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两会】民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2022-01-21 16: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上海民建 上海民建

1月20日下午,在听取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民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反响热烈,在分组讨论中踊跃发言,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感言:

人大代表

钱雨晴: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发虚声、不务虚功,一如既往的务实精炼。去年工作总结和今年工作任务既有战略定位,也有细化举措,更有目标达成的信心,体现了市政府奋进开拓的昂扬姿态、责任担当的使命意识和惠民利民的人民情怀,以出色的成绩单彰显了无愧于百年大党的诞生地。建议:围绕“法治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加大法治政府建设,以创新性、引领性的规章和政策靶向助推国家战略和科创中心建设落地落实,以精准性、可及性的措施和方案惠商利商,以规范性、公平性的执法管理来引商安商稳商,使法治政府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苏梅:听了龚正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刻感受到又一年的创新发展的力量、改革开放的力量、实干奋进的力量,全市生产总值创下了上海记录,疫情精准防控创下上海速度和上海温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开放打造多项上海方案,感受到上海站在第二个百年目标起点上、迈向卓越全球城市建设奋进路上的又一个重要节点的里程碑意义。在新一年的工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推动重点区域发展,在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城市更新和功能提升中,我建议:要进一步提升工作定位,进一步加强领导协调和推进,举全市之力,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城市更新中心对这一特殊区域整体更新的统筹主体作用,做好动迁、投融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动态总控管理,创建城市有机更新的上海样板。

陈红霞:龚正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精准有效的疫情防控充分体现出城市精细、科学、高效、务实的治理能力;经济持续回升进一步验证改革创新和五个中心建设的行之有效。应该说“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打了一场来之不易的胜仗。对于2022年的重点工作中,建议:一是关于完善数字发展环境,随着全市生活、生产及城市管理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对数字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提升数字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同时,需要尽快制定应对安全防护失效的应急预案。二是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中,加快推进自动充电设施和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发;制定郊区提高森林蓄积量和湿地修复规划;发展和规范线上二手交易市场。

陈婕:听了龚正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上海政府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但成绩也是非常卓越的。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上海在能够保持经济增长、人民生活向好的前提下,同时交出在疫情考验下的完美答卷,彰显了上海超凡的城市治理能力。上海目前可能更多面临的是“人”的问题,一是如何贯彻国家三胎政策,提升人口出生率,为多子女双职工家庭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如托育、教育等问题。二是为建设繁荣上海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优化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高水平人才基地的问题。三是在城市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做好“9073”特别是居家养老的创新模式,保障老年人权益,摸索一条具有上海水平的“大城养老”模式。

董健:我完全赞同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本届的政府工作报告面对老矛盾、新问题,不掩饰、不回避,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也有清晰阐释。我对报告中的两个方面感触尤为深刻。一是疫情防控。折腾少、动静小,稳、准、快是上海疫情防控的特点。二是养老服务。连年持续增加为老服务中心、助餐场所、养老床位、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等。上海取得今天的成绩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政府是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恪尽职守,毫不懈怠的有责任、有担当的政府。

潘晞晨:2021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新冠疫情反复。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上海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一年来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实干实绩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在民生方面也推进了很多民生实事工程,比如说老小区电梯加装、养老托幼点的建设、人行天桥无障碍电梯的加装等,这些民生工程让上海的居民在细微处感受到了办实事有温度的政府。

政协委员

谈兵:过去一年,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上海在人才和营商环境方面都有优势,但成本高制约了发展,要做好降成本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靠总部经济,还要让更多企业落沪,助力上海经济长久发展。建议:政协开展相关综合性调研,助推这项工作。

沈永铭:报告中对上海整体发展定位、思路非常明确,非常赞同。我特别关注关于“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从政府认真推进每一件“小事”,感受到上海温度。“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303张”,也体现了政府对这一群体的关爱。我通过调研发现,认知障碍症群体是一个特殊人群,需要特殊关爱。建议:1.结合新农村建设,把一些空心村利用起来建设认知障碍症小镇。2.培养相关专业服务人才。3.培育专业化养老产业,带动城市精细化管理。4.营造社会关爱平台,通过志愿者、爱心人士以及社会公益组织,共同营造良好的关爱氛围。

