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200支冬奥火炬已启程运往北京,由上海量产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022-01-19 18:1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采用碳纤维外壳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由上海石化研发和量产。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石化 供图

在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林生兵的办公室内,有一个“飞扬”火炬,夺人眼球。

“它是用我们上海石化的碳纤维制造的,碳纤维的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但强度是钢的七到九倍。”林生兵说,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的研发和量产,对上海石化意义非凡,说明碳纤维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

林生兵(右)在组装火炬。

上下求索,研制“外壳”

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工作核心是碳纤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复合材料专业的林生兵成为首任总经理。

2020年6月,一则上级通知突然降临:应冬奥组委要求,为火炬“飞扬”研制碳纤维外壳。

北京夏奥会火炬“祥云”最上端燃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而冬奥会火炬“飞扬”外壳采用碳纤维,这要求碳纤维外壳能经受住8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一般树脂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只能经受2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

这时,有人想起金山有家民企有耐高温的第三代聚硅氮烷树脂能满足需求,众人喜出望外。

林生兵

“祥云”火炬结构简单,而“飞扬”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的造型怎么做?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东华大学三维编织团队。200多锭碳纤维从经向、纬向、法向三个维度像编织羊毛衫一样,解决了造型问题。

2020年10月初,林生兵带上2支“飞扬”外壳,兴冲冲进京“赶考”,万万没想到,点火后一分钟不到,火炬竟出现两个火焰点,外壳还蹿起一股小火苗,且有起泡、开裂现象。

林生兵及其团队在工作中。

经综合分析,外壳成型温度不到位,且速度过快产生热胀冷缩。于是,他们在“马弗炉”中烧制时先慢慢升温,再慢慢冷却,烧制时间由原来半天延长至一天。

2021年春节后再次进京,林生兵终于完成使命,成功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耐燃烧、耐高温的重大难题。

左右牵线,总装“飞扬”

2021年3月,“飞扬”火炬的量产任务不出意外落在上海石化身上。

研制火炬外壳很难,而“跨界”生产火炬也绝非易事,尤其是里面的减压阀、储氢气瓶属世界难题,而“飞扬”使用氢气燃烧,需要在一虎口的距离,将压力从420公斤力/平方厘米减至接近标准大气压,且保持稳定流量。

林生兵及其团队在工作中。

林生兵在公司组织的体检中查出了问题,去医院复查,情况不太好。2021年9月3日,林生兵接受手术,住院期间仍每天协调指挥。

终于,“飞扬”火炬样品通过冬奥组委检测和第三方验收,专家评价“飞扬”具备轻、固、美的特点。

2022年1月中旬,1200支冬奥火炬启程运往北京,林生兵将带领他的团队继续为冬奥火炬提供组装和传递保障服务。

    责任编辑:陈悦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