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舌尖上的清宫:吃什么、怎么吃?可比清宫剧里丰富多了

2022-01-16 09: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近20多年来,清宫戏几乎“霸占”了电视荧屏。从比较正统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到戏说色彩浓厚的《还珠格格》、《甄嬛传》、《延禧攻略》,轮番“轰炸”,让很多观众认为,自己对清朝宫廷文化,已有很深入、系统,甚至是专业的了解了。其实,上述影视虽对清朝宫廷衣食住行礼俗,多有描画,但对很多宫廷礼俗,仍缺乏比较深入、系统、专业的叙述,因而使很多观众,对清朝宫廷饮食礼俗,依然存在诸多误解。例如,很多人一提到清朝宫廷饮食,条件反射般地想到的,或许就是大名鼎鼎的“满汉全席”。很多人虽然都知道,清朝皇帝后妃们整天美食佳肴,饮食无论是种类,还是内容,都极其丰富。但清朝宫廷中的饮食究竟有哪些?怎么制作?怎样食用的?估计很多人都不甚了了。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略作叙述。

一、清朝宫廷中的饮食内容

满族传统饮食风俗,主食以面食、粘食为主,味尚甜、酸。满族人将各种各样的块状面食,统称为“饽饽”。满族人最初用“饽饽”作为供奉神灵的祭品,种类繁多,有“打糕穆丹条子”(满语,汉译为搓条饽饽)等不同类型的“饽饽”。祭祀神灵不同,季节不同,制作的“饽饽”也不相同。后来,“饽饽”逐渐成为满族人的日常食品。

发糕、云豆卷

除“饽饽”外,清宫常见的面食,还有“炸角子”、发糕、云豆卷、鲜花玫瑰饼等。

清代宫廷中,米多用来煮粥,尤以“小肉粥”(又名“鞑子粥”)最有名。

清代宫廷中的菜肴,以肉食为主,尤常用猪、羊肉及野味山禽走兽。较为常见的菜肴,有烤鸭、扒羊肉、苏造肘方、金鱼鸭掌、百鸟朝凤等。至于清宫中规格最高、菜点品种最多的大名鼎鼎的“满汉全席”,是由满点(满洲饽饽)和汉菜两部分组成。在雍正朝已具雏形,乾隆、嘉庆两朝进一步发展、完善。其中的“汉菜”,有五种类型:一是头号五簋碗 10 件,以海鲜为主,有燕窝鸡丝汤、海参烩猪筋、鲨鱼皮鸡汁羹等;二是二号簋碗 10 件,以水陆八珍为主,有鲫鱼舌烩熊掌、糟猩唇猪脑等;三是细白羹碗 10 件,以时鲜肉菜为主,有猪脑羹、鸡笋粥、甲鱼肉等;四是毛鱼盘 20 件,主要是蒸烤类菜肴,有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等;五是下酒菜,有洋碟20件、热吃劝酒20味、小碟20件等。

清代宫廷中的饮品,以奶茶、烧酒为主。满族人传统善饮,早期主要饮用以糜子为原料酿造的“米儿酒”;明朝末年,满族开始盛行以高粱等为原料,酿制烈性烧酒;乾隆帝钦定玉泉为“天下第一泉”,将玉泉水定为皇家饮用和酿酒的御用泉水,玉泉酒成为乾隆以后历代皇帝最爱饮用的酒种。乾隆帝每日晚膳饮玉泉酒1两,嘉庆帝有时多至13—14两,慈禧太后每日内膳所用玉泉酒竟达1斤4两。如遇节令,宫中也饮用传统的应节之酒。如新春饮屠苏酒,端午饮雄黄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菊花酒等。另外,清代宫廷用酒中,还有一种用于治病、保健的药酒,慈禧太后晚年就经常服用主治中风挛缩的“夜合枝酒”。

满族人最初没有饮清茶的风俗。受蒙古族风俗影响,满族人多喜喝“喀喇钗”(奶茶)。入关后,清代宫廷一方面保留了饮奶茶的民族传统。皇帝每次用完膳,茶房都要及时供应奶茶;另一方面,受汉族风俗影响,饮清茶、以清茶待客,逐渐成为清宫饮食风尚。御用清茶品种众多,主要有云贵所贡普洱茶、浙江所贡龙井茶等。

二、清宫饮食的制作

看完上述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的清宫饮食,诸君是否也是食欲大开,垂涎欲滴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美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吧。

先来看主食,满族人所说的“打糕穆丹条子”(搓条饽饽),是先把江米或其它粘米蒸熟,打制成糕;再蘸熟黄豆面,将糕揉搓成长条,放在油锅中炸透;然后,用刀切成小段,表面撒上熟黄豆粉,即可食用了。现代名吃“江米条”即源于此。

江米条

满族人所说的“哪玛米糕”(发糕),是将发酵的玉米面摊入笼屉,蒸熟。然后用山楂汁在糕面上点上红梅图案,切成菱形小块。食用时,配以蜂蜜。后来,因为人们常在发糕表面撒上“青丝”、“红丝”(用糖腌渍的萝卜丝),所以又叫作“丝糕”。

清宫菜肴以肉食为主,做法有煮、炖、熬、烧、 烤等。新鲜蔬菜或野菜,多蘸黄酱生吃;入冬后,则常食用白菜渍制的酸菜。在琳琅满目的肉菜中,我们就以在后世蜚声中外的“北京烤鸭”为例,看一下这道菜的制作流程吧。

