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名跑者心脏骤停全部救回,日本女子马拉松给我们哪些启示
美女、美景、闪亮的完赛吊坠,这几乎是每一年名古屋女子马拉松留给全世界的美丽回忆。而在今年,这条赛道也上演了三场“生死时速”。
据日本雅虎新闻和NHK报道,在3月12日的比赛过程中,有3名女性跑者出现了心脏骤停的情况,幸运的是,在现场急救人员的成功施救后,3人全都挽回了生命。
和中国马拉松赛事井喷的情况不同,日本的跑步赛事历史更长,跑步群体更稳定,而日本的马拉松赛事一直以服务和安全保障吸引着全球跑步爱好者。
或许在名古屋女子马拉松上的这3次心脏骤停成功施救案例,可以给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带来不少借鉴意义。
日本雅虎体育报道截图。设备齐全、流程明确,5分钟挽救生命
心脏骤停,几乎已经成了这一两年国内马拉松最敏感的词汇。事实上,在日本的各项马拉松赛事中,这些意外也时有发生。只不过,赛事的医疗保障措施和急救流程,总能让这些意外避开“猝死”的结果。
3月12日下午1点39分,在名古屋马拉松的终点处,一名30岁左右的全马跑者刚刚通过终点线30米,就突然倒在了地上,脸上毫无血色。
“心脏骤停”,一位附近的志愿者一边喊着一边奔向这位女性跑者,随即几名急救队人员也闻讯赶来。在短短的几十秒之内,几名现场的急救人员分工合作,一人负责心肺复苏(CPR急救),一人准备AED,一人操作球囊面罩……
当现场医师随后赶到时,急救队人员首先报告,“已经除颤一次,AED要求继续CPR”。然后医师接手救援工作,开始继续心肺复苏,并用微型氧气瓶给球囊面罩供氧。
大约又过了30秒,这位心脏骤停的跑者面色逐渐从土灰恢复了血色,颈部也有细微的表情和动作。此时,现场的一位急救队员通过颈动脉确认脉搏后高喊“自主脉搏恢复”。当这位跑者眼睛睁开眼珠开始转动后,医生才停止心肺复苏。
赛事急救者配发装备。但整个急救流程并没有就此结束,医师打开静脉通道,开始为跑者补液。而急救队员则开始和选手对话,缓缓地询问她的名字以及参加过马拉松的次数,最后向她解释,“你的记忆可能有些空白,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救护车马上会到……”
“从选手倒地到送上救护车,整个施救过程不到5分钟。”受邀协助名古屋女子马拉松安全救援的第一反应CEO陆乐当时也在现场参与了这一次施救,他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描述了急救人员的严谨流程。
“当时现场总共6名施救人员,在跑者苏醒后,3人留守,另外3人立刻回到自己的岗位。整个团队不仅专业度高,而且非常注意保护隐私。保安人员会按照预案用蓝色专用雨布隔离现场,而急救队员把电极片贴好后会注意把跑者衣服穿回去,没有暴露选手的胸部。”
路边的安全保障团队。1000人团队构筑安全赛道
这位30多岁女性跑者的意外倒地,只是当日3起心脏骤停事故中的第二起。
据雅虎日本报道,还有另两位40多岁的半马跑者和20多岁的全马跑者也出现了心脏骤停的意外。但现场有序的急救措施将她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细化的急救分工和极高的专业度,是保证每一次施救都能顺利完成的基础。”陆乐在今年参加了东京马拉松和名古屋女子马拉松的急救工作,他也透露了名古屋马拉松之所以能保证整条赛道的任何一段都安全无事故,就是因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首先是急救器材充沛。140部AED除颤仪分布在42.195公里的每一个路段上,除此之外,急救分队还配有标准的微型氧气瓶。这样的物力投入在国内马拉松赛道上几乎是看不到的。
其次是急救工作的细化。据介绍,共有19000多名女性跑者参与的名古屋女子马拉松,共招募了1000名医疗几乎工作人员,并将其分成统筹、救命、救护和后勤四个部分。
其中,“统筹”属于医疗救护统筹部,共70人;“救命”则是赛道急救队,多达500人,其中也包括自行车急救队;“救护”则是医疗帐篷等非紧急处置人员,共300人;而“后勤”就是负责后勤物资物流的工作人员,大约130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作人员其实来自不同的医院或是不同的急救机构,但是在进入名古屋女子马拉松的官方急救组织之后,他们都暂时“舍弃”在原机构的工作流程,按照马拉松组委会的统一要求,严格执行。
这或许就是日本众多马拉松赛事如此安全的重要原因。
就像从办赛第一年至今保持10年“零死亡”的东京马拉松,他们在安全急救上的人力和物力也在不断增加,从前两年的72台AED除颤仪到今年的90台,并且组建了更专业的自行车急救队。
主动预防比等待急救更重要事实上,心脏骤停是一件不可预测的意外伤病。所以,每一场马拉松要将猝死的风险降到最低,“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名古屋女子马拉松在这方面就有值得国内马拉松赛事借鉴之处。
陆乐透露,Race-condition Information System(RIS)就是今年名古屋女子马拉松采用的一种跑者预警系统。这是根据芝加哥马拉松Event Alert System(EAS)的气候环境信息预警建立的,在赛前为跑者提供及时的气候变化信息,并且根据跑者的情况进行预警和指导,减少系统性风险。
对于马拉松的安全,预防显然比抢救更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像东京马拉松、名古屋城市半马以及名古屋女子马拉松这样的国际赛事一定会在赛前贴出公告,要求跑者注意赛前身体变化,并且公布各类急救电话。
这也是为什么东京马拉松除了固定的医疗保障体系外,还加入了流动性的保障措施。赛事期间会有骑自行车的移动救助人员携带心脏除颤仪,跟随参赛队伍出发。
另外有18名医生在队内跟随跑步者们一起跑步,这些移动救助人员都会携带GPS定位系统,总指挥部会对他们所在的位置进行实时掌握。这样科学、移动的救护体系也提高了赛事的安全度。
从目前看来,国内大多数马拉松赛事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和缜密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更有效地减少悲剧。
更多专业跑步健身内容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号:sijiabenpao或搜索公众号:私家奔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