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寒:寒到极致,花迎春

2022-01-20 08: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 REC

Great

大寒

Cold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在公历1月20日至1月21日交节。清代农书《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云:“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俗话说“大寒凛凛在年关”,此时寒潮频频南下,是江南一年中极为寒冷难耐的一段时期。人们格外注意防寒保暖,民间有防“五寒”之说,要防鼻寒、颈寒、肺寒、脚寒、腰寒。食疗进补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是十分适宜的。苏州人有谚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冬至以来的膏方吃得差不多了,此时正好熬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不过,大寒再清冷,也抑制不住春的气息。冬至一阳生,经小寒、大寒,而阳气渐盛。过了大寒又立春,此后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大寒踩着岁末的门槛到来,家家户户屋里屋外忙着各种迎接新年的活计,准备着各色年货,侍弄着年节花卉。农历新年的红火和喜庆气氛便一点一点蔓延开来、浓烈起来了。可谓是真正的“大寒迎年”!

// 大寒花信与江南雪

时近年节花市兴。大寒三候花信风如约而至,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三花形态清隽而花香馥郁,在清冷的空气中格外幽长。

一候瑞香,树姿潇洒,四季常绿,深得人们青睐。宋代《清异录》记载,有位比丘僧白日卧在大石上睡觉,梦中被浓郁的花香熏醒,梦醒后寻香得见几朵小花团簇一处,隐在绿叶深处,浓香袭人,比丘僧以为这是花中祥瑞,遂名之为“瑞香”。冬日里,取一盆瑞香与兰草、水仙或是米兰同置于室中,那一室清香,叫人心向往之。

二候兰花,一两朵花,三五片叶,其香幽远宁静,其姿俊逸洒脱,兰韵天成,置于桌案上,亦是主人高洁品性的象征。

至于三候山矾,长于江南野地,为四季常绿灌木,开花时一树一树地怒放,花形细小,繁白似雪,如缀碎玉。南宋徐俯在《南柯子·山矾》中称赞其“细蕊黄金嫩,繁花白雪香”,细蕊从花苞中探出,“香迷双嫩蝶,熏恼一林莺”,故其花香又被称为“七里香”。宋以前,山矾另有其名,而“山矾”的得名与北宋诗人黄庭坚有关。黄庭坚《山矾花二首》小序中记载了一则小故事,说江南的山野中,有一种冬末春初开的小白花,山里人称之为“郑花”。诗人王安石十分喜爱这种花,想移栽,但是写诗的时候又对“郑花”之名颇觉嫌弃,于是黄庭坚提议改名为山矾。这是因为山里人将这种花的叶子捣汁染布为黄色,于是有此花,就不需要用矾土矾石固色就可以染布了。事实上,江南各地对山矾的称呼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因其香味,叫它“野桂花”;有的地方因其在冬季开放,称之为“冻青花”;还有的地方因其花形如米粒,小而成簇,便叫其“饭粒子花”;另外还因其叶子味甘,在江西一带也叫它“甜叶子”。作为大寒最后的一个花信,山矾总是伴着瑞雪盛开。山矾花开之后,春天就要来了。

如今江南的雪虽少,但下起来却是极美的。它不如北国的雪张扬、奔放,细小的雪花在风中、在天地间轻言慢语、轻盈地蹦跳着,敲击着门窗、屋脊,扑簌簌地落在半黄、深绿的叶片上、大地上,只剩下一片生动的白色。在鲁迅《江南的雪》一文中,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带着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冬花在雪中烂漫,“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此时,“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又“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于是“大阿罗汉”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了。至于百草园的雪,等“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孩子们便可以欢快地捕鸟了,“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江南雪薄,积雪易化,若待到银装素裹之时,四处便都是赏玩雪景的欢乐身影。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山上远眺此桥,石桥拱面向阳,积雪消融,露出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白雪覆盖之下,桥洞里映着雪光,远远看去,桥身似断非断,故名“断桥”。西湖有三怪,其一便是“断桥不断”。站立桥头,放眼望去,远山近水,一片淡墨色。

