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葛爱平|非要把亚冠当成国家队,这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葛爱平
2017-03-02 14:03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编者按】

两轮亚冠正赛,中超保持不败,而在3月1日的比赛中,中超球队的进球全部由外援完成,这其中不乏高拉特、特谢拉的一人表演。

在国足12强赛岌岌可危以及中超限制外援的大背景下,外援进球拯救球队似乎成了亚冠赛场的“罪状”。

但在资深足球评论员葛爱平看来,总将亚冠与国家队比赛进行比较本身就是错误的,国家队是衡量一切运动成绩的标准,这是不是对足球本身的曲解和世俗化呢?

高拉特“天外飞仙”。

阿兰扳平比分。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假如特谢拉、阿兰、高拉特没有在场,比赛会是什么样子?

亚冠开打的第二轮比赛,中超球队进了4个球,除了特谢拉打进的第一粒进球与守门员低级错误有关外,其余3粒进球,粒粒皆精彩。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恒大队高拉特打进的第一个进球,中外球员协同配合一气呵成:高拉特、郜林、廖力生,最后由高拉特一个大力的落叶球结束,整个配合如行云流水。

而参加防守的三星队球员的人数不见少,但就是在先行一步的进攻步伐面前,完全找不到防守的点,最后守门员也只能做了个本能的反应动作,剩下的就是诸位三星队后卫叉着腰,彼此默默相看,而另一厢的恒大球员聚拢一起欢呼了。

特谢拉单骑闯关。

特谢拉补射破门。

特谢拉打进的第二个进球,则完美地展现了他5000万欧元的身价:从左路拿球后一路下底,甩开了两名对手后直逼门将,冷静地低射,将球从门将两腿之间射入。

中超3支球队打入正赛,上港、恒大和苏宁,除恒大此次客场战平水原三星队外,其余两队全都两战两胜。算下来,3支中超球队两轮获得16个积分,这是中超参加亚冠比赛以来少有的好成绩。

也许会有人要问,有什么好吹的?绝大多数都是外国人进的球,国家队还是不行。

如此说话的人,一定对职业联赛的性质很不了解,对亚冠比赛很不了解,凡事都把国家队扯到一起,说得难听一点,有闭塞和狭隘之嫌。

拉米雷斯在比赛中突破。

职业联赛允许有一定数量的外国球员加入,亚冠联赛更是允许外援“3+1”,也就是3名外籍球员加一名亚外球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比赛水平更高,更有观赏性,吸引更多的球迷,吸引更多的商家赞助,让更多的家长把他们的孩子带到球场上来,这是一个有远见的健康的足球发展方式。

必须承认的是,如果没有了外援,亚冠联赛不会有这么好看,竞争也不会有这么激烈,到头来就变成了国家队比赛的翻版,这样的比赛不会有多么精彩,因为亚洲足球的水平很低。

即使是如欧洲,也不会有人反对欧冠赛比欧洲杯更加好看这样的说法。、

事实也是如此,欧冠集中了全世界最优秀、最有竞争力的球员参与,包括南美洲、非洲、中北洲、大洋洲,甚至是亚洲,就像是一个世界足球的万花筒。一个是单色调的,一个是五彩斑斓的,即使是从美学的角度上讲,谁不愿意艳丽多彩呢?

那种处处以国家队好坏为评价标准的说法,既不符合现存的亚冠比赛规则,也是对足球运动认识的偏执。

恒大外援组合。

国家队是衡量一切运动的标准,这也是对体育运动本身的曲解和世俗化。中国乒乓球队国家队水平最高,但市场化价值和认同感却刚刚开始,还是与足球和篮球等职业化运动无法相比。

高拉特打进的第一个进球,中方球员协同参与,传出了关键的球。然而,最后一击却是高拉特。如果换作是郜林或者廖力生,进球的把握有多大呢?

这里绝对没有诋毁郜、廖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如果他们也有这个能力,我们又何必花那么多的钱去买来高拉特呢?如果亚洲球员都有这种水平,都能踢得这么好看,又何必让外援加入呢?

上港、恒大和苏宁在亚冠赛上高歌猛进,吸引了国内球迷的热情关注,如果真以“国家队成绩论”者的说法,一限再限外援,甚至让全华班出战,还会有2轮16分的成绩吗?或许去掉10分都有可能。

那么,球迷是否喜欢这样的比赛呢?商家是否喜欢这样的成绩呢?球场上还会有这么高的人气吗?

特谢拉庆祝进球。

国家队是国家队,职业联赛是职业联赛,二者有着很多的不同,不能以职业联赛的要求去要求国家队,也不能以国家队的标准去衡量国家队。二者是不同的两个版本,如同电脑的IOS系统和WINDOWS系统一样。

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球队获胜,那会带来无限的愉悦。足球是一个运动,也是一项游戏,假如偏执到非要以“国家队不行”来蔑视中超职业联赛和亚冠,那他每天的心情一定不会太好吧。

(本文系作者授权刊载,微信公号“葛爱平评球” ID:geaiping01)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