北京烤鸭

它是用生长期较一般的鸭子短、个头大、肉质肥嫩、特供宫中的玉泉山填鸭为原料,烤炙而成。先将填鸭宰杀、去毛,在颈部充气;再在鸭子右翼下,切开一道口子,将内脏等从口子处拉出来;然后,将高粱秸削制而成的撑子放进鸭腹中,撑起鸭脯;再将鸭子挂在钩上,准备烧烤。烧烤前,用开水将鸭子浇一下,再淋上饴糖水,放在通风处晾干。烤时,用长竿将鸭子挑起来,挂在特制的烤炉中, 用果木炭火烧烤。为着色均匀,烧烤时,要勤转鸭体。再用刀将烤好的鸭子切成大小整齐、片片带皮、薄而不碎的肉片。吃时,配以甜面酱、黄瓜条、萝卜条、葱条、砂糖等佐料。

作为清代宫廷中主要饮料的玉泉酒,由光禄寺良酝署负责酿造,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每酿造一份(370斤)玉泉酒,需用3石6斗南糯米,面曲、豆曲各 20 斤,大淮曲1块,引酵2斤,花椒、芝麻、箬竹叶等配料,进行酿制。

三、清朝皇帝、后妃如何饮食?

清朝宫廷礼制,皇帝平日吃饭,称为“用膳”。皇帝每天正餐有两次:一次是早膳,多在卯正以后(早晨6点至7点);一次为晚膳,定在午、未两个时辰(中午12点至下午14点)。此外,每晚酉时(晚上18点)左右,还有一次“晚点”。皇帝如不外出围猎或巡视,用膳时间一般不变。

皇帝用膳地点,多不固定,常在皇帝寝宫或经常活动之处用膳。若非宴会或有特别旨意,皇帝吃饭都是独桌进食,任何人不得与皇帝同桌用膳。皇太后、皇后、妃嫔及皇子等,一般都在本宫用膳,且独桌进食。

皇帝独自进餐

皇帝的膳食由御膳房置办。通常,御膳房主官尚膳正要提前数日,开列出数日后的膳单,上列菜点、水果、饮品等名目,及具体承办人员名单,呈交内务府大臣审核备案,内务府大臣“画行”(审核并批准)后,交由厨长、厨役等照单准备。

为保证饮食洁净,皇帝的饭、菜、汤都必须使用玉泉山的泉水烹饪,每天,宫中有专用水车来往于宫中与玉泉山,定时取运新鲜泉水。

皇帝用膳前,太监先在用膳处布置好膳桌。用膳时间到后,皇帝命御前侍卫通知御膳房将膳食送至用膳地点,膳食要放在特制的膳盒内或膳桌上,由侍卫负责抬送,这叫作“传膳”、“进膳”。

膳食送到后,太监在规定位置,迅速布好菜点、果品等。然后,除侍食太监外,无关人员一概回避。皇帝用膳前,先命太监在每道菜上放一块小银版 (牌),检验饮食是否有毒,谓之“银版验膳”。验毕,皇帝再命太监将每样饭、菜都尝一点,谓之“尝膳”。待证实饭、菜确无问题后,皇帝才开始用膳。

皇帝的膳桌是有上、下两层的长方形大桌,上层可随时撤换。用膳时,皇帝坐北朝南,近处摆放青玉柄金羹匙、青玉镶金箸、铜胎镀金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碗等精美餐具;远处摆放几十种冷热荤素菜点。太监向皇帝恭报每道菜名,皇帝想吃什么,便示意太监,盛至自己碗中食用。

皇帝吃饭的餐具

除正餐外,皇帝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加餐。加餐的饮食品种,可由皇帝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好,任意选择。因此,皇帝实际进餐,往往是加餐,而非正餐。皇帝往往将正餐时没吃的丰盛菜点,作为恩赏,谕赐后妃、皇子、公主,及御前、军机、内务府、南书房入值大臣等食用,这就是清宫中“克食(亦作“克什”,满语,施恩、赐予之意)御膳”的礼制。受赐者往往视为极大荣耀。

文史君说

满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饮食礼俗;同时,由于与汉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交往、融合,其他民族的一些饮食礼俗,也被有机融入满族饮食礼俗中。入关后,清朝宫廷饮食礼仪,在传承若干满族传统饮食礼俗的同时,又继承了明朝宫廷的菜谱,并受汉族各菜系,特别是江、浙、鲁菜系影响,饮食内容、种类日益丰富。如康熙、乾隆二帝因多次巡视江南,因十分欣赏苏州菜,招当地厨师入宫供奉,一时“苏造”菜肴盛行宫中,直至今日仍盛传不衰的苏造肘方,就是当时“苏造”菜肴中的佳品。同时,清朝统治者及宫廷侍从还不断进行“创新”,慈禧太后的女侍梁红萍以戏剧《西厢记》为题,创造了一道名为“红娘自配”的菜肴,至今仍为酒宴佳肴。至今犹存的“菊花火锅”,据说是慈禧太后发明的一道菜肴。正是由于多种文化的交流、融合,由于众多统治者和劳动者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使得清宫饮食日益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林永匡等:《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2.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3. 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明清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原标题:《舌尖上的清宫:吃什么和怎么吃?可比清宫剧里丰富多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