// 掸尘除晦忙年货

大寒临近年底,挨着年节,不论城乡,家家户户都会彻彻底底地将房屋里外打扫一番,清洗衣物用品,疏浚明渠暗沟,俗称“掸檐尘”“掸尘”,也有叫“换新”“掸新”的。清人蔡云《吴歈》诗云:“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腊月以后,老人们总是要翻翻皇历,拣一个标着“宜扫舍宇”的日子,唤来一家人动手开扫;一般人家多在腊月廿三、腊月廿四或是腊月廿七挑个日子开工。掸尘有祓除晦气之意,“尘”与“陈”谐音,又含有除陈布新、除旧迎新之意,因此不仅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工具也颇有讲究。近人钟毓龙《说杭州》云:“杭俗……扎竹枝为大帚,承之以竿,屋角檐隙,无不加以扫除;桌椅什物,无不加以洗涤,预备过年。”这一把掸尘的扫帚日后还要用作谢灶引火,爆裂时噼里啪啦声如爆竹。天台一带,掸尘使用新竹扎的竹枝、早稻草制成的掸刷,新竹枝含有迎新之意,早稻草则是迎春早得吉祥之意。

进入农历十一月之后,市肆小贩多贩置南北货,供城乡居民新年所需,除夕过后,则自行散去,称为“六十日头店”,大寒前后到市肆购置年货便出现了高潮。市肆中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熟食铺中豚蹄、鸡、鸭、鱼、肉较之平常更加充足;纸马香烛铺里,门神、灶神、路头财马、纸糊元宝、大小蜡烛、贡檀名香之类齐备;南北杂货铺白糖包、莲子包、黑枣包、线粉包应有尽有;香糕铺子里各色糕团,还有红绿纸小酥糖、枣子供顾客选购。此时,大街小巷中叫卖篝灯、灯草、灶牌、灶帘、竹篮竹筷、盅碗盘钵、鲜鱼果蔬、手帕毛巾、红绒头绳之声不绝于耳;还有磨刀、杀鸡等手艺人穿梭往来;更有“酒肆、药铺,各以酒糟、苍术、辟瘟丹之属馈遗于主顾家”,年尾酬谢顾客,不失为高明的促销之举。

年市上,家中多要采买一点装饰物,也都应着寓意吉祥、企盼安康的意思。比如聚宝盆,人们或是往花店采买,摆在客堂正厅,或是“闺中剪红贴翠”,将聚宝盆形的剪纸贴于窗户门楣之下,也是喜气洋洋。聚宝盆,传说为明代居住在江南周庄的巨商沈万三所得,清人笔记《挑灯集异》记载了这个故事,说沈万三曾经救下百余只青蛙,青蛙为报恩赠予他一只瓦盆。万三的妻子偶然中将一只银钗掉入其中,顿时银钗满盆,不可计数。沈万三遂以银钱试之,亦是如此,从此之后,富甲天下。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建造城门时,地基屡屡下陷,于是强征聚宝盆埋于城门下,终于建成,故此门得名“聚宝门”。聚宝盆因传说有聚财的寓意,而成为家中颇为重要的装饰摆设之一。再比如柏枝,或以整枝翠柏缀上红花,或将柏枝扎成凤形,挂上橘子、荔枝等果实,置于家中厅堂,以为大吉大利之意。

腊月迎新,闺阁小女儿自然少不了花朵添妆,清代吴谷人《新年杂咏》小序中记录了清代杭州年市有柏子花、长春花、元宝花等等。苏州的花铺则用柏叶点缀铜绿,连同剪成虎形的彩绒一并扎成小花朵,俗称“老虎花”。抑或剪“寿星”“和合二仙”“招财进宝”“麒麟送子”之类寓意的吉祥图案,称为“柏子花”,女孩竞相购买,互相馈赠,插于鬓发之间,好不俏丽!

