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讲武谈兵丨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与美濒海战斗舰真旗鼓相当吗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7阿布扎比防务展上,中国船舶企业首次推出了外贸型三体护卫舰模型,一时间引来了各国海军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这样主要针对中东及北非阿拉伯产油国的世界级防务展上,中国展出的这款新型护卫舰颇有点与美国“独立”级三体型濒海战斗舰叫板的意味。
在许多国内及西方媒体上,关于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的总体设计和设计指标超越“独立”级三体濒海战斗舰的报道并不鲜见,但这些说辞是否存在刻意夸大之嫌呢?本期专栏,笔者就通过这两种三体战舰的对比,来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的优势与不足。
三体船的优势与缺陷相伴相生
三体船作为最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高性能船型,一直是世界各大海军强国所研究的重点对象。不过,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将三体船设计大规模应用到了三千吨级的水面战舰上,这就是“独立”级三体濒海战斗舰,而其他国家多数建造的三体舰艇都是小吨位的导弹艇、巡逻艇以及辅助船等。
事实上,三体船是一种优势与缺陷都很突出的高性能船型。从性能优势方面来讲,三体船在高速航行时的兴波阻力更小,使得其航速更高;由于其采用了较长的主船体加两侧副船体的设计,主甲板更宽,横稳性和适航性更好,能够在较为恶劣的海况下保持高速航行。
此外,较宽的主甲板也使得三体船有更大的面积和空间来布置上层建筑,尤其是可以设置面积很大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和双机库。而船体加宽后,上层建筑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具有一定雷达隐身特征的内倾设计,动力装置产生的高温废气也可以引入到主副船体之间的半封闭空间内,提高了红外隐身性能。
所谓凡事都有两面性,三体船所具有的固有缺陷也是与其性能优势相伴相生的。比如,三体船天生就具有很高的横稳性,但是反过来就会造成船体遭遇横浪时横倾角过大,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直升机起降来说,对于船体的横倾角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是在海况并不算很差的情况下,船体还会横倾角过大或横向摇摆周期更剧烈,那就会造成直升机根本无法实施起降——使得三体船所具有的大面积起降平台和机库成为摆设。
另外,三体船较宽、较长的船体也会使其转向操纵性变得很差。而且,为了保证船体在海上航行时遇到的横摇、纵摇以及垂荡等运动中拥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力矩,三体船必须对主副船体之间的联结结构进行特别加强,这会进一步增加结构重量。此外,由于主船体和副船体的方形系数比较小,通俗来讲就是水线以下部分比较“瘦”,因此其船体内部基本上没有太多可以利用的空间,相应的设备都要放到主甲板以上。
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中美三体战舰的全面对比
在了解三体船的优势与缺陷之后,我们再全面对比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与美国“独立”级三体濒海战斗舰,原本很多模糊不清的问题便可以一一看清楚了。
首先,从总体布局上看,“独立”级濒海战斗舰采用了高干舷设计。根据公开数据,其干舷高度达到了10.97米。而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的干舷高度较低,从模型上可以测得约为6.2米。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之所以采用如此高的干舷,一方面是执行多重任务的需要,比如反水面小型舰艇、反水雷、反潜、情报搜集/监视/侦察、本土防卫、特种作战支持以及人员/物质运输等。特别是美国海军要求濒海战斗舰必须在舰艉开有大型舱门,以便能够收放水面、半潜以及水下无人载具和有人快艇等。另一方面,高达10米以上的干舷可以让整船重心高度也得以提升,从而使得“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三体船所固有的横倾角过大和横向摇摆周期更剧烈等缺陷。此外,高干舷也能够避免甲板上浪问题,尤其是对于后部直升机起降平台而言。这样一来,“独立”级濒海战斗舰所搭载的直升机便能够在更多海况下进行起降作业,从而充分发挥其大面积起飞平台和机库的优势。
相比之下,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较低的干舷显然无法达到与“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相同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并不是等级很高的海况下,该舰直升机起降平台的上浪问题将会很严重。
接下来再对比两舰的主要技术参数,可以发现更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在舰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比“独立”级濒海战斗舰更长,长宽比达到了4.36。一般来说,长宽比越大,越适合高速航行,适航性也更好。但是对于三体船来说,长宽比却并非越大越好。正如前文所说,三体船本身舰宽就很大,再加上更长的主船体,会大大降低操纵性。因此,“独立”级濒海战斗舰选择了更低的长宽比,只有3.97,再加上结构复杂但是更加灵活的4部喷水推进装置,其能够在高速航行状态下进行蛇形机动和360度原地快速转向等动作,完全不输于采用单体船设计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
另外,在动力系统上,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与“独立”级濒海战斗舰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据介绍,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将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主动力装置,再加上发电机、电动机以及综合电力管理系统,组成较为先进的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为3台喷水推进装置提供动力。而“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主动力装置为2台经典的LM2500燃气轮机,并且配备了2台MTU柴油发动机作为辅助动力。因此,在两舰标准排水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最高航速达到了44节,而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只有35节。
就两舰的自动化程度来说,“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也要更出色一些,其舰员编制仅有40人,而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需要百人以上。
外贸型三体护卫舰模型。唯一可以全面超越“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要数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所配备的舰载武器了——1门76毫米全自动舰炮、1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8枚反舰导弹以及2座730近防炮。可以说除了垂直发射系统少一半且缺少反潜武器外,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的舰载武器配备基本上与054A相同,具有很强的防空、反舰能力。反观“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由于美国海军根本没有赋予其防空和反大中型水面战舰的任务,即便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也很少换装Mk48垂直发射装置和反舰导弹模块。前不久在南海与文莱海军进行联合演习的美国海军“科罗拉多”号濒海战斗舰为了给自己壮胆,才不得不试验性地在主炮后方安装了4枚“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筒。
中国三体舰前景仍可期
从总体来看,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延续了放大型导弹快艇的设计思路——低干舷,上层建筑的重心也比较低,突出追求航行稳定性和高速性的设计要求,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更大吨位三体船所具有的特殊性,不如“独立”级濒海战斗舰设计这般成熟老辣。尤其是在最大航速上,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仅有30-35节,未能跨入40节这个基本门槛,使得其在船型布局上为高航速付出的所有努力几乎都变得没有意义,因为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该舰还在使用柴油机,而非输出功率更大但体积更小的燃气轮机。
可以说,把先进、强大的舰载武器与性能平庸、操纵性也不够出色的平台组合在一起,这样的外贸三体护卫舰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太过显眼,能否得到国外用户的青睐还是存在太多的未知数。不过,这艘外贸护卫舰毕竟是中国船舶工业在三体战舰设计上摸索和创新的结果。相信随着相关技术及配套设备的进步、成熟,中国船舶工业一定可以推出更为出色、优异的三体战舰设计方案。
早在2015年,美国便宣布批准向沙特出售4艘“自由”级单体型濒海战斗舰,合同总价值为112.5亿美元,但三体型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尚未有面向出口。如果中国外贸型三体护卫舰能够抢先占领中东及北非市场,那么无疑是对美国传统军品市场的重要重要突破。
(“讲武谈兵”是由知名军刊资深编辑黄国志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以客观严谨的态度,辅以活泼精炼的语言,力图“破除防务迷雾”,为读者更好地认识我国与国外在装备技术上的差距提供参考和借鉴。每周一或二倾情奉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