆源李氏的崛起
显宗时期的康兆之变使得黄州皇甫氏等地方豪族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高丽王朝的王权进入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到了宣宗时期另一支豪族势力开始崛起,这就是庆源(现在的仁川市)李氏。
庆源李氏又称仁川李氏,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新罗时期。公元755年,驾洛国王后许黄玉的后代许奇受敬德王派遣作为使臣前往唐朝,这时唐朝正好处于安史之乱之中,唐玄宗已离开长安逃亡四川成都。已经来到大唐的许奇没有返回新罗,而是冒着危险辗转到了成都,一直陪护在玄宗左右。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已成为太上皇的玄宗赐其李姓,于是许奇改名为李许奇,成为庆源李氏的“得姓祖”。
在高丽王朝庆源李氏发迹则是从李许奇的十世孙李许谦开始的。高丽王朝初年,李许谦迎娶新罗最后一位国王敬顺王的孙女为妻,育有三男一女,其中女儿嫁给了金殷傅。金殷傅与李许谦的女儿结婚后生下三个女儿,均成为高丽王朝显宗的后妃,李许谦也因而备受恩宠,被封为尚书右仆射兼上柱国,还被授予邵城县开国侯的爵位。从此之后,庆源李氏作为一支新兴的豪族势力对高丽王朝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到了高丽文宗时期,庆源李氏一族的地位日隆,对朝政的影响也更大。李许谦之孙李子渊在科举及第后凭借家族的巨大影响力经吏部郎中、给事中等职位后很快升为知中枢院使、中枢府使。李子渊有八子三女,三个女儿均被选入宫,成为文宗的妃子,特别是大女儿即仁睿王后生有三子,即后来的顺宗、宣宗和肃宗,其实一直到仁宗,高丽王朝的几代国王均出自仁睿王后的血统。在这种情况下,李子渊因女而贵,被封为推诚佐世保社功臣,一直做到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令监修国史,后来还被封为庆源郡开国公,成为朝廷中的核心人物。不仅如此,李子渊在当时高丽王朝的国教佛教界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的第五子到金山寺出家,成为惠德王师,外孙义天既是文宗之子,也是大觉国师,曾外孙也是国师,孙子义庄掌握了整个高丽王朝法相宗的势力。由此可见,庆源李氏在当时高丽王朝地位之显赫,势力之强大。
此后,庆源李氏与王室的联姻关系进一步加强,李子渊长子李頲之女为宣宗之妃,三子李硕之女为宣宗的正妃思肃王后,六子李顥之女为顺宗之妃。通过与王室的联姻,庆源李氏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左右着这一时期的高丽朝政,子孙们也大都在朝中身居要位,其中长孙李资义就是一个代表人物。因为其姐姐是显宗之妃、堂姐为显宗正妃,李资义从户部尚书一直做到中枢院使,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李子渊的另一个孙子李资谦都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就被封为七品的閤門祗候。
仁川李氏族庙,祖祠。李资义谋逆:铤而走险,支持亲外甥
显宗国王先是娶了李资义的堂姐为正妃,生有一子,名王昱,但是从小就体弱多病。后来显宗又迎娶李资义的妹妹为妃,也生下一子,名王昀,被封为汉山侯。1094年显宗驾崩,按其遗命,年仅10岁的王子昱继承王位,是为献宗。献宗自幼聪慧,“九岁好书画,凡所见闻,未尝遗忘”。然而由于他从小就患有严重的消渴症,体弱多病,虽奉父命登上王位,但因年纪尚幼,再加上体弱多病,根本无法处理朝政,于是便由其母思肃王后(也就是李资义的堂姐)垂帘听政。在这种情况下,身居要职的李资义不仅大肆敛财,而且还招募私兵,进行训练。虽说国王是其外甥,但毕竟是堂姐之子,李资义还是希望自己的亲外甥汉山侯王昀能在献宗之后登上王位。他认为就献宗的健康状况来看肯定撑不了多长时间,因此招募私兵为汉山侯争夺王位做准备。李资义常对自己招募的武士说:“主上有疾,朝夕难保,外邸有窥觎者,汝辈宜尽力,奉汉山侯,勿令神器,归于他人。”
李资义这里所说的“外邸觊觎者”,其实是指献宗的叔叔、被封为鸡林公的王熙。王熙的母亲是李资义的姑母,算起来他与李资义还是姑表兄弟。由于献宗年幼且体弱多病,作为文宗之子的王熙就成了汉山侯的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献宗即位刚过一年,李资义就按捺不住,“聚兵禁中,欲举大事”,不料被鸡林公王熙察觉,便将消息告知了当时的平章事邵台辅,邵台辅令上将军王国髦带兵护驾。王国髦率兵赶至王宫时正面遭遇了李资义率领的私兵。虽说李资义的私兵也经常秘密训练,但战力还是抵不过王国髦率领的官兵,结果李资义被斩杀于宣政门内,手下私兵也作鸟兽散,叛乱宣告失败。李资义的叛乱失败后,其手下和亲信数十人被杀,另有数十人被流放,李资义的姐姐元信宫主及其子被流放至庆源郡(现在的仁川市)。
李资义叛乱失败数月后,献宗便禅位于鸡林公王熙,自己“退居后宫”,这样王熙就登上了王位,是为肃宗。肃宗继承王位不久,献宗即“薨于兴盛宫”,年仅十四岁,在位仅一年。
李资谦僭权:贪权无厌,软禁亲外孙
