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信息超载时代,如何走出被微信朋友圈限定的世界

曾于里
2017-03-22 17:54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毫无疑问,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获取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不免以为:这意味着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我们也越来越开放了。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相反,我们每个人变得越来越闭塞了。

这在去年美国大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时美国几乎所有权威媒体的民调数据都显示,希拉里将获胜,而在希拉里的支持者看来,无论是权威媒体、社交网络还是身边朋友的选择,都预示着希拉里将获胜。然而,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当希拉里的支持者开始反思败选原因时,他们才恍然惊觉,在他们所接触的信息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特朗普支持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以的数据都指向特朗普将获胜,但在竞选期间,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却置若罔闻甚至是一无所知。

美国大选只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事件其实也屡见不鲜。比如你的朋友圈转发的文章,和你七大姑八大姨转发的文章,截然不同,但你眼中的世界却是你朋友圈的世界;比如你也许只知道豆瓣、知乎、得到,但可能从来没听说过或从未使用过快手……

我们接收到的信息不是越来越多吗?何以我们不知道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了?

新闻最多的时代

回顾最近10年,传媒世界最大的变化是:随着互联网时代以及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构筑的传媒格局,遭到了严峻冲击,并面临瓦解的危机。

10年前,虽然互联网已经出现,但仍不普及,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确,相较于今时今日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不够快,不够及时,信息不够丰富,交互性不够强,但无论如何,它却具有多数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优点:采集和核实信息的能力。传统媒体的功能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更在于它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安排对信息进行把关,并以单位的形象和声誉为担保,保障信息的真实性。

沃尔特·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中曾谈到报纸编辑部的工作:“到达报社编辑部的当日新闻是事实、宣传、谣言、怀疑、线索、希望和恐惧的混合体,其杂乱无章令人难以置信。”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媒体作为公众“把关人”的概念。经过筛选和排列,新闻工作者将含有事实、宣传、谣言和怀疑的混合物转换成真实可信的新闻。通俗地说,三审制,一篇稿子从采集到上版,需要经过编辑、主任以及编委三重审核,传统媒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确立了一套相对严密的审核流程和传播规范,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专业性。

10年前的信息,也许不够多,不够快,但基本上都是靠谱的。

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发声主体多了,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和内容优势丧失了。有这么一个说法:微博粉丝超过100个,就像一本内刊;超过1000个,那你就是布告栏;粉丝破万,那你堪比正规的发行杂志;超过了10万,那你就是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那你就是电视台!要是超过1个亿,你就是CCTV。在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发行量能够突破几十万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但如今微博粉丝超过100万的博主数不胜数,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已经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

新媒体之所以“新”,在于其够多够快,但快与准确并非总是兼得,传统媒体严格的三审制等,被许多新媒体抛弃了。并且,虽然用户选择信息的渠道增多了,但用户的注意力并没有相应的增多,为了吸引用户有限的注意力,各新媒体极力讨好,甚至无所不用其极。这就造成了目前的多数新媒体出现了以下弊病:内容克隆化,盲目跟风新的传播形态;求快不求真,为了追求时效而忽视真实性;剽窃成重症;媚俗无底线;等等。

一言以蔽之,相较于10年前,现在的信息的确多了,但不靠谱的也多了。每天当你打开几大门户网站,打开微博,铺天盖地的信息迎面而来,如此众多的信息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何者为巧,何者为拙,何者为必需,何者为累赘,许多人根本无力分辨,他们获取的可能都是无价值的信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陈力丹曾这样评价:“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新闻时代了,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

在一个充斥着标题党、媚俗新闻和假新闻的世界里,我们可选择的有价值的信息反而少了,如果我们沉浸在假新闻中而不自知——如同微信养生党,那么我们的世界不是更开阔,而是更闭塞。

信息茧房和回音壁

微信也许是最伟大的社交产品之一,目前微信的用户已经突破8亿。微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它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调查显示,94%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半数以上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不少人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刷微信,睡前最后一件事也是刷微信。并且,许多人也把微信当做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这一方面来自于关注的公众号,一方面来自于朋友圈转发的文章。