王菲:报告充分体现了上海精细化管理特色,也反映出今年在经济方面仍会承受不小的压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十四五”的主攻方向之一,目前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数字化城市正在有序推进中。建议:1.以质量为本,激活数据新要素,引领数字新消费,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2.以品质为核心,着力营造服务民生的智慧便利的数字生活。3.以效能为追求,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以“两张网”为牵引,深化数字驱动科学决策,打造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

仇瑜峰:要关心郊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建议:1.加强相关配套的建设,统一相关标准,对企业投资总额、税收和就业人员达到一定程度的,给予申请保障性租赁房配套,精准支持。2.对投资在远郊区的企业高管的子女和家庭,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对投资创业的中小微企业家及高管给予特定的郊区购房资格。

史吉平:报告内容丰富、文字精炼、干货满满,各项工作成绩斐然,我完全赞同。三点体会:1.疫情防控精准高效。上海能在最短时间内科学精准控制疫情,体现了上海速度和温度,得到全国高度赞扬。2.经济发展成绩喜人。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放缓,上海经济增长8.1%,在疫情和经济两手抓中交出了满意答卷。3.“五个新城”建设全面发力。这是上海中心城区发展的重要举措,除了在“五个新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综合交通、环境治理等领域加大投入外,更要注重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发挥作用。

刘俊敏:赞同报告,2021年形势严峻,但上海成绩斐然。最近比较关注“双碳”目标任务,与发达国家比,我们既有实现“双碳”目标的压力、还有减污等工作压力。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鼓励主动作为,率先达峰。上海提出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困难很大。政府报告中只对政府和企业提出要求,其实消费领域的碳减排潜力很大。建议:除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外,还要有适当激励机制,推动个人承担起低碳减排的责任和义务。

李军民:报告阐述全面,让百姓感受到了获得感。主要关注三点:1.政府在医疗方面投入很多,但社区基层医疗还存在供给不足、基层医生质数不足等问题。目前刚开始建立基层医院规范诊疗考核制度,公共卫生强基层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努力。2.生物医药作为三大支柱产业,其中临床试验是“最后一公里”。现仍缺乏顶层制度设计和专职化运作平台,需解决好生物医药研发产业链问题。3.后疫情时代,上海精准施政做得较好,这方面经验应复制推广到全国。

杨阿国:2021年政府工作成绩斐然、有目共睹,这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世纪疫情的形势下、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付出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值得珍惜,也需要进一步总结分析,特别要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无论是窗口指导、还是政策承诺,都要言而有信、落地有声,这既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不断优化浦东新区尤其是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

吴冈:谈两点感受:一是我之前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建设”的提案市民政局已经采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体现出来了,感到很欣慰。二是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是一件大好事,但希望有关部门针对加装电梯后的维护、维修问题,及时出台相关规定,统一标准,建立机制,不要因后续维护、维修问题而成为新的民生热点难点。

汪世龙:2021年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很不容易,有七、八项指标都是全国第一,包括科技创新全国首位、集装箱12年世界第一、地铁线路总长继续保持全球城市第一等。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突出,比如全力推动三大产业“上海方案”中,如何加快推进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攻关、防止被“卡脖子”等。建议:1.加大生物医药领域研究的仪器、试剂等研发力度,做到有备无患。2.在教育和人才方面,要创造条件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

张琦:去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数字城市的“四梁八柱”框架已基本构筑,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成果斐然。今年又提出了聚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目标,完善数字发展环境。建议:1.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法律、政策、生态建设。2.加快建设新型存算基础设施,加快研究感知、网络、算力为一体的集约化新型基础设施专项行动方案。3.加快构筑数字信任安全底座,建设新型数字信任体系基础设施,构建可信数字身份体系,建设分布式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设施,提供不同维度的可信身份服务,构建可信数据流通体系,建设数据信任计算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信任管理。