// 祭灶守岁过大年

江南各地有腊月廿三或廿四祭灶、送灶王的习俗。这一天的主角自然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了。苏州人喜欢称其为“灶界老爷”。旧时,家家户户的灶头上都设着一个小小的神龛,人们便将灶王老爷的神像安置在内,并在神龛前摆上小香炉,这便是灶王老爷的安身之所。灶王老爷与家人们朝夕相处,不可谓不亲近。传说这位灶王爷腊月廿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并在大年三十带着上天的恩赐或是惩罚重回凡间。于是,各家各户在腊月廿四便要热热闹闹地举行个“欢送仪式”,为其饯行,这个仪式便是祭灶,又称送灶。

祭灶少不了香烛纸马、糕果供品,焚香叩拜等一套仪式。旧时,供品中必有一只黄羊。鲁迅在《庚子送灶记事》中说:“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大略在汉代就有了,《后汉书·阴识传》中记载说汉代有个叫阴子方的孝子,在腊日一早起来烧火做饭,灶神突然显形,阴子方在磕头如捣蒜之后,匆忙杀了家中的黄狗以充黄羊祭祀灶神。从此家运亨通,三代之后更是大富大贵。于是,阴氏此举引得后世效仿。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如今用牲畜祭灶的习俗早已消逝。

不过,胶牙糖却保留了下来,成了不可缺少的供品。胶牙糖是一种麦芽糖,黏性很大,目的是让灶王爷吃了粘住牙齿,不能调嘴弄舌对玉皇大帝说户主的坏话。各地胶牙糖的形状不大一样,不过粘住灶君的牙,不让他乱讲坏话的用意却是一样的。苏州的胶牙糖被做成元宝状,俗称“糖元宝”,绍兴一带则是圆圆扁扁的,像厚厚的小烙饼,杭州一带则是搓成长条状的。

到了腊月廿五,人们惯用赤豆掺米煮成粥,全家老少都得尝几口,襁褓中的婴儿,家中的猫狗,都让其尝上几口。若有外出未归之人,则为其留一碗。总之,家中有几口人,就得有几口人吃粥,俗称为“口数粥”。相传吃了口数粥,便能辟邪驱疫鬼。南宋范成大有《口数粥行》一诗,开篇云:“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插图]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在诗尾则祈福身体安康、五谷丰登,云:“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从灶神上天的日子开始,诸事百无禁忌。待到腊月三十除夕夜,灶神返回人间时,又会有一番接灶仪式将他隆重地接回来。

腊月三十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也叫“大年夜”。这是个十分特殊的日子,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便是此日既是旧年的结束,也连着新年的开始。于是,这一天里,人们忙着诸多事宜,心中充满了对新一年的希望与期许。

除夕夜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年夜饭了。吃年夜饭讲究讨口彩:肉圆,寓意团团圆圆;蛋饺,形似元宝,便有招财进宝之意;青菜梗长,“梗”与“庚”谐音,唤作“长庚菜”,就有了长寿的美好寓意;黄豆芽长得像如意,便有了“如意菜”这个菜名;粉丝,则被叫作“金链条”。姑苏人常会在饭里埋个荸荠,拿筷子挑出来,喜称此举为“掘元宝”;餐桌上更有一只炭火烧得旺旺的暖锅,热气腾腾,象征着蒸蒸日上、兴旺发达。席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意在祝福其平安长大。小孩子平日里不易得钱,此时自然十分高兴。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饧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诗中孩童手捏铜钱,细细打着小算盘的憨态,如在眼前。

是夜,家人围炉而坐,通宵不眠,称为“守岁”。守岁时,房中必得燃一对红烛,谓之“岁烛”。小孩子哪里受得了这般熬夜,不多久便会哈欠连天,父母便诓骗他们说除夕夜时老鼠会娶亲,让孩童点亮灯烛,要给娶亲的“新郎”照亮前路,这个习俗被称为“照虚耗”。不过,孩子们终归还是抵不住瞌睡的侵扰,悠然入了梦乡,自然也不会想到老鼠女儿嫁的是猫。

一觉醒来便是大年初一,祭祀、走庙、贺年、玩赏等活动逐一展开,内容丰富多彩,多寓意吉祥如意。热热闹闹地过大年,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落灯时,大寒裹挟着新春的气息,让人心里感到格外温暖。

从立春到大寒,二十四节气走过了春夏秋冬,我们在节气中庄重地举行迎送仪式,依节气顺时生长收藏;我们在节气中下田上山、入湖出海;我们在节气里饭稻羹鱼、笑闹游赏。节气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节气是江南人的生活指南。江南的节气应和着江南人的生命节律,为中华大地谱写出美丽的乐章。

文字 /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图片 / 网络

意苏州

苏州艺文类自媒体

— FIN —

原标题:《明日大寒:寒到极致,花迎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