不同于传统媒体内容的多而杂,一张报纸既有时政新闻,也有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偶尔还有副刊,而多数公众号讲求的是分众,例如经济新闻类的公众号一般只专注于经济新闻。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公正客观,它选取新闻的标准并不以读者的立场为转移,许多人关注公众号,追求的就是一个“三观合拍”,一言不合就取关。换句话说,传统媒体随时可能挑战着读者的认知,但公众号时代,读者可以轻易取消这种挑战。这就是传播学上常说的“选择性接触”。人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更喜欢看,更符合自己预期的新闻,公众号时代则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我们看到的信息多半是我们想看到的。至于许多聚合类新闻APP,更是将所谓的大数据算法运用到极致,它们能够根据我们平时搜索的习惯,推荐我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

这种信息筛选的优点是,我们能够看到更加细化、更具针对性的信息,但其弊端是,我们只看到了我们想看到的,最后我们就会误以为我们看到的才是世界的真实模样。美国学者凯斯•R·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用“信息茧房”来描述这一现象:“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讯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网民内部分立为大量的小集团,出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样的分节化、阶式化的格局。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希拉里的支持者看不到特朗普的支持者数据,支持转基因和反对转基因的都无法听进对方的意见。

微信朋友圈同样如此。艾瑞的数据显示,80%的用户选择从朋友圈里寺找阅读内容,这意味着朋友的分享决定了大多数用户的阅读和获得知识的覆盖面。然而,微信朋友越多,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你接收信息的广度增加了。曾听到过这样一个调侃,“咪蒙和新世相是拉黑朋友的第一准则”。也就是说,我们同样在朋友圈选择性地接触我们想接受的信息,并形成沉默的螺旋来抵制不同意见的人。经过层层筛选的结果是,朋友圈里的朋友多是与我们相似的人,朋友圈成了一个“信息回声室”,我们传递出去和接收到的信息,是同一个声音,我们很难听进其他声音,我们的“信息茧房”也越来越厚。

就比如你的朋友圈,和你父母亲的朋友圈可能截然相反,你的朋友圈里有特朗普新政、人民币贬值、《朗读者》和奥斯卡颁奖典礼,但你父母的朋友圈可能是各种养生帖,各种震惊了,各种不看就删的搞笑视频……这样说并不是说二者有什么高下之分,而是想强调,二者合起来可能才是世界的完整模样,也只有看得见彼此我们才能够理解彼此,但我们都只看到了一半。

走出信息茧房

困于“信息茧房”中的狭隘的个体,让人想起了电影《楚门的世界》。

楚门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被操控的世界,他的出生、他的成长、他的爱情、他的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被人为设计好的。楚门的世界,又是舒适的,一切都是经过他人安排的,如果他愿意生活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那么他将安然度过一生。可是当楚门知道了真相,知道他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内,有无数人在电视前观看他的生活,他选择了逃离,毅然走向一个真实的世界。

生活在信息舒适圈中的我们,就像摄影棚里的楚门,差别仅在于,楚门的世界是他人构建,而我们的世界却是我们选择的结果。美国《科学》杂志上有一篇针对1000万名社交媒体用户的大数据进行研究的文章,其结果指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信息过滤器是用户自己。遗憾的是,很多人对此并不自知。因此,要破除“信息茧房”,我们首先要像楚门一样,自知自觉地走出去,走出个人信息舒适圈,并试着去倾听不同意见。

另一方面,在假新闻泛滥、信息超载的时代里,我们也要着力于提升个体的新闻素养。在《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中,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指出,与之前以来新闻媒体等其他社会权威机构过滤信息不同,我们越来越多地需要靠自己从一大批相互竞争的信源中过滤信息,我们正成为自己的编辑、自己的把关人和自己的新闻聚合器。由此他们向所有人提出了六项生活在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必须具备的“新闻素养”:1.我碰到的是什么新闻内容?2.我得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3.信源是谁/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4.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5.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6.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不断提升观念的水位,而不是相反,我们被圈在一个小水洼里,却以为自己拥有了整个海洋。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