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献忠沉银遗址”水下考古所尝试的新手段与新技术

贾昌明 李政
2017-03-23 08:44
来源:“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古代艺术 >
字号

经过周密策划和精心准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的考古队在今年1月至3月对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进行发掘,不久前刚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彭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发布阶段性重要考古成果,澎湃新闻对此也进行了直播。中国文物报社旗下“文博中国”近日从考古专业角度分析了这一重大考古中的新技术与新手段。

“江口沉银遗址”发掘现场出水的沉银。

发现上万件珍贵文物

这次发现的出水文物从数量上来说可谓成果丰硕了,发现了上万件珍贵文物。据项目负责人刘志岩介绍,这些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

考古不是挖宝,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学术问题,目前的发现解决了以下一些问题。

出水文物主要是在什么层位发现的?

枯水期,岷江水面距离河床表面的距离约为2-3米,河床表面至河底基岩的距离约为5-6米。河床表面向下发掘约3米开始发现文物,但比较零星。遗物主要发现于河床底部红砂岩的沟槽中。

河道基岩的冲击槽

这个遗址是不是当年张献忠沉银地点?

现在可以确定地说,是!

这个遗址对研究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

丰富的出水文物,犹如打开了一部了解明代历史的百科全书,必将推动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财政、生活史,尤其是四川明清史和移民史的研究。

我们在惊叹这些珍贵文物之余,千万不要忘了这是科学严谨的考古发掘发现的,从遗址的勘探、发掘区的确立、发掘方法的不断摸索,都饱含考古人的智慧和汗水,让我们来看看这次考古发掘有什么不一样。

这次考古发掘不仅是四川首次开展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也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在内水区域开展围堰考古。

发掘地点的选择

文献记载、参考历年文物出水地点

勘探

科技手段在勘探上全方位介入,在整个发掘过程中,都将做金属探测。每向下发掘一层,做一次金属探测。探地雷达也广泛运用。

物理勘探

工作时间选择

发掘区位于岷江河道中,江水的流量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每年的发掘时间选择在岷江的枯水期,即当年的11月底至次年3月底。

发掘区的准备

河道内围堰抽水机抽干水后,修建导流渠。

发掘

发掘整个发掘区分为四大区域,每个区用10米×10米的方格进行划分,整个区域现在一共划分8358个探方。发掘出的土石全面过筛,不留任何死角。

工作场景

信息管理

发掘过程中使用RTK对每一件出水文物进行定位,每天对遗址的发掘进展进行航拍,专门摄像师对遗址发掘全过程进行拍摄记录,在重点发掘区域安装延时摄影。针对遗址发掘建立专门的考古数据管理平台。

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人员全面介入,确保任何出水文物都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现场保护,现场设立文物流动医院。

出水文物现场保护

安保

24小时全面无死角监控,出入发掘现场的任何人员都要进行金属探测。

专家解读

就在3月17日,就“张献忠沉银遗址”在彭山举行了专家论证会,参观了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现场,观摩了部分出水文物。在随后的学术研讨会上,见过无数各种类型发掘工地的专家们,不约而同都用了“震撼”这个词来表达自己在发掘现场的感受。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先生:

三点印象:“场面壮观、收获丰富、方法创新”,只有这个遗址具备这三条评价。

五点建议:

工作不是短期能结束的,要有长期的准备,在现有考古队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项目组;

立即启动对田野发掘工作的总结和文物研究;

立即启动申报国保单位的工作;

立即启动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

立即启动对社会公众的大规模宣传,树立考古工作的正面形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即兴赋诗一首:

“西王”沉银

众说纷纭

科学发掘

一锤定音

江口沉银的考古发掘,全面揭露的场面令人震撼,发掘采用的围堰抽水,水下考古和陆地考古相结合的特殊发掘方式前所未有,在发掘方法和理念上都有突破,也为今后类似浅水区的考古工作提供了借鉴。目前为止,发掘取得的成果重大,对众说纷纭的张献忠沉银地点的学术问题有一锤定音的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先生从环境地貌的角度,盛赞遗址发掘选点的选择“简直绝了”,体现了发掘者的学术思想。

发掘点的选择和出水文物分布的情况与对河流水动力和地貌的认识一致。

遗址的地层非常清楚,最下面是基岩、之上是基岩被河流侵蚀而成的冲刷槽、冲刷槽中沉积的文物、河流的砂石堆积。发掘揭示出的情况完全符合堆积情况,有科学的依据。

第二点符合河流地貌之处是,发掘点是河流侵蚀最为严重,也是岷江水流最为湍急的弯道处,船只一定会顺着弯道行走,文物堆积也因此沉积在此弯道中。

下一步的工作应该在汛期来临之前,可以将整个河道切断,做解剖,了解整个河道的基岩情况。做测年,弄清楚基岩冲击槽的年代。

北京大学教授李水城:

发掘现场规模宏大,在短时间内客服重重困难,取得重要成果。多行业、多学科合作,发掘技术手段新颖。“江口沉银发掘将会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

江口沉银的发掘揭开了中国水下考古的新篇章。“涸泽而渔”的发掘方法,为滩涂考古这一新的类型提供了经验。发掘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合作,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卓有成效。

本文转载自中国文物报社旗下微信公众号“文博中国”。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