张黎明:建议:1.科学判断总体经济形势。目前特殊性产业发展迅速,实体经济还要不断加强,由政府补贴到稳定增长,急需充分认识整体发展形势、科学引导实体经济发展。2.紧抓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各地非常重视数字经济,但不能光抓表面,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要予以科学重点布局,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兼以考虑产业生态。

陈超:针对政府工作报告,建议:1.要铸牢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比如,从人性化带犬隔离、烟花中高效核酸检测、20㎡全国最小中风险地区等,有效展示了城市温度,比起刻意的城市宣传,用“真实的上海”去感动全国更具有说服力,也强化了上海人民城市归属感。2.在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要关注融合创新,释放跨界发展活力。

陈向峰:关于报告,有两点印象深刻:1.疫情防控压力下,集成电路等三大产业增长18.3%,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千人企业数全国第一,三个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挂牌,发展新动能持续成长,令人欣喜。2.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新增公共充电桩和早餐网点等便民措施,真正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关于2022年主要任务,建议:1.全力推进三大产业“上海方案”中提到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在新消费场景中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2.随着“五个新城”建设全面发力,新城交通基建大规模展开。要加大对去年5月新规前、原有工程牵引车等商用车加装自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关注度,可由保险公司牵头,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

范文蓉:报告振奋人心,2021年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通信行业完成5G、4兆宽带的建设任务,成为国家首批千兆城市。建议:1.进一步将“一网通办”平台中缺失的功能补全,做到“从无到有”;高频事项要做到“从有到优”,比如“一网通办”中的挂号功能还要继续改善。2.关于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功能。鉴于15分钟对于不同人群可步行抵达的区域范围不一样,建议报告用“具体多少公里”的距离概念表述,更易理解。3.依托“12345”市民热线,梳理并告知委员每年接收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当年未解决的问题形成清单,作为政协调研监督重点内容,以更好推动各部门解决百姓实际问题。

林振:北外滩聚集了我国最好的金融企业,是航运跨国公司聚集地。加大北外滩区域发展,离不开资金、金融政策支持,建议集聚更多的创新创业资金,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北外滩。

郁敏珺:建议:1.统一各区执行企业税收规定的相关政策,提升政府相关部门执行效能,并通过改善招商环境、推出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扶持政策等其他因素来招商引资。2.对于类似吸引“民营企业总部”等相关政策,各个区要更加透明,让更多的企业可以享受到相关政策红利,以通过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3.进一步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相关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封帅:建议:要扶持更多的中国化妆品品牌,注重发展中草药化妆品,尤其要支持上海化妆品品牌的高端化,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化妆品产品。

唐荣喜:1.城市数字化转型不必急于推广,应该集中精力研究,讨论城市数字化转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利国利民的实际成果,统一设计软件,统一设计架构,统一应用和备份,现在全市各区都在做城市数字化转型,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政府有限的资金。2.龚正市长说要加快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我们要积极主动作为,在国际上争取主动权。3.上海正在布置国家级信息安全网络综合平台,希望尽快建设集教育培训、研究测试、生产适配一条龙的产业基地。

黄罗维:三点感触:1.疫情防控措施得当,社会发展整体平稳有序,体现了市政府良好的城市治理能力。2.经济发展亮点频现,通过在促进消费、城市数字化转型、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和“五个新城”建设等领域的拓展,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积蓄了力量。3.城市软实力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使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得到了更好的融合发展。

虞钢:建议:借助上海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金口碑”,进一步扩大宣传,突显上海城市软实力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优势,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来上海投资、创业、就业、旅游、消费等。

廖宗廷:建议:1.建立科学的针对引进人才的评价机制,高度重视已有人才的使用。2.部分农村建设仍需下大功夫,可借鉴江苏、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

摄影:宋庆锋

原标题:《【聚焦两会】民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