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催稿的时候,你在哪里赶作业?

2022-01-20 08: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在写稿的 YOU成都

写靠近deadline的稿子,痛苦程度不亚于便秘半个月。

痛苦的本质来源于时间紧、任务重,多半还掺杂一些写稿环境的不如意。

数字化时代给予工作便利,电脑、手机、平板,一切皆可用于劳动,但数字化时代的文字劳动者们,也同样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工作要求。

· 新山書屋

如果说给阿基米德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那么给文字工作者们一台电脑,他们就能完成一篇(或许可以但大多不能撬动世界的)雄文。

小时候被教育“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等长大了做了文字工作者才知道,能抢到咖啡店里插座的,真的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有准备电脑而来的人。

文字劳动者们带着设备和巧思,分头行动扎进城市的缝隙里,他们可以在什么奇奇怪怪的地方写稿?

答案是,任何地方。

01/ 咖啡店

以前想要找个舒适的环境,无非是星爸爸、良木缘之类的店。宽敞、网络畅通,且具备充电功能。

做好了与时间死磕的准备,剩下的就交给一杯咖啡来换取舒适的入场券。

昏暗的角落隐藏人的真实面貌,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和光亮的电脑屏幕却能再次赋予人们一副清晰的面孔——社畜。

社畜们蓬头垢面,眉飞色舞,点亮屏幕的瞬间与世隔绝,只专注当下文档进度如何,是否存档。

当咖啡店数量猛增,去咖啡店工作也逐渐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咖啡店本身也为这些带着电脑前进的电子牧民们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马尾咖啡的店中央是一张类似图书馆式的自习桌,插座供应充足,Wi-Fi强劲给力,厕所分区合理,餐食品种多样。如果你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工作一整天,这里将是不错的选择。

Espresso G1在玉林的分店,也将区域划分出自习区、会议区,端正的座椅和独立的房间隔断,为学习和工作提供不错的去处。

· fortime coffee

@丸西 曾经在结束一天的拍摄任务后,就近找到了拍摄地附近的咖啡店青蒿有素——一间位于华西医院附近清净小街上的咖啡店。

“到店已经是下午6点多左右,对于咖啡店来说是马上要打烊了,但营业时间写的8点关门,就进去了。”

虽然到了晚间时间,但进咖啡店的基操要守住,点了杯咖啡。“还是用的点评上的9.9券”,喝一杯咖啡要用一整间空荡无人的咖啡店来陪,还要用人家的电和洗手间,大概也是到点被迅速请出门的理由。

@大毛毛 也经常在咖啡店写稿。说是写稿当然也有赶稿成分,或者是被甲方扼住命运喉咙,奋力改稿的时候。

但通过她回馈的图片来看,明显是工作生活两不误,就算是劳动,也要做精致的打工丽人。

一杯咖啡是基本,配上甜品若干,是写上一篇稿子,也是在为下一篇稿子屯素材。

02/ 火锅店、小酒吧

红油锅下火烧得正旺时,也是文字工作者们见缝插针劳动的好时机。

开大火意味着上一批菜已经吃完,靠涮烫解决的荤菜也在肚里打了底,下一批新菜没煮好前,趁机好好敲上两指头,是对加班的最大尊重。

有些人是表明了此局注定加班,开始就掏出电脑,凸显友谊的珍贵,而@五花又 在所有人吃到正嗨时,在桌下默默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敬业精神引得在座称赞连连。

团建时的@大毛毛 也躲不开被甲方追着改稿。看@彭主任 笑得多开心,她就有多痛苦。

经得起桌上饮料的检验,也扛得住红油香气扑鼻的诱惑,火锅桌上写的稿子,必将红火热烈。

转身也能下得了酒局。若是火锅是越吃越清醒,那在酒吧写字,就是在清醒消失前,给自己下令。

一排shot已备好,灯光也昏暗得遭不住,但要在震到肺都在抖的音乐里继续保证思维稳定,本身就不容易。

@叶大爷 在爵士酒吧写过稿,起初是因为成了选题,后面当成了家。听着爵士乐现场,保证30元的低消,怎么说呢,好像比咖啡店还划算一点。

再去场子大一点的霓虹跳舞俱乐部,@叶大爷 也hold住。除了不敢接催稿电话,不敢被听见嘈杂的同时也的确听不见电话里到底在说什么,只能默默赶稿。

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们并不知道,但总有一篇被骂的属于那个在霓虹的夜晚。

03/ 酒店、民宿、洗脚房、网吧

在酒店和民宿写稿算是回归了属于写字的那份平静时光。

例如外采目的地太远,回到酒店房间里舒服洗个澡,再开始文字工作未尝不可。

也有@小卓子 嫌固有的写稿环境太熟悉,需要把自己陷于“不那么熟悉但也不能条件太苛刻”的地方,才能获得写作姿态的强过场人士。

一间房间花掉大半稿费,自己心里还美滋滋。“挺值得,起码换来一篇完成度较高的稿件。”

