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是谁发现了紫砂泰斗顾景舟?

2022-01-25 17: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华荫棠先生(1906-2008)

一位爱国紫砂业巨擘的家国情怀

是谁发现了顾景舟?

文 | 许元强

小桥偶遇的传奇经历

20世纪30年代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陶都宜兴丁山镇的一座小桥边,一个洋气派头、绅士模样的中年人路过,看到一个小伙子拎着一篮子紫砂茶壶在寒雨中叫卖,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就上前看了看,他顿时眼前一亮:这壶做得真不错,很有艺术品位!问其价钱,卖壶人说:“一升米(约五角)一把。”中年人说:“我给你一担米(等于十升米)。”卖壶人疑惑道:“你要10把?”“你每一把壶我都给你一担米。”卖壶人初听一愣,然后连声感谢如此慷慨之人。卖壶人就是后来的紫砂泰斗顾景舟,买主就是中国陶瓷界传奇人物华荫棠。

顾景舟作品

华荫棠是我国赫赫有名的陶瓷大亨。生于宜兴,长于宜兴,一生酷爱紫砂壶。他懂壶爱壶,更懂才爱才。自从那天小桥偶遇顾景舟后,他认定顾景舟是个有艺术前途的青年才俊,就包销顾景舟所做的茶壶,使原本生活困难的他生计无忧。为了提高顾景舟的制作技艺,他从培养提高顾景舟的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着手,常常同他谈论中外艺术,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及紫砂艺术的历史和真谛。这些都让年轻的顾景舟豁然开朗。尤其是华先生有丰厚的收藏,包括明清时期紫砂大师的作品,他都一把一把毫不保留地拿出来给顾景舟欣赏、学习,还作为范本让他临摹仿制,引导他从古人名作中继承发扬紫砂文化和制作技艺。不久,这个勤奋好学、情性极高的年轻人开始出类拔萃,一步一步登上紫砂艺术的高峰。

顾景舟作品

华荫棠生意做得大,他青年时期在丁山经营“华信孚陶器厂”和“华信孚窑行”。后来又在杭州创办“华信昌窑行”,在上海创办“大隆陶栈”他把顾景舟做的茶壶作为礼品送给贵宾朋友,同时把顾景舟推介给名流社会,从此,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顾景舟脱颖而出、名震华东,最终成为紫砂界一代宗师。在之后的数十年中,他们之间的交往从未间断。

华荫赏比顾景舟大八岁,顾景舟一直将华荫棠当作自己的恩师和伯乐。他俩最后一次相见是1996年,已经成为紫砂泰斗的顾景舟临终前两个月,在丁蜀镇大街上遇见华老,紧紧抓住华老的手诚恳地说:“我顾景舟有今天,离不开您昔日的赏识和栽培啊!”他还当即写给华老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邀其上门吃茶谈壶。

晚年顾景舟先生

主席接见的工商巨子

在华荫棠儿子华永淳先生家,挂着一只相框,照片很旧,是1956年12月18日下午2时,华荫棠出席全国工商联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时,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的照片。这幅照片目前同样在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藏陈列着,见证了华老一生的辉煌和荣耀。

1949年以后,华老当选江苏省第一届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宜兴县多届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宜兴县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宜兴陶瓷公司董事长。

这位民族工商业巨子的百年生涯,走出了一条爱国兴业的沧桑正道。

1906年8月21日,华荫棠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边庄村。父亲华万隆,是宜兴的大窑户,45岁时中风而逝。当时华荫棠19岁,在南京第四师范学校读书。为了继承父业,他不得不辍学回家。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华荫棠的事业达到巅峰。他的陶瓷厂一家接一家开门投产,烟囱林立,窑火熊熊。他的商店鳞次栉比,打造出丁蜀镇半壁江山,在陶都鼎盛一时,连国民党南京铁道部盖办公大楼也要向华家购买陶瓦。华荫棠勤奋好学,善于经营,而且有极强的开拓进取心。他出击上海、杭州,把丁蜀镇的陶器,用船经太湖运出。在上海、杭州均开办分行。自1932年在杭州开设陶瓷行后,当了浙江省陶瓷界“老大”30年,人称“缸瓮大王”。

宜兴紫砂矿泥挖掘旧影

他还瞄准国外市场、东南亚国家老鼠多,米、衣物容易破损,不容易储存。为此,华老推出了大缸、加盖瓮等新产品,大受新加坡等南洋岛国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华老为中国陶瓷从杭州湾出海占据东南亚各国陶瓷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中国陶瓷出口的先驱人物。为此,他曾作为成就卓著的商界名流出席蒋介石和宋美龄1927年12月1日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的婚礼。

日寇侵华,1940年11月占领丁蜀镇,华老的窑场和商行大部分都惨遭焚毁。华老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民族仇,投人到抗日战争中。他出钱、出物资助各种抗日武装力量。他成功地从汉奸手上救下一名新四军家属的事,至今仍为美谈。那天,他听说宜兴的汉奸少将司令史耀民要迫害新四军葛琴、葛行之的父亲葛沐春,并且当日将在丁山的乌龟山枪决。华老心急如焚,直接赶到行刑地,“抓不到新四军,迫害人家父亲算什么好汉?”华老先用话激汉奸,再拿出大洋给大家发“辛苦费”。冷嘲热讽加上重金利诱,葛沐春老人终于获救了。解放后,葛琴兄妹特意登门感谢华老的救父之恩。

