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到上海博物馆去,走进尘封千年的“上海第一镇”与丝路古港

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2017-03-09 20:00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3月9日下午在上博揭幕。 编辑 陆林汉(01:33)
就历史而言,设置于唐代天宝年间的青龙镇可谓“上海第一镇”,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经过7年多时间的发掘,一个尘封于地下千年的丝路古港终于向世人揭开面纱:3月9日下午,“

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展览汇集了青龙镇历年考古出土的文物精品100余件,以东南巨镇、盛世佛光、丝路遗珍三个板块进行呈现。《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带您先睹为快。

释迦牟尼涅槃像

去年12月8日,上海博物馆对外公布了青浦青龙镇遗址考古的重要发现,宣布隆平寺塔基及地宫的开启与发现,出土了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而在此前的2010年——2016年,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组织的发掘出土了来自福建、浙江、江西等窑口可复原瓷器6000余件及数十万片碎瓷片。

2016年12月8日,上海博物馆文物保管科技中心青龙镇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

这些在地底下埋藏了千年的文物,在上博文物修复师的悉心修复下,一改往日出土之初的残败与破碎,以全新面目立于世人面前。

“东南巨镇”之风采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莲瓣纹碗

就历史而言,青龙镇遗址可谓“上海第一镇”。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展厅中呈现的第一件文物是一件长沙窑执壶——这一文物正是在1988年青龙镇遗址第一次被发现时出土的。

青龙镇遗址位于今上海西部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据明正德《松江府志》记:“青龙镇在青龙江上,天宝五年(746)置”。青龙镇的置镇比唐天宝十年(751)上海最早设置的华亭县还早五年,比今天依然兴盛的朱家角、七宝老街、南翔、枫泾等古镇都早好几百年。

唐宋时期的青龙镇被称为“东南巨镇”,是“富商巨贾,豪宗右姓”云集之地。到南宋时期,青龙镇因海上贸易的兴盛,市镇规模越发可观,镇上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时人誉为“小杭州”。青龙镇的发现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1988 年 8 月,青龙村双浜生产队在开挖窑河时,发现了数口唐代水井,其中一口水井中出土了 2 件带有强烈异域风格的长沙窑执壶。2010年,上海博物馆考古人员进行了大规模发掘。

唐代鹦鹉衔枝绶带纹铜镜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的领略彼时“东南巨镇”上百姓的寻常生活,展览展出了大量历年发掘出土的百姓生活遗物,如鹦鹉衔枝绶带纹铜镜,镜背纹饰为一对鹦鹉,口衔折枝花果,从纹饰可体会铜镜之精巧与富丽,可见当时百姓生活之富足;陶童子像、青釉狗塑等陶瓷玩偶,小巧玲珑、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市民的生活趣味。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陈杰对澎湃新闻表示,在这一板块观众可以发现很多与饮茶相关的器具。“宋代生活里饮茶盛行,所以出土了很多茶具,都是为了迎合当时的饮茶习俗。我们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很明显的属于茶碾子的造型,包括喝茶用的茶具、渣斗以及出土的大量的建盏茶盏,都与当时的饮茶风尚相关。”有趣的是,青龙镇遗址考古发现了大量的水井,青砖砌筑,磨砖对缝,做工考究。鹦鹉衔枝绶带纹铜镜及铁鼎、银箸、唐代长沙窑执壶等多件文物均为井底出土。“这些精美的器物为何会丢到井里,当时发生了什么故事?至今连我们的考古队员都难以解答。”

复制千年地宫呈现地宫出土的精美佛教文物

“盛世佛光”通过出土建筑构件及千年地宫出土的精美文物等来展示青龙镇佛教文化的发达。

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为了让观众了解这一千年地宫是怎么回事,特意以一比一的比例复制了地宫入口,“虽然是复制品,但周围的泥土却中货真价实从考古现场运来的。”考古人员说。

