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虎年谈虎|动物考古视野下的虎
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的种群兴衰以及文化内涵,反映了人类对于野生动物认知的心理变迁和行为转变。虎年到来之际,基于对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600—5300年)遗址动物考古和动物形象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动物考古学的角度来谈谈虎。
种群兴衰
虎,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是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虎处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在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天敌,是亚洲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因而,虎是山林猛兽、森林之王,又称百兽之王、霸王之君、山兽之君、百兽长。但是,虎的种群现已处于全球性的濒危状态,位列《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2015年)濒危物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已知最早的猫科动物为距今3000万年前的原猫(Proailurus)和距今2000万年前的假猫(Pseudaelurus),我们所知的大多数猫科类群主要出现在过去的1000万年间。虎是豹属家族的一员,和雪豹亲缘关系最近,它们是由200多万年前的共同祖先分化而来的。最古老的虎化石为古中华虎(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出自中国和爪哇岛,距今大约200万年。
中国科学院双古所藏虎的头骨 作者/供图
虎现有8个亚种。其中,4个亚种已经绝迹: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于20世纪30年代灭绝,里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tata)于20世纪70年代灭绝,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于20世纪80年代灭绝,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几乎在野外绝迹。其余4个亚种包括: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为体型最大的虎亚种,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分布在中南半岛)、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分布在印度次大陆)、苏门答腊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所属的苏门答腊岛,为现存体型最小的虎亚种)。此外,有学者提出虎的第9个亚种——马来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分布于马来半岛),因与印支虎的骨骼形态和遗传差异微乎其微,将其划分为一个亚种的证据并不充分。
动物考古尤其关注虎的骨骼。虎全身骨骼有230—283块,一架完整的成年虎骨,一般质量在10千克左右(东北虎可达20千克)。各骨骼部位的特征比较明显,以头骨和下颌骨为例:虎的头骨略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头骨的最高点位于额骨的中部,高度不小于头骨全长的50%,额骨高耸、中部显著下凹,脑颅明显向后倾斜,矢状嵴和人字嵴相接处(枕部)明显后突;下颌骨厚实,下缘平直,咬肌窝凹陷,冠状突很高,髁突宽大;上下颌共有牙齿30枚,齿式为3.1.3.1/3.1.2.1,犬齿发达强壮,呈圆锥状,齿尖稍向后弯,下颌第1臼齿呈凹形。
文化内涵
虎仅分布于亚洲,在亚洲各地文化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如印度教女神杜伽(Purga)的坐骑为虎,猴神汉努曼(Hanuman)也有骑虎之形象;虎是朝鲜民族的民族象征,“太极虎”多里是1986年首尔亚运会和1988年首尔奥运会的吉祥物。
日本泉屋博物馆藏虎食人卣 作者/供图
虎为食肉动物,所以,“虎有伤人意”乃其本性使然。古人通过艺术化的作品反映了这一事实,虎食人卣因其造型奇特、含义神秘而广受关注。迄今所见,虎食人青铜卣共有2件,分别藏在日本泉屋博物馆和法国巴黎色努施奇博物馆,据传均来自中国湖南。人虎母题的青铜器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和中原地区,如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其内涵,有学者认为是虎噬人,也有学者认为是人虎交媾。张光直将人与虎解释为巫师和动物助手,陈星灿认为虎实为虎皮,所谓虎口之人当为披着虎皮的人,其现实来源当为人披虎皮狩猎或在仪式性活动中舞蹈和作法。
最早的虎造型,来源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距今6400年前的龙虎蚌塑。蚌壳主要种属为丽蚌、矛蚌和楔蚌。冯时认为,蚌塑龙虎之形只能用星象来解释,其布列方位与东、西二陆一致,加上与蚌塑同出的北斗图案,其构图与真实天象完全吻合,“将中国二十八星宿体系的滥觞期及古老的盖天学说的产生年代大大地提前了”。虎为五灵(龙、虎、凤、龟、麟)之一,也是四方神之一,为西方之象,《尔雅·释天》称:“西方成虎形。”
