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听九首京剧曲子,让你了解什么是最纯正的梅派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7-03-13 11:01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此音频为梅葆玖《太真外传》里的“南梆子”一段。(03:10)
2016年4月,梅葆玖先生骤然仙逝,这让传承自梅葆玖先生父亲、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梅派艺术留下了许多人间遗憾。

就在梅葆玖突然倒下的那一天,远在台北的梅葆玖开门大弟子魏海敏正在私宴筹措经费,想拍摄一部视频资料,让梅葆玖系统认真地讲一讲,梅派究竟怎么唱。这是她两个月前在北京和老师相聚后萌生的念头。而梅葆玖也对这个计划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然而,这个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先生过世半年后,魏海敏应邀来上海参加《600分钟600年——中国戏曲经典名家盛荟》的演出,她选了梅派代表作《贵妃醉酒》。在这场演出上,她坚持沿用了老师和梅兰芳大师的“高拉低唱”,而不是如今女演员普通提高调门的唱法。“这并非出于墨守成规,而是我思考、比较过,高拉低唱更显出宫廷气派,虽然唱高调门对女演员来说更舒服”。

然而,这种唱法如今已经少为人用。甚至连合适的乐器也找不到。为此,主办方差点从北京和香港空运特殊的月琴。

那天的演出结束,魏海敏还是有点惆怅:梅派的这些讲究,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喽……

一年后的清明时节,作为“梅派大师姐”的魏海敏决定以一场【在梅边·九歌】的演出缅怀恩师,并用九曲最经典的梅派唱段汇成“梅派曲集”,让观众感受到最纯正的梅派唱腔之美。这场演出将在4月4日在第十届东方名家名剧月上首演。之后还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两场,并赴台湾演出。

梅葆玖和魏海敏合影

作为台湾京剧界的第一青衣,魏海敏少年成名,20岁出头便成为台湾京剧的头牌青衣。1982年,魏海敏在香港第一次看到梅葆玖先生的现场演出,惊为天人。1991年6月,身在台湾的魏海敏终于实现了多年心愿,在北京拜入梅门,成为京剧大师梅葆玖的开门弟子,也由此开启京剧梅派在台湾的传承。

1996年,她以两折最难演的梅派戏《贵妃醉酒》和《宇宙锋》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魏海敏的京剧评论家、资深媒体人翁思再说,“魏海敏是当代学习梅派中最规范最有光彩的女演员之一,也是最好的。”

魏海敏演《霸王别姬》

魏海敏演《贵妃醉酒》

魏海敏演《天女散花》

几十年来,魏海敏不断向梅葆玖请教学习,并近距离看老师演戏。经过20多年的学习,魏海敏对梅派有了很多领悟:“梅派的特色首先就是美,规范是美的基础”。“梅派还有一重中性美。具体到演唱就是讲究骨肉匀停,外圆内方”。

对于梅派,很多人都称之为“没派”。因为它看似无鲜明特点,却又包容至极。而梅派艺术也最能体现中正平和、规范圆融的中国传统审美。

《在梅边·九歌》是魏海敏将20余年学梅的领悟通过演唱浓缩展示。梅派曲集精选了《天女散花》《西施》《生死恨》《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宇宙锋》《洛神》《穆桂英挂帅》等8支梅派名剧中的代表唱段,并收入昆曲《牡丹亭》选段。

“梅兰芳给人的感觉是‘非仙即后’,但其实梅大师演过很多角色,早在1920年代他就编演了大量的新戏,在‘四大名旦’中夺魁就有一部分是胜在新戏上。终其一生他都在开拓、创造,即使看《在梅边·九歌》中的9个角色,也是各自迥乎不同。我最服梅大师的地方就是他对角色的塑造,而他始终保有的创意精神,是我们最应该传承并发扬的”。魏海敏说,自己在2017年发下誓愿,要把好的梅派戏都整理出来,演给更多的人看。

为了这场曲集,魏海敏请来了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助阵,特邀了梅葆玖先生的琴师舒健操琴。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得主、“古筝王子”刘乐也将参与演出。