“禄合” 铜印

文献记载青龙镇曾有“七塔”、“十三寺”,其中以隆福寺、隆平寺、胜果寺最为著名。隆福寺为南寺,寺塔迄今依然屹立,俗称青龙塔。2015年,考古发现了北寺隆平寺塔。隆平寺塔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现存塔基平面呈八边形,地基内建有地宫,地宫内出土了40余种珍贵的佛教文物。展览展出了地宫出土的佛教文物如钱币——得壹元宝、咸康元宝、宋元通宝铁母钱等;阿育王塔、铁函、木贴金函、释迦摩尼涅槃像以及木函内所藏的银箸、银勺、银钗、银龟、铜镜、水晶佛珠等一批供奉品。

铜瓶与舍利

展览也展出了地宫套函内发现的佛教圣物舍利。据陈杰介绍,佛教中舍利信仰非常重要,舍利可以分为几种,重要的有两类,一类为真骨舍利,即高僧火化后获得的真骨舍利,宋代以后大多数为感应舍利,所谓感应舍利即内心至诚,宝石、水晶都给可以作为舍利。此次展览展出铜瓶及瓶内所装4颗舍利为感应舍利,其中3颗为水晶球,一颗铅球。

北宋 银鎏金嵌漆木柄双鱼纹匙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展览展出的木铁金卧佛像和木贴金函为复制品。因为有机质的文物保护和处理周期非常漫长,现在还不具备展出条件,为了展览的完整性,进行了这样一种复制。

陈杰说,“隆平寺塔基和地宫中出土的佛教文物是青龙镇佛事兴盛的象征,隆平寺塔作为民间捐助的佛塔,其出土的文物也都与佛教供奉相关,反映了唐宋时期佛教世俗化的现象。”

隆平寺塔的发现为复原青龙镇市镇布局提供了关键坐标,文献记载隆平寺塔还兼具航标塔的功能,因此它也是青龙镇作为海上贸易港口的重要实证。

义窑青釉荷叶纹碟,南宋

“丝路遗珍”勾勒瓷器海上贸易

展览第三部分为“丝路遗珍”,其展品以大量的考古出土的复原瓷器为主,涵盖众多南方窑口。青龙镇考古出土的瓷器唐代以越窑、德青窑、长沙窑为主,至宋代则渐以福建、浙江、江西的瓷器产品为大宗。福建瓷器主要为闽江流域的产品,其中以义窑、东张窑、磁灶窑、同安窑、建窑、浦口窑、遇林亭窑、怀安窑等窑口为主。浙江瓷器有龙泉窑、温州窑等,江西瓷器有景德镇窑、吉州窑等。

青釉刻划莲瓣纹碗,北宋

据青龙镇遗址考古队队员王建文介绍,因为考古出土的瓷器数量特别大,本地不可能用得了这么多,所以推测大部分还是供出口。“我们总共发掘了4000平米,出土了可复原瓷器6000余件以及数十万片碎瓷片,每平米出土的瓷器数量非常之大,瓷器作为耐用品,本地肯定消耗不了这么大量的瓷器,所以肯定是转运到外面销售的。”

德清窑青釉褐彩盆,唐代

“唐代以越窑、德青窑、长沙窑为主等内陆窑口为主,至宋代渐转为以福建闽清义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以离海岸线比较近的窑口产品为主,体现了从内河道海岸到沿海贸易的转变。这种转变一则与从唐到宋大的经济背景转变有关,经济重心从西往东、从北向南在转移。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其与市场贸易是相互促进的。”王建文说。

据宋嘉祐七年(1062)《灵鉴宝塔铭》对当时海上贸易盛况记载云:“自杭、苏、湖、常等州月日而至,福、建、漳、泉、明、越、温、台等州岁二三至,广南、日本、新罗岁或一至”,说明宋嘉祐七年青龙镇的海上贸易就极其繁盛,只是缺少实物证据,而考古发现出土的瓷器可与当时文献记载相印证,“当时许多瓷器产品从福建、江西等地运到青龙镇后,进而转口外运,主要销往高丽、日本与越南,反映了青龙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港口的重要地位。”陈杰说。”

长沙窑青釉褐彩执壶,唐代

【上海博物馆展厅展览区域地图】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