虎因其勇猛而常与军事产生联系。黄帝轩辕“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坂泉之野”(《史记·五帝本纪》)。武王伐纣时,“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尚书·牧誓》),用虎贲比作勇士由此开始,“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尚书·牧誓》),继而用熊、虎等猛兽来形容自己的军队威武雄壮。我国古代用于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兵符上刻有老虎,称为“虎符”。目前,最早的虎符是战国时期的,《史记》中有关于魏国公子信陵君窃“虎符”、夺兵权、破秦救赵的记载。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阳陵虎符”1枚,为秦始皇调动军队的凭证,用青铜铸成卧虎状,可中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调动军队时,使臣自皇帝处持上右半符,到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与左半符验合,方能发号施令。
考古见“虎”
至少从仰韶文化时期开始,中国古代先民就已经对家养和野生的界线分得非常清楚,有了“我”与“非我”之分,“我”之所有包括家养动物,而“非我”族类,不是被狩猎的对象,就是被征服的对象,甚至连人都是。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600—5300年)出土动物遗存不多,但有虎骨遗存出土,应为狩猎所得,还出土有玉虎首璜和玉双虎首璜。其中,玉双虎首璜出土于凌家滩遗址1987年发掘的8号墓葬。玉呈灰白色,器扁圆弧形,璜两端各浮雕有虎首,用阴线浮雕刻出眼鼻嘴耳和脑门上的皱纹及向前扑的前爪,璜上阴刻花纹表现虎的花斑,造型独特,似猛虎上山。
凌家滩遗址出土玉双虎首璜 作者/供图
笔者基于该遗址动物考古和动物形象进行研究,认为用珍贵的玉料雕琢动物形象,无论从材质还是从形象上都体现出史前先民的精神诉求,动物形象首先是凌家滩史前先民所熟知的野生动物。他们从中拣选出代表天空(鸟和鹰)、大地(猪、虎、兔)和地下(龟)的动物作为形象来源,进而将其神化为龙和凤的形象,从而实现动物形象的升华,进一步寄托了他们的精神诉求。
商代晚期的先民对虎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1936年出版的《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中,记录了殷墟遗址出土虎的头骨和下颌骨,德日进和杨钟健将其定为“野而土著之动物”。甲骨文中的“虎”为象形文字,识别特征明显,形象地展现了商人脑海中的老虎形象:虎口大张,上下颌有凸起的獠牙,甚至在虎的身上绘有条纹,细致刻画出带爪的足部和卷曲的长尾。老虎体大凶猛,在只有弓弩的时代,一般只有组成庞大的狩猎队伍才能将其捕获。殷墟卜辞中记录的猎虎阵势很大,但所获甚少。如在一次田猎中,商王的队伍狩猎到了40头鹿、164只狼、159只麋鹿等,而虎却只有1只(《甲骨文合集》10198宾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甲骨中记录了一次成功的猎虎行动,他们在献祭活动中献上了虎的肱骨,并加以雕刻和镶嵌,以凸显其珍贵。虎因难得而珍贵,因凶猛而引发人类敬畏,是殷墟遗址中最为常见和使用较多的动物形象。
面对虎患横行,如能“不战而屈‘虎’之兵”,实在是最高明的做法。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景宗伏虎玉摆件”,用原有的玉皮颜色呈现老虎斑斓的毛色。描绘了辽景宗降服老虎的情形:景宗戴冠,穿着窄袖长袍,安坐石洞旁,“不发威”的老虎服服帖帖地伏卧在景宗身旁。
和谐共生
中国民间多取虎吉祥之意。家人盼望儿孙虎头虎脑、虎背熊腰、为王高升,给小儿穿虎鞋、戴虎帽、穿虎肚兜、睡虎枕、拜虎神。虎形夜壶称为虎子,相传起源于西汉名将李广射死一只卧虎,砍下虎头作枕,又用铜铸成便器。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虎在中国的分布极广,历史上至少在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过虎。虎的骨骼遗存在中国从南到北的考古遗址中也有发现,计有30余处。虎在自然环境当中的数量极少,这与考古遗址中出土虎遗存数量较少的状况可相互印证。
就世界范围来看,虎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从土耳其西部到俄罗斯东部海岸的广大地区,呈连续分布的状态。近100年来,全世界老虎种群数量下降了97%。2010年中国虎年到来之际,生存有虎的国家签订了一个开创性的协议:到2022年之前,通过保护自然栖息地、取缔国际非法贸易、重点打击虎骨酒以及各种传统制药的市场需求,力争将虎的种群数量翻番,该协议的签订及执行取得了成效:至2016年,全球虎种群数量第一次有所上升;2022年虎年来临之际,据统计,全球虎种群数量估计为5300—7300只。
人类与动物共享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二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并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少数野生动物完成了向家养动物的转化,人类与家养动物之间“缔结”了新的“盟约”:互利共生,则家养动物种群数量与人口数量都会有所增长。随着人类的扩张,或可在荒野中建立保护区对野生动物种群施以保护;而在人类领地范围内,可通过建立动物园等方式对其进行庇护,野生动物中的一部分个体也“尝试”(被迫)通过自我驯化的方式融入其中。
沧海桑田,荒野难寻,野兽遁迹,人类正置身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过程中。面对危及生存的严峻的环境恶化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对未来的庄严承诺和行动指南。
(本文转载自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公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