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刘邦如果不杀韩信会怎样,互动叙事作品《汉初》有47个结局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17-03-07 09:56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是否无数次设想过,如果某个重大时点出现不一样的选择,历史是否会截然不同。现在,我们开始折叠历史,回到汉代之初。垓下之战后,刘邦如果选择了称王而非称帝,中国的历史会是怎样的面貌?如果刘邦选择不杀异姓王,是否可以创造和平共治天下的局面?韩信不死,是否会留下更多传奇?

现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在文学中创造另一种可能。40万字,97个OR选项,194条支线,47个不同结局,构成了首部中文众创互动叙事作品——《汉初》。

3月5日下午,由“巧书”互动叙事创作平台举办的“《汉初》首发仪式”在上海举行。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美国奇点大学投资人关新、知名编剧史航等众多文化领域相关人士齐聚一堂,探讨互联网时代下内容的创新,以及互动叙事在中国的发展。

《汉初》中让读者选择的选项

阅读与创作的另一种可能

《汉初》讲述的是刘邦时期的汉朝所发生的故事。秦汉是中国两千年统一王朝历史的开端。汉朝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结构来说,有其重要意义,从汉朝刘邦开始,发生了很多决定后代历史、政治、时代的大事。

史书上记载,在公元前202年2月,新授封的楚王韩信与越王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藏茶、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等人共同上书刘邦,请刘邦即位称帝。并在当月于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

互动叙事作品《汉初》的开端,正是于称帝那晚刘邦的一个决定开始。究竟是选择称帝,还是称王? 如果刘邦没有封异姓王,会怎样? 如果刘邦杀异姓王,又会怎样?

这部40万字的众创互动叙事作品,共有47个不同结局,在每一个人物关键点上,都设有不同的选项。通过这样的创作颠覆了传统历史书写的方式,给很多人一个重新了解历史的兴趣点,甚至对于历史引发更深层的思考。

在已经公布出的《汉初》故事中,团队成员结合历史史实创造出了庞大的脉络架构,延展了各种可能,并赋予不同人物以丰富个性。

在写作上,团队作者静一坦言:“一直都喜欢写推理悬疑小说,通过这次历史题材的尝试,发现原来任何题材都可以用互动的方式来表现。互动是时时刻刻发生的,每一刻,我们的选择,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另一位作者叶书林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她是在中央八台首播的电视剧《活法》的编剧。一开始尝试互动的创作方式,需要很多的思维转换时间,但一旦融入了,便会发现很多乐趣。“在创作正史的这条支线时,我需要去思考如何在不影响历史结果的情况下,巧妙地设置OR选项,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互动产生的蝴蝶效应,带来很多无限可能的遐想。”

“互动叙事,或者说互动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叙事结构以及阅读体验的不同。传统的故事绝大多数都是线性的,即便故事不是线性的,阅读顺序也是,而互动小说则打破了这点。因为它的互动性,增加了很强的浸入感与参与感。”在巧书平台上已创作过十多篇不同题材的作者子酉兴奋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互动”的体验感受。另外两位作者俞嘉慧和啸如,更是认为:“互动叙事是爆炸式的体验。”

互动叙事,超链未来

“究竟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文学创作多久没有创新了?” 巧书创始人、CEO姚九龙在活动的圆桌会议环节中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从2000年前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翻开网络文学的篇章,到十年前,天下霸唱的《鬼吹灯》横空出世,尽管题材上已各领风骚,载体上经历了纸质书到电子书,但从本质上来说,文学内容的创作和体验几乎从未改变过。他认为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很快,却发现无论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O2O的盛行还是共享经济的持续火爆,似乎互联网思维与科技的进步,和文学内容创新关系并不大。由此,在活动中,从巧书的创作模式,到互动叙事领域的衍生案例,他与大家分享了互动作为互联网的标签之一,在文学创作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今天看到《汉初》,感觉历史在奇妙地发生改变。”作为一名知名的编剧,史航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从2008年开始,他一边作为内容创作者,不断被催稿,一边作为网文爱好者,不断催更别人。不论是哪一种身份,他都认为,都没有真正实现“互动”。

史航说:“《汉初》带给我的惊喜在于,读者可以作为历史的游客,穿过不同类型的门,自己去探索。如果历史是阵,这个团队就是布阵人,而读者就是破阵的人。它让我们发现历史是可逛可玩的,而不是要去背的。”

互动叙事的概念在国内非常的新颖,然而它其实已经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时候,互动叙事得到了广泛的试验。在美国有一个互动叙事领域的大赛IFComp,它已经有22年的历史;实体故事书CYOA(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 系列丛书,更是在那时被翻译成了近40种不同语言的书遍布世界各地;还有大量的游戏,结合互动叙事的探索。

浸没戏剧《不眠之夜》

近年来,互动叙事所呈现的不同内容也逐渐在国内市场上出现,比如2015年在App Store付费榜久居榜首的游戏lifeline;2016年10月杨丞琳出演的热门电视剧《荼蘼》。

去年最火爆的莫过于浸没戏剧《不眠之夜》从纽约登陆上海, 12月的演出,7月份预购,然而一上线,短短几个小时,上千张票就销售一空。到了12月演出时,票已经卖到了今年的3月。

该戏剧的执行制作人赵晨琳在现场表达了自己和团队刚开始接触到这部浸没式戏剧时的震撼。整部剧总共有24条角色线,1个结局。对于戏剧的呈现形式,这是一种颠覆。观众不是在位置上,而是自己决定要看的内容。即便是同行的人,一起经历的3小时,每个人看到的内容也是完全不同的。赵晨琳认为,之所以许多人会为这部戏买单,甚至二刷三刷,正是因为在互动过程中,每一次做的选择,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对于未知的吸引力。

“过去的影视都是被动让观众接受,我们也在尝试,是否有可能让观众能够参与到剧情的选择中来。所有的情节由观众自己来决定。”作为优质内容提供商,马越认为当互动叙事内容转变成互动视频之后,将会带来更丰富的体验感受。

姚九龙对此表示赞同,同时他也判定:“巧书上的互动文学内容,天生是互动视频内容诞生的土壤,是VR该有的内容形态。”

此次,《汉初》的发布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这个写作项目鼓励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创作的过程当中来,因为互动写作不仅是时代技术的发展,更是可以帮助训练人类思维的拓展。探讨的是,存在不一样的可能性,才可能会有新知识的产生。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