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刻不容缓!| Fred Dubee2020后框架意见与干旱区对话开场致辞
2022年1月5日至6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成功举办《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意见及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本次会议旨在解读《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壹案文),探讨干旱区相关议题,并计划将会议成果及形成的宣言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提交,力争通过此次会议和后续建言,将干旱区相关问题纳入《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会议为期两天,共分为三大主题七个部分,累计89,371人次在线参会,有效地提升了公众对干旱区的认识。
会上,2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从多个方面剖析干旱区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危机,共同寻求机遇与解决方案,推动全球干旱区的保护工作。
1月5日下午讨论的主题为“干旱区与生物多样性——困境与破局”。在第三节“科学、信仰与干旱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联合国秘书处前高级参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工作专家顾问杜晖贤(Frederik Charles Dubee)作为本节的主持人,进行了开场致辞。他指出,我们要认识到环境和人类本身的脆弱,并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刻不容缓。绿会国际部现特将发言整理分享如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感谢中国绿发会召开了本次会议,今天早上的会议直播有上万人次在线观看,来自中国乃至全球各地的观众都可以关注我们的这次对话,今天对话的内容是对全球对人民开放的。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学习知识,如何分享知识,如何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力量。我们要利用我们的想象力,只有我们每个人做出行动,才可以产生价值,实现改变,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找到我们能够做贡献的方法。
其次我想说的是,脆弱性。我们的地球十分脆弱。中国有个库布奇沙漠,我想将它描述成一个“人造的沙漠”。从地图上看,它位于黄河流域,那里本应该是一个天堂,有很多树种。它为什么变成了沙漠?因为人们对森林进行了大规模砍伐,经年累月,它就变成了沙漠。
当我们谈论脆弱性的时候,不要忘了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身边的环境都是非常脆弱的,我们和环境相互依存,单靠我们自身是没有办法完成任何事情的。虽然我们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但也要意识到我们是有多么脆弱。我们谈论的生态文明,就是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都太脆弱了。
我在准备本次会议的时候,收到了一份邀请,其中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新冠疫情愈发严重,逐渐演化成了一场悲剧”。我不禁想问:我们是在向同一健康的方向转变,还是慢慢成为生物多样性危机下的一个悲剧?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人与动植物也是相互交织的,谢谢大家。
(上述文字未经本人核实,仅供参考。)
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以“2020后生物多样性与气候”(Post-2020 Biodiversity and Climate)为主题,解读《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壹案文(first draft),探讨干旱区相关议题,并计划将会议成果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提交,争取通过此次会议和后续建言,将干旱区相关问题纳入《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本次会议选择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第一阶段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6)后,COP15第二阶段前举办,具有重要的时间节点意义。它的举办,对全世界干旱区在2020后,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文/Samantha 审/Maggie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