现代陶业的开拓先锋

华老一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深信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以江苏省副参议长这一职位对他进行引诱,要他加入国民党,华荫棠坚决拒绝,表现出一个有胆有识、一身正气的工商巨子的铮铮铁骨。

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后,他随即同宜兴县人民政府的首任县长胡求真等人接触联系。从那时起,他一直把“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作为座右铭。抗美援朝时期,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捐款捐物,捐飞机大炮。在党对私改造政策的指引下,华老带头响应号召公私合营。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到来时,华老把自己名下的华信孚、华信昌窑货行、陶器厂归并人相应的公私合营企业。

华荫棠对陶都宜兴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事业的丰碑在陶都随处可见。现今宜兴的陶瓷骨干企业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就是原来的上海天原化工厂。当时宜兴陶瓷行业急需此类具有先进科技的现代企业、而如果上海天原化工厂能迁到宜兴,对华东地区陶瓷的整体布局是很有意义的战略调整。华老通过个人的努力,将中共宜兴县委的请求报告送到中央领导人陈云同志手中,顺利促成此事,从而让宜兴陶瓷和中国陶瓷事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1957年,华老以陶瓷公司董事长身份出席了第一届广交会,为宜兴陶瓷大批量出口创汇打通了大门。

丁蜀龙窑旧影

华老晚年仍十分关心宜兴陶业。76岁退休后,退而不休,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为征集鉴别古陶瓷而奔忙。80多岁时,和几位老人合作创办了围棋厂、填补了宜兴陶瓷业的一个空白,华老因此荣获“无锡市老有所为精英奖”。

故事永传的慈善寿星

在丁蜀镇一个旧式居民小区内,青年陶艺家华晓莉放下手中制作的精美紫砂壶,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起了她爷爷的故事。她爷爷就是华荫棠。说起爷爷,晓莉面孔含笑,眼中放光,满溢着骄傲:“我从小就喜欢同爷爷在一起,他仿佛永远乐呵呵的,无忧无虑,乐于助人。经常有人上门来,要求帮这帮那,爷爷从来不拒绝,就是下岗工人找上门来,他也会尽力帮他们去找工作。”

说华荫棠是一位大慈善家,一点没有言过其实,虽然他没有获得过慈善大奖。久负盛名的丁蜀中学,是他于1938年创办的;连通丁山和蜀山两镇的丁蜀大桥,是他于1950年捐木材建造的。

晚年华荫棠

华晓莉说,小时候她爷爷不太讲自己的故事,而奶奶总会给她讲爷爷的故事,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两个。

一个故事是树根的故事。华老家中有一些树根,有的简单雕刻成根雕。这些树根从哪里来的?那是1950年,一个灾荒年,华老家的粮仓突然出现一个个小洞,原来是一些饿得走投无路的村上百姓挖洞偷米。华老知道后,非常同情百姓的苦痛,忙喊来管家:“明天开粮仓,让村上百姓统统来免费领米,渡过眼前的难关。”“华老爷”开仓发米的消息传遍整个村子,百姓们激动得不敢相信。感到无以为报的百姓,连夜到山上挖了几个树桩,回来稍加修饰成简单的根雕,第二天排队领米时,他们把自己的“心意”回赠给华老。

另一个是捐赠的故事,包含着许多国宝的命运和历史。华老是大收藏家,1935年,著名紫砂艺人范大生创作的紫砂雕塑《展翅雄鹰》在英国伦敦展览会荣获国际金奖,华老慧眼识宝,高价收购回来。解放后赠送给宜兴紫砂工艺厂,成为紫砂陈列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紫砂博物馆内可以看到两只国宝级的茶壶,一只叫“风卷葵壶”。一只叫“竹段壶”,都出自清嘉庆年间宜兴制壶女艺人杨凤年之手,精美浮雕无与伦比,为工艺美术品之翘楚。

据说那只“风卷葵壶”原本是地方官员献给皇帝的贡品,不料半路被盗,后流落民间100多年不知去向。上世纪30年代初,华老在一老乡家偶然发现此壶,当即出高价买下,就此作为家藏宝贝数十年。“文革”期间,一群红卫兵闯人家中,砸碎了许多紫砂名壶,幸亏华老把“风卷葵壶”“竹段壶”与其他杂物一起放在不起眼的窗台上才躲过一劫。直到1984年,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征集紫砂名壶、老人便毅然将这两把茶壶无偿捐献给国家。“风卷葵壶”目前的身价已经上亿!

风卷葵壶

竹段壶

华荫棠喜欢书法,他的书法工整中见潇洒,随性中见功力,深得人们喜爱。如果您请他赐个墨宝,他肯定会爽快答应,从不收钱。丁蜀镇上有许多平民百姓家中挂有其书法作品和题词。就在他102岁时,还为孙女华晓莉工作室题写“晓莉紫砂”额,并谆谆教导她:"好好做人,好好做壶,才会流芳百世。”

2008年4月2日,春风正在吹绿陶都大地,华荫棠以102岁高寿含笑离去。一代陶业巨子的传奇故事随着丁山蠡河水涓涓流淌,荡荡无涯。

THE END

原标题:《是谁发现了顾景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