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展|用艺术探讨虚拟和现实: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人只是在其表面称之为人,去掉皮肤解析,人瞬间成为机器。”当保罗·瓦莱里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可能还不能完全肯定今天的人类在高度信息化、计算化的时空中,已真实地被纳入了机器之中。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从这些问题出发,昊美术馆的此次群展向观众呈现了艺术家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 西蒙·丹尼、哈伦·法罗基 、琳恩·赫什曼·李森、陆扬、林博彦、帕奎硬件、乔恩·拉夫曼等人的近期作品。
澎湃新闻记者在展览入口处看到,艺术家帕奎硬件的作品《育》(2021)用幕布包覆的环状支架将作品分为3组雕塑,肉色的幕布织物让人想到肌肤,而幕布内的玻璃器皿等雕塑象征着实验室试管连接的生命器官。《育》邀请观众一同想象,在这样的器皿中,会孕育出什么?
昊美术馆展览总监、策展人付了了告诉澎湃新闻,“此次展览关注的是虚拟和真实的关系。正如标题提到皮肤和机器,皮肤——人、动物或植物,都可以有一层皮肤,指向了有机物;而机器指的是无机物,以及在今天已不被物理形式所局限的机器,如算法、数据、编码等。我们希望说明一个问题:在今天,我们不需要把有机和无机,以及虚拟和真实去分解,因为它们之间早已互相影响、互相共融。展览希望从批判、辩证的角度,去看技术作用于社会、社会对于技术的塑造这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
帕奎硬件,《育》,2021
陆扬《独生独死,Hello World》(2021)
在角落深处,艺术家陆扬的作品《独生独死,Hello World》(2021)是展厅内的一抹亮点。陆扬针对日本和印尼的舞蹈,分别在东京和巴厘岛进行数据采集、研究,并将这些角色肢体数据运用在了电脑设计的虚拟人物上。对此,艺术家也从数字转生的角度,讨论了逐渐流失的传统舞蹈存活于虚拟世界的可能性。
而艺术家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的作品《不朽》(2012)和琳恩·赫什曼·李森的作品《无限引擎》(2014)则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关于物理“永生”的议题。其中,《不朽》(2012)通过将心肺机、透析仪、婴儿保温箱、呼吸机和术中自体血回输机相互连接,形成液体和空气循环以模仿生物结构,以此引出发问。而《无限引擎》则是一场对于科学的记录。在展墙上,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罗列的经过基因工程而诞生的新物种照片,桌上的两台屏幕则循环播放着艺术家对于基因研究者的采访,而对面展墙投射的则是拍摄的实验室场景。付了了表示,“艺术家试图通过创作的形式,让普通人对基因工程研究有一定的感受。在这些访谈中,科学家认为基因研究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的重塑。这也是科学和艺术所产生的关系。”
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的作品《不朽》
展厅现场,琳恩·赫什曼·李森的作品《无限引擎》(2014)
展厅中的作品除了展示技术对人的重构外,也有不少作品谈论的对于当下高度中心化、同质化的问题。例如,西蒙·丹尼(Simon Denny)的作品系列《去中心化生命游戏》试图探讨的就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网络的问题,而作品的样貌也时常伴随着两者的对比,如PC机与加密货币“挖掘机”的并置呈现。
西蒙·丹尼的作品系列《去中心化生命游戏》(2018)
展厅现场,哈伦·法罗基《深度游戏》
哈伦·法罗基《深度游戏》
而在展厅尾端,主办方则安置了一个“足球场”,周围环绕着的是艺术家哈伦·法罗基的作品《深度游戏》(2009)。这也是展厅中唯一非近期创作的作品。该作品由2006年世界杯决赛的各个视角画面构成,通过展示双方球队实时赛况和计算机生成的抽象化赛况,呈现球员踢球、传球、接球和跑动背后的数据研究。在观看过程中,仿真式纪录、电影、电视、电子游戏爱好者和追随者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付了了说,“法罗基的这种数字化的分析对于之后很多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展览的最后。”
从艺术角度重新思考科技与虚拟世界
法罗基的作品并非第一次在昊美术馆展出。在昊美术馆2019年的群展“严肃游戏”中,法罗基的视频装置作品《严肃游戏》就向观众展现美国士兵们如何在计算机游戏模拟的阿富汗街道中进行射击训练。事实上,从这一群展中艺术家对于“游戏”这一概念的探索,到2021年“空山基”的带有科幻感的装置作品,再到如今的群展“皮肤之下,机器之间”所探讨的虚拟与真实的关系,近年来,昊美术馆也逐渐将关注点放在了科技与虚拟世界上。“我们想去展示今天这种虚拟和现实紧密结合的现状。”付了了告诉记者。
“严肃游戏”展览现场
“空山基”展览现场
“2019年我们做的关于电子游戏的展览想要讨论在虚拟世界中的公共空间。之前我们对于公用空间的了解在于实体空间,在虚拟空间中是否也有这种可能性?而现在,我们则逐渐关注到人工智能这一块。无论是展览涉及到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生命科学等,它都是相对集中化的,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比较难懂的范围。而我们的角度则是从艺术家的创作出发,展现他们怎么看待技术对于当今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付了了说道。
林博彦,《没想到这就是未来》,2021
对于展厅中带有“科技感”的艺术表达形式,付了了则表示,“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它并非是局限于艺术家所要呈现的想法;但是,形式也是很重要的,通过何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挑战。”在当下大量与科技相关的展览中,屏幕、电脑等设备成为了展示平台。但是否只能如此呢?可能也不是。在她看来,此次展览中就有装置作品、雕塑作品也能展现艺术家对于科技感的表达。
付了了说,“人们对编程、编码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今天突然冒出来的,而是从一开始就有的思维的方法和方式,只不过经过了发展,今天最常见的是在计算机领域去呈现。如纹身、织布、蜘蛛的织网,都可以从编码角度去理解。另外一个层面,为什么今天的技术是以这种面貌来呈现?它是跟我们人类对于整个社会、自然、地球、宇宙的想象息息相关,所以相应的技术被发明出来,它从未离开我们人类固有的想象。反过来说,当这些固有的想象被创造成了技术物以后,其作用于人类本身,但伴随着的可能是思维方式更为的固化。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需要从艺术的角度重新思考问题,寻找固化中的松动空间。”
⼤卫·奥赖利,《⼭》,2014
“从艺术的角度,我们是否可以想象更多的东西?同时,如何打开公众性?”策展人表示,这些都是展览所抛出的话题。
展览将展至4月24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