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建上海市委:健全技术标准,让湿垃圾“变废为宝”

2022-01-18 16: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国湿垃圾产量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5亿吨。在多种处理方式中,厌氧消化技术不仅能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还能产生清洁能源气体甲烷,是一种绿色的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方式。民建上海市委聚焦湿垃圾处理问题,在今年上海两会上提案指出:日益增多的厌氧消化工程产生了大量的厌氧消化残余物,即沼渣与沼液,其处置已成为制约厌氧消化工程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需解决厌氧消化残余物问题

沼渣,是指厌氧消化后残留在发酵罐底部的半固体物质及沼液脱水后形成的固形物质,主要由未分解的原料固形物、新产生的微生物菌体组成,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目前,上海湿垃圾产生的沼渣处理以焚烧为主。然而,沼渣含水率较高、热值较低,需要对其进行脱水干化才能达到较高热值,增加了处理成本;且焚烧还会把沼渣中的有机碳转为碳排放。上海市实施垃圾分类后产生的湿垃圾沼渣有机质和总养分含量较高,资源化利用潜力较大;但是较高的pH值和EC值影响了沼渣的再利用,同时极低的腐殖质含量和发芽指数说明沼渣具有较高的植物毒性,不能直接施用于土壤,只能做进一步处理。

沼液,是指厌氧消化后残留在发酵罐中的液体,是一种优质的有机液体肥料。沼液的施用对农作物增产、土壤增肥、种子保育、畜禽养殖方面有良好效果。沼液低成本的资源性利用主要是沼液还田。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液虽然同传统沼液成分接近,但高达1.0-1.5%的盐分成为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瓶颈,将其直接还田利用存在土壤盐分累积带来的盐碱化问题。

沼渣、沼液利用缺乏全面系统研究

民建上海市委提出,上海市已出台了相关举措和政策提高沼渣、沼液的利用,但大规模推广应用沼渣和沼液生产的有机肥还存在问题。

由于湿垃圾的成份比较特殊,含有较高的盐分、油脂和蛋白,不能完全套用禽畜粪便和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料的标准,目前国家和上海市层面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湿垃圾生产有机肥料的相关标准和安全规范。虽然利用禽畜粪便厌氧发酵产物沼渣与沼液生产有机肥料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利用湿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沼渣与沼液生产有机肥料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此外,湿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沼渣与沼液作为有机肥料的生产原料,由于其成份特殊,来源复杂,而且是新生事物,其生产的有机肥料还田后,对土壤生态系统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以及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影响如何,目前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影响了其有效利用和施用的安全性。

多措并举实现有机肥料还田

民建上海市委建议,在沼渣肥料化安全性方面,2021年6月1日实施的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T 525-2021)将沼渣列入有机肥料生产评估类原料安全性评价要求目录,从而为沼渣肥料化提供了法律保障。建议本市农业部门根据国家修订的最新有机肥料标准,重新制定我市湿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沼渣与沼液还田政策。

湿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沼渣与沼液还田利用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风险,需要在科学评估基础上,加以引导和规范。根据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农业投入品行业管理规定,结合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开展试验评估,制定相关产品技术标准。建议由本市农业部门牵头,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绿化市容局、农业科研机构和检测机构等单位,起草湿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沼渣与沼液生产有机肥料的地方标准,在新修订的国家有机肥料标准基础上,增加盐分控制指标,调整或取消发芽指数指标。

建议设立相关研究课题,鼓励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尽早解决湿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沼渣与沼液生产有机肥料的技术问题,并不断开发附加值更高的有机肥料新产品。沼渣与沼液中存在病原微生物、恶臭物质等特点,并不适用于土地的直接利用。鼓励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全面系统评估湿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沼渣与沼液生产有机肥料还田的安全性。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21-01-17

原标题:《民建上海市委:健全技术标准,让湿垃圾“变废为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