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股债双杀再现,美股暴跌,美债飙至2年新高,到底怎么回事?

2022-01-24 18: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朱雪莹 华尔街见闻

在美联储的“慷慨解囊”之下,风险资产一度成最大赢家。然而随着美联储开始“节俭度日”,曾经提前兑现的未来收益都要一点点还回来。

隔夜美股用全线暴跌诠释了这个道理。

标普500指数下挫1.84%,今年累跌4%。

道指下跌1.51%,创两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纳指跌2.60%,创三个月新低并从高点回落10%,纳斯达克100指数跌2.57%同样刷新三个月新低。

在个股方面,高估值科技股领跌:

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跌超4%至一个半月新低;

苹果跌近2%至一个月低位;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2.5%至三个月新低;

微软跌2.4%近三个月低位。

而在股市暴跌的背后,美国债券市场同样在遭受暴风袭击,“股债双杀”还是出现了。

美国国债收益率从2年到30年全线上行,集体突破前期高点。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上涨7个基点至1.85%,达2020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上涨9个基点至1.06%,为2020年以来首次飙升至1%以上。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18%,为2021年6月17日以来最高。

01

股债直面风暴

美联储风格的明显转鹰绷紧了投资者的心弦。从一号人物到三号人物纷纷公开发声,引发市场更多猜测。

在经历隔夜暴跌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对于今年加息次数的押注已经上升到4-5次,而就在上周五的预计还是3-4次。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全球固定收益宏观策略主管Jim Caron表示,现在市场上充斥着“鹰派”的讨论声,有人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在1月意外加息,有人表示3月可能会超预期加息50个基点而不是25个。

对于股市和债市而言,这些声音都不是很容易接受。

逐步收紧的市场情绪让债券市场首当其冲,投资者由于担忧未来息票和本金价值,大举抛售致使美债收益率不断攀升。

而这是股市最为关心的“债券晴雨表”。十年期美债被称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走势将对科技股等高估值股票有直接影响。

所以债券收益率飙至两年新高,引发资产价格大跌,高估值科技股成为被重点抛售的对象。

美国银行研究团队表示,在近几周调研的基金经理中,许多人都减少了对科技股的敞口,配置比例已经降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

然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债收益率对股市造成的冲击还远远没有到终点。

有债券策略师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近期快速升至2%。BMO美国利率策略主管Ian Lyngen对此表示: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能多快达到2%,将取决于美联储下周FOMC会议的基调,我们预计将在1月-3月会议期间到达2%的位置。

02

通胀:一切的源头

按照金融博主金融博客Zerohedge的说法,昨日以10年期美债和标普500大盘合计的股债双杀是2021年3月以来的单日最大规模。

其中10年期美债价格创至少30年来最糟新年开局,美股创2016年以来最差新年开局,也是至少30年来第三差的开年纪录。

而这动辄打破数十年记录的原因,和刷新四十年新高的通胀水平密切相关。

供应链的紧张、劳动力的紧缺、平均薪资的上涨都使得美国通胀“百上加斤”。面对物价的全线上涨,7%的CPI同比让增幅美联储再也无法用“暂时性通胀”来安抚市场。

再加上“充分就业”已经基本实现,所以从数据上看,美联储必须要开始收水。

然而暂未真正落地的政策致使利率水平快速波动,在让投资者感到不安的同时也导致风险资产市场上下波动。

Baird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的投资策略分析师Jack Janasiewicz在周二的报告中写到:

(美联储)行动的时间和步伐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让市场在今年上半年都保持紧张状态。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原标题:《股债双杀再现!美股暴跌,美债飙至2年新高,到底怎么回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