李资义谋逆事件虽说对庆源李氏这一豪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并没有伤其筋骨,没过几年便又成为左右朝政的核心势力,代表人物是李子渊的另一个孙子李资谦。李资谦是李子渊的第六个儿子李顥之子,其姐姐为顺宗国王之妃,凭借着家族的势力和与王室的姻亲关系,他未经科举便走上仕途。不过在初期李资谦只是一个七品之官,没有太大影响力,顺宗死后因其姐姐与宫奴私通被发觉而受到牵连,遭到革职的处分,一时只好赋闲在家。
到了睿宗时期,李资谦才迎来了仕途上的转机。1107年李资谦的二女儿被选入宫,次年被睿宗选为妃子,不久就生下一子,因而深受睿宗宠爱。作为国丈的李资谦自然也得到睿宗的信任,经参知政事等一路升到正二品的门下平章事,后来又升为中书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被授予邵城郡开国伯的爵位,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不过睿宗对外戚势力还是有所提防,所以李资谦并无法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于是他便一心支持自己的外孙,期待其在睿宗之后登上王位。
1122年睿宗病重,尽管想尽了各种办法,病情仍不见好转,因此不得不考虑王位的继承问题。在睿宗之前的几代国王中有这样的先例,即如果国王驾崩时太子年幼,就由国王的兄弟继承王位。睿宗病危时,其子王楷(即睿宗与李资谦女儿之子)只有14岁,按说应该在睿宗的兄弟中选一人继承王位,但睿宗还是希望由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所以在弥留之际就把王楷托付给了李资谦,并下诏自己死后由儿子继承王位。
尽管睿宗时期李资谦在朝政上并没有太大影响力,但是自李子渊以来,庆源李氏一直在佛教界的耕耘,而佛教势力在当时最强大的势力,于是,李氏得到了佛教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14岁的王楷顺利登上王位,是为仁宗。
仁宗即位后自然对拥立自己登上王位的外公李资谦恩宠有加,封其为“协谋安社功臣守太师中书令邵城侯”,并封其食邑五千户,甚至下令李资谦可“书表不称臣,宴会不与百官廷贺”。仁宗给了李资谦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明显有悖于君臣之礼,因而遭到了众多朝臣的反对,于是仁宗换了一种方式恩宠李资谦,不仅给李资谦以厚赏、封爵,还给李资谦的所有儿子加官晋爵,并亲自率百官前往李资谦的府邸祝贺,盛况空前——不过据《高丽史》记载,在仁宗率百官前往李资谦的府邸祝贺这一天,京都开城“大雨雷电,市道水深一丈”。
总之,仁宗继承王位后,李资谦备受恩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也使得其更加权欲熏心,他深恐这种权宠被它姓所分,为了独享仁宗的恩宠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送进宫中给仁宗作妃子,这样一来,他既是仁宗的外公,同时也是仁宗的岳父,可以说,这关系亲得没法再亲啦!
随着李资谦的地位日隆,其权力野心也日益膨胀,不仅把持了大部朝政,还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其家族之人也大多贪赃枉法,无恶不作。为了显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他还私自派人出使宋朝,“上表进方物,自称知军国事”,也就是说,向宋朝表明自己掌握着高丽的军政大权。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李资谦的擅权遭到了宗室和一些大臣的反对,于是他便捏造了带方公王甫(仁宗的叔叔)等阴谋篡位,将这些政敌远流海岛。在消灭了这些政敌之后,李资谦公开要求国王册封其为知军国事,并定下时间要求仁宗亲自到其府邸册封,虽然这次册封最终没有成功,但却使仁宗萌生了除去李资谦之心。
由于李资谦的权势日益壮大,民间就出现了“十八子为王”(意指李氏将要为王)的讖语,李资谦对此也深信不疑,在仁宗谋划铲除李资谦的同时,李资谦也在谋划如何实现“十八子”的讖语。1126年2月,李资谦与当时掌握兵权的兵部尚书拓俊京(李资谦的亲家公)等率兵进入王宫,放火烧掉了王宫,然后将仁宗软禁于自己的私宅,李资谦于是掌握了所有的军国大权。在软禁仁宗后,李资谦觊觎大位的野心充分暴露了出来,为此他曾两次向仁宗进献有毒的食品,但均被仁宗的妃子,亦即自己的女儿识破并予以阻止。在两次差点儿被毒杀的经历后,仁宗也心有余悸,为了自己的安全便拟定诏书准备禅位给李资谦。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李资谦却没有敢接受禅位诏书,还假惺惺地表示“臣无二心, 惟圣鉴谅之”。同时,随着李资谦野心的暴露,参与焚烧王宫并软禁仁宗的拓俊京也开始显露出对他的不满。于是,仁宗及其臣子们谋划离间拓俊京与李资谦的关系,最后由仁宗亲拟一份密诏力劝其勤王。拓俊京接到密诏之后,与另一尚书金珦商量,金珦对他说:“有旨如此,义当死事,公其可安乎?”于是,拓俊京下决心剪除李资谦,与金珦率人将软禁中的仁宗救出,然后由仁宗下诏传李资谦。感觉到大势已去的李资谦也没有再做无谓的抵抗,最终被囚并流放于全罗道,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流放于不同的地方,庞大的家产尽被没收,手下亲信也均被铲除。李资谦图谋大位的叛乱最终失败,作为高丽王朝中期影响最大的一支豪族势力,庆源李氏也随之走向衰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