演出共取九首曲子,因为梅葆玖人称玖爷,同辈也都叫他玖哥。而这九首曲子,每一首都有梅派的特别讲究。其中有三分之二,如今已经很少演出。以下是魏海敏对为何选这九首曲子的介绍。

梅兰芳演《穆桂英挂帅》

梅兰芳演《游园惊梦》

第一部分:梅兰芳早年的作品,如今已经演出很少。唱腔有快有慢,有西皮有二黄,显示了梅兰芳选择角色创造是非常多元的。

《天女散花·云路》

梅兰芳大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中国舞台剧样式,叫“歌舞戏”,顾名思义就是载歌载舞,《天女散花》是代表,它是梅派传人从小必修的入门课。《天女散花》的创排来自于梅大师对佛像的喜爱和灵感,把它作为开幕曲是因为我相信老师和师祖都重回仙班,在天上继续创造美轮美奂的艺术。

梅兰芳演《天女散花》

《西施·想当年(南梆子)》

南梆子是京剧从梆子戏吸收来的一种曲调,完成它京剧化的是梅兰芳大师,几乎每出梅派戏里都有南梆子,最著名的唱段是《霸王别姬》里的“看大王”。选“想当年”这支【南梆子】,是因为梅大师从《西施》开始在京剧乐队中引入了京二胡,这是他又一个了不起的创造。以前是没有京二胡这个乐器。因为梅兰芳的嗓音条件用京胡来伴奏比较单一,所以当时就研究很长时间,选定加京二胡,从而延续到今天。

《生死恨·机房

《生死恨》编演于20世纪30年代,表达了梅大师通过戏剧鼓舞民众同仇敌忾抵抗入侵的社会责任感。1948年,它被拍成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但限于时长,“机房”一场中的动人唱段被删减。1982年,我第一次在香港看到梅葆玖老师的现场演出,才听到了这套唱腔,清新精妙的编曲让它从此成为我心目中梅派唱腔的“Top 3”。

梅兰芳演《生死恨》

第二部分:梅派最经典的唱段

《牡丹亭·惊梦(山坡羊)》

老师说:“不会昆曲就不是梅派”。梅兰芳大师告诫后辈子孙,昆曲是每个戏曲演员必须去学习的,是戏曲之母。

《太真外传·无限忧愁》

梅派曲集不能没有杨玉环,但很多人不知道除了《贵妃醉酒》,梅派还有《太真外传》。1927年票选“四大名旦”,帮助梅大师夺魁的正是这出《太真外传》。它是梅派唱腔的集大成者,也是《大唐贵妃》的前身。

梅兰芳演《太真外传》

《霸王别姬·劝君王》

这段唱的唯一入选理由就是它太经典了。

梅兰芳演《霸王别姬》 

第三部分:展现梅兰芳梅大师在表演上的塑造能力,这个段落会加入不一样的舞台元素,不同的服装、设计。

《宇宙锋·金殿》

《宇宙锋》是出很特别的戏。它是梅大师最喜欢演的戏,也是票房最不稳定的梅派戏。就因为这出戏很“冷”,很难演,梅大师一直在研究怎么演。这一次挑选了“金殿”这个比较特别的一段,唱比较少,大部分是念白。演的是一位大家闺秀在皇帝面前装疯抗旨抗婚,包裹着几重“假扮”关系,是修习梅派的试金石。

梅兰芳演《宇宙峰》

《洛神·屏翳收风》

它从曹子建的《洛神赋》而来,音乐美、辞藻美、造型美、意境美,极致表达着梅派对“美”矢志不渝的追求,我们称这支长达18分钟的套曲为“梅派交响诗”。这首曲子如今已经很少听到。

梅兰芳演《洛神》

《穆桂英挂帅·一家人》

53岁的穆桂英是梅兰芳大师塑造的最后一个角色,也是最经典最有高度的作品,不仅仅是简练凝聚。不用唱也不用念,完全用身段把整个情绪展露出来。炉火纯青,语言不足以表达其精彩。锣鼓喧天的时候,有一段名唤“九锤半”的表演。要演出这样的戏,演员本身的成熟度要够。

35年前,我坐在台下看梅老师演这段,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10年前,世界先锋戏剧大师Robert Wilson坐在台下看我演这段,当即说:“我要为她排一出戏”。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