再绝一点的,就是和时间赛跑的人。牺牲掉夜晚也要赶在ddl到来前做完工作。

@浪仔 在2021年元旦假期跑去了东北,完成了3天4地游击式玩耍后,于3号当日飞机落地后直接拖着行李箱去了洗浴中心。

团个88券,进去也不洗澡,换好衣服直接就冲进休息区的茶房,打开电脑开始工作。

以他的描述来讲,洗浴中心暖和,又亮,吃的喝的啥都有,不用担心空间切换后带来的适应周期,直接就是开干。

· 图文无关

次日清晨,人们结束了自己的元旦小长假假期,重回工作岗位,而@浪仔,也结束了抵抗鼾声阵阵带来的白噪音催眠工作时光。

@赫赫 为了改稿子,在阔别网吧十年后再次为网吧消费。充了会员,缴了预存,到了桌子才发现,自己连电脑都不会开了。

网管告诉他要按桌子上一个按钮,但他却找不到开关。好不容易开了电脑,却在一片游戏里打开了网页,翻开了秀米。

“秀米那么小,但屏幕那么大。感觉很浪费。”

04/ 交通枢纽及交通工具

回顾去年的美学大赏总结,@欢歌 对@慕树 的年终总结记忆深刻。

图文依旧与工作相关,内容是解锁了两大工作场景:机场和无印良品的展示书桌。

从出发前打包严实准备托运的行李中扒出电脑,以地为椅以腿为桌,@慕树 开始了她从未有过的机场加班经历。

而在交通工具上工作并不少见。都说坐车玩手机要晕车,@牙尖儿 坐车可以看电脑,都不带脑瓜子晃一下;

@丸西 在落地海口不久后坐上了工作车,迎接她的不是窗外的美景,而是那个熟悉的电脑开机界面;

@吹风 在高铁上写过稿子,虽然对别人来说不稀奇,但这几乎是他最奇葩的写稿经历;

@大毛毛 赶去坐火车时在车站外看见一位妹妹打开了电脑,拍照当时是为了记录,同时也心想,“不会是同行吧...”

诸如此类的“疑似同行”还有许多,@一只卷 记录下她通勤路上的地铁加班者们:

还是@大毛毛,曾经被逼无奈在地铁站改稿,改到电脑没电也没想换个地方改稿,和同事在地铁站借电。插座不稳也需要别人来打配合,扶住插座的同时,也辅助了一篇稿子的完成。

将时间拉回记者时代,@阿塔 曾经去过不少地儿,也在奔波途中用各种样的方式写过稿。

例如在机场遇到突发,来不及找地方接电脑,就用手机给编辑发短信,她发一段,编辑上版一段。是诺基亚手机,没有微信没有语音输入,就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九宫格拼音打。

· 图文无关

还有一回,在威尼斯电影节闭幕前一天遇到帕瓦罗蒂逝世,先坐火车赶去他老家,忙完接着回威尼斯红毯。火车上没座位,她就缩在地上写——因为有时差,要截稿,基本两天两夜没合眼,写着写着就睡着了,身体折叠成一个奇怪的形状。有个好心人非要给她让座,让她歪着受伤的脖子,坐在座位上打完了那5000字。

· 图文无关

@阿塔 曾经的同事去高原采访,路上赶稿。盘山路上的大巴有多颠簸,她就挂一只塑料袋在前排靠背上,一边吐,一边打字。打一会儿,吐一会儿,眯一会儿,再打一会儿。

强大的专业素养让如今的@阿塔 练就了小事10分钟解决,大事1小时解决,天大的事1天内解决不过夜的本事。在此,致敬各位记者老师。

05/ 活动现场和别处

除了有备而去,现场及时转录也是文字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技能。

@阿塔 还曾在电影院里摸黑记台词。“那时候电影首映根本没有媒体物料,媒体场就全靠脑子,有时候需要披露台词,就拿个小本,用笔在上面乱画。散场灯一亮,文科生写卷子的基本功还在,字是成排的,自己都认识。”

如今的科技让记录变得不再困难,但需要身临其境的他们,依旧抱着电脑在不属于自己当观众的地方挤出一席之地。或者在观众席最后用最灵活的手指最快记录下关键词句,再以最快的速度呈现给未到场的朋友们。

场地不受限后,办公可以无处不在,在街上、在公园里、在板凳上,在别处,你总能看见他们。

文字工作者们可以在什么奇奇怪怪的地方写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会议室的地板上、大街边、洗脚房、各种臭气熏天的网吧、老乡家里、门卫室,甚至于停尸房外、墓地前,只要有一席之地,他们就能在方寸间创造奇迹。

@赫赫 有天晚上在30多层的天台写稿,因为写不出来,且氛围组即将上线,结果变成了看城市夜景。

“太美了。”

“那么最后写完了吗?”

“可能和通宵写稿是一天。但我忘了。”

十几年前还没有WIFI,记者们出差需要带像U盘一样拨号上网的卡。有时候信号不好,就端着重重的大笔记本电脑——有时候是举着,满世界找几格信号。

如今,信号常满,电力常足,和时间赛跑,不用讲究过程与方式。

你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写稿经历吗?

评论区一起分享吧~

● ● ●

编辑丨浪仔

图片丨感谢各位赶稿人大力支持

原标题:《被催稿的时候,你在哪里赶作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