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苗圩:“中国制造2025”及相关政策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王心馨
2017-03-11 10:22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针对中国欧盟商会近日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与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或使外资企业受限”观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3月11日上午举行的“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答记者问上回应称,中国欧盟商会报告中有一些观点存在对“中国制造2025”的误读,市场化是中国制定“中国制造2025”及相关政策的出发点,制定该政策并不是要限制外资企业。“中国制造2025”及相关政策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苗圩说,“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制定过程并没有刻意追求中国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也没有强制外资企业将技术转让给中国。“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还没有这种强制力,更何谈对外资企业要强制转让技术呢?而且,这种转让若是是谈不好,我也强制不了,没有任何强制手段。”苗圩称。

近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题为《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对弈市场力量》的报告,认为“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与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长期来看“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进口替代行动,提醒欧洲企业警惕中国市场准入空间将会收紧。对此,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大潮下,旨在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并非孤例,比如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复兴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当前中国工业正处于“工业2.0补课、3.0普及、4.0示范”的并行阶段,“中国制造2025”所推进的自主创新和装备自主化,并不会对外商构成挑战和威胁,该战略规划是开放的。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过程中,拥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外商存在巨大机遇。

“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并未强制要求外资转让技术

作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已经连续三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同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等表述外,还着重强调了“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在当天答记者问环节,苗圩亦多次强调,“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的政策措施,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包括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均一视同仁。

这直接反驳了前述中国欧盟商会报告中所说的“外资企业面临市场准入与政府采购限制”的观点。对于该报告中所述“中国以强制性技术转移换取市场准入”,苗圩直接回应称,中国并没有强制要求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也没有强制要求将技术转让到中国。中国欧盟商会中有一些观点和说法存在对“中国制造2025”的误读。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苗圩称,中国的准入条件是要求企业必须掌握新能源汽车全套的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这个要求不是只针对外资企业,更不是强制要求外资企业把技术转让到中国来。我们制定这个政策的初衷就是防止有些企业利用政府补贴钻政策的空子,买来总成件拼装一批汽车、赚一把钱就走人。在这种情况下,既是对用户利益的损害,更是对拥有知识产权企业的伤害。所以,我们制定这个政策并不是说要限制外资企业,我们对内外资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苗圩说,准入条件中所谓的技术转让、掌握相关技术包括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也包括在境外母公司所设立的研发中心,只要有这个技术就可以,并非必须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强制将技术转让到中国。“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还没有这种强制力,更何谈对外资企业要强制转让技术呢?而且,这种转让若是谈不好,我也强制不了,没有任何强制手段。”

《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包之一的工业强基工程提出,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中国欧盟商会的报告认为,这些“大幅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目标的设立,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其实是一场大规模的进口商品替代计划,将对外资造成冲击。

苗圩说,应该看到,目前发达国家在一些技术和产品对中国还实行严格限制出口,“逆全球化”的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也有所抬头,中国政府历来反对这种做法。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先进技术和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根本目的是加快推进中国的工业转型升级,来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种装备、各种工业产品方面的需求。“有些设备和产品,西方对我们还是禁运的,我们市场上又有急需的,如果我们不做,何以说满足经济的发展,何以说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何以谈到保护我们国家的国防安全。”

中国欧盟商会质疑,2015年10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中,设置了上百条在2020年和2025年要达到的国内外市场份额目标,并指明十大重点领域内应发展的技术和产品,“显然这并不仅仅是场国内的行动,它对欧洲企业在本国市场和第三方市场业务都有直接冲击。”苗圩对此表示,“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制定过程并没有刻意追求中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绿皮书中所提的指标是预测性的,没有约束力、更不是政府的行为。

“我们在文件制定过程中并没有刻意追求(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这一指标。文件发布以后,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一个绿皮书,中国欧盟商会的报道当中所引用的绝大部分都是绿皮书上所发布的指标。但是,在绿皮书发布的时候,他们已经声明,这个指标是预测性的,不是强制性的,没有约束的作用,更不是政府的行为。”苗圩说。

苗圩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文件的制定和近两年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中国制定“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的出发点。在促进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这是一种国际通行做法。为了发展本国制造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都制定了类似“中国制造2025”这类文件。比如近两年欧盟有工业复兴战略、美国有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有“工业4.0”。

苗圩称,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中国一直强调要加强国际双边、多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比如中国和德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就“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已经建立合作机制,并且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一些细分领域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国制造2025”推进自主化,不会对外商构成挑战和威胁

“各国对于制造领域的重新重视有目共睹,但这是为了提振经济而非保护本国的制造业,因此不存在提高外资准入门槛的说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中国政府推出“中国制造2025”产业升级规划是希望拉动内需,变“中国制造”成“中国智造”。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换过程中,实际上也给外商带来了投资机会,吸引全球技术、资金投入,共同合作。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4.0研究所所长王喜文对澎湃新闻坦言,的确存在一些外商企业认为,“中国制造2025”旨在推进自主创新、自主装备,会对外商构成挑战。但就工业强基工程而言,工信部之所以推进这项工程,主要是在补课,补工业2.0的课而已。“中国当前工业是一个并行阶段,工业2.0补课、3.0普及、4.0示范。工业2.0补课主要是指补上工业基础能力、质量品牌、标准化等。工业3.0普及,主要是指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普及自动化。工业4.0示范则是通过智能制造试点、智能制造工程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外商主要在中国市场发展,拥有技术领先优势,主要关注高端的3.0的自动化和4.0的智能化市场,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不会对外商构成挑战和威胁。”

据王喜文介绍,《中国制造2025》印发之后,地方版“中国制造2025”实施战略和行动计划陆续出台,“中国制造2025”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转型必然需要高端技术和解决方案,外商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也就是说,对外商来说,市场空间更大了,相对于中国政府鼓励发展自主装备而言的蛋糕(市场空间)更大了。这样一来,实际上对于外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在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看来,由于目前大多数国内制造企业尚处在工业2.0或3.0的阶段,“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对于外商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让处在不同水平的制造企业在相同环境里竞争,这对外商来说更有优势。此外,外企在技术、品牌上有很好的积淀,在中国国内有更好的认知度,这也让他们在中国市场更有竞争力。“中国政府的投入和扶持是相对有限的。从过去的例子来看,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并不是靠扶持和投入建立起来的。”陈吉红说。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