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双面横滨:红灯区与贫民窟的华丽转身
高翰
我的旅行意图,确切的说来,与横滨无关,而只与中区有关。凭借一张覆盖范围仅4平方公里的Creative City Yokohama横滨地图,我跳过西区这个勒·柯布西耶式的现代乌托邦,直接进入中区,旧城区的核心——这里曾是横滨的闹市区,如今则为社区再造运动的桥头堡,因为建筑形态落后、经济活动式微,再加上深受市政府搬迁计划的冲击,整个区域不受控制的呈现出衰退之姿。
住进中区,这个决定,将令我的视野绝缘于明信片里高度艺术化的风景,但又何妨?
京滨急行电铁轨道下方的闲置地块被不知名的建筑师改建成清爽通透的展览空间,每年定期举办名为“黄金町Bazaar”的艺术市集 倪大玥 图
从红灯区到文化社区
选择黄金町作为此行首站的落脚点,完全出于一种猎奇心理,这个街区由拥有六十年历史的红灯区转化而来。二战结束后,美国强占横滨沿海一带土地,大量的驻军及男性劳动力的涌入,吸引了泰国、菲律宾等地的窑姐在此常驻,之后又成为毒品交易的黑市所在地。2005年,眼见治安不断恶化,横滨市政府终于发起了大规模的反娼运动,从2008年开始,进一步以实践艺术与小区共生的理念为名,资助艺术家驻村企划,推进社区活化运动。
滨人对于色情从业者普遍抱有一种宽容心态,透过纪录片《横滨玛丽》,亦不难觉察类似的道德盲点,他们自己的解释是,过去很多人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或许因为上述缘故,黄金町作为娼寮之街的背景如今甚少被提及,尤其是在贩毒网络扫除之后,这里意外的成为一个宁静和谐的社区,有不少大学生和白领贪图交通便利,特意搬来居住。
日之出町与黄金町相连,均被列入Creative Yokohama社区改造的对象晚上8点钟,走在沿河的街道上,不时撞见身着镂空连衣裙、背着新款皮包的漂亮女性,还有眼神里写满桀骜不驯、骑着山地车飞速掠过的时髦男子;车站旁的印度菜、台湾菜小馆,挤满了放工的上班族,大口喝着啤酒;电铁驶过的高架下方,巨幅涂鸦在路灯的照射下释放出绸缎般的光泽,艺术家模样的年轻人坐在木造阶梯上抽烟、闲聊。
此番景象,令我不禁质疑黑泽明在《天国与地狱》里描绘过的黄金町,那个黑暗、颓然的城区,是否真实存在?抑或,和平年代里,一切远去的罪恶阴影,难道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剂,充任脑内创作的浪漫灵感来源?
我借住的民宿Word House,距离京滨急行电铁站距离不到五分钟,从日之出町下车,沿着高架向黄金町方向走去,只见而道路两旁分别建有两层楼高的联排木屋,这些便是当年东南亚妓女营业兼自住的地方。刻意走近一间未做改动的木屋,立即闻到强烈刺鼻的霉味。细看之下,除了建筑用料过于草率,整个格局倒与欧洲常见的红灯区相仿——底层设有半人高的玻璃橱窗,推门可见一个简单布置的客厅、大小仅够转身的厨房,一道格外狭窄的楼梯通往寝室。
昔日东南亚妓女营业兼自住的地方,经过装修后,成为艺术家们的画室我随后进入道路同侧、已经改造为艺术家工作室的木屋,目睹全然不同的景象。风格奇诡的画室,整面墙壁喷绘成夏加尔式的梦境,绚烂活跃的色彩由地板接缝处延伸至天花板,客厅里摆放着各种画具,橱窗内的陈列品为艺术家自制的生活杂货。这样一间工作室,听说月租金只有两万五千至三万五千日元,政府方面开出的条件是承租人必须为文化创意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或者机构,工作室不定期开放,供公众参观。
不远处,电铁轨道下方的闲置地块,也被不知名的建筑师改建成清爽通透的展览空间,因有高架桥立柱阻隔的缘故,展室不得不设置多个独立入口,以数字编号作为标识。2008年,以黄金町Bazaar为名的艺术市集在这个空间内举办,借着横滨三年展的东风,活动吸引了上万人次的参观者入场观展、与艺术家和居民们对话。随后,这项活动亦成为黄金町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展期从夏末秋初开始,长达两三个月之久。
黄金町的驻村艺术家Ida Lennartsson正在进行创作 倪大玥 图我和山野真吾约好在NPO黄金町社区管理中心见面。早上九点半,从一个街口之外的民宿走路过去,正巧撞见他骑着自行车悠悠然从另一侧过来。身着灰色棉麻衬衫,头发花白,看起来有点像电视剧的日本巡警模样。山野真吾曾是福冈公共艺术博物馆项目的发起人、横滨三年展的协同策展人,从2008年开始,他正式住进了黄金町,以社区艺术总监的身份,推动各项活动的进展,同时也承担起社区与政府、警署及其他行政机关沟通的职责。
策展人山野真吾,既是黄金町的居民,也是社区艺术总监 倪大玥 图他提到,现有五十位艺术家常驻黄金町,停留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三年。社区的艺术活动资金一半来自政府,一半来自于红灯区再造之后的租金回收,根据计划,未来政府拨款所占的比例将逐步缩小。 “我的目标是让常驻艺术家达到一百位,让这个社区成为人们愿意真的居住下来的地方,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嘛。”
整个上午,管理中心的拉门开合不断,几个路过的画廊老板忍不住走进来旁听。山野真吾指着其中的一位介绍说,“市政府的退休官僚,以前做过横滨三年展的,现在因为喜欢黄金町才搬到这里来开了画廊。“
常驻柏林的策展人王俊琪,带着她做影像艺术的朋友前来报道,准备签八个月的租约。几位素不相识的创作人在门口碰上了,不问姓名,先问起以前做什么项目,结果大家发现彼此拥有同样的朋友,参与过同样的驻村计划,遇到过同样的囧事。不同国籍的年轻人聊得越发起劲,“Oh really”的惊叹声,伴随着爽朗的大笑,此起彼落的回荡在街头。
野毛町街头即景 崔玉菡 图从贫民窟到背包客聚集地
寿町同样是一个有着特殊背景的老社区,但氛围却与黄金町迥然不同。其地理位置介于中区和老港区的交界处,附近不乏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时尚人士爱极的元町购物区、闹中取静的横滨公园、游人如织的中华街,以及职业棒球DeNA海湾之星队的主场横滨体育场。从JR石川町出站,笔直走上两分钟,一个人将会感受到突如其来的视觉暴击,街道一侧闪耀着玫瑰金色的浪漫氛围,另一侧如一段不愿回想的黑色梦魇。
放眼整个横滨市,这怕是最阴暗落后的街区典型,当地人把“宿“字倒过来念,特指那些不必出示身份证及缴纳保证金便能入住的廉价公寓。在日本,好几个大城市都设有类似专供底层人士居住的街区,其中以东京山谷、大阪釜崎、横滨寿町最为知名,并称为日本三大贫民窟。
三十年前泡沫经济达到顶峰的时候,寿町有过暂时的热闹场面,“寄场”,即街道劳工市场,大规模招募建筑工程短缺人手,吸引了上万名外地劳动力来此定居。时至今日,这些人当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到了需要依靠生活救济金度日的年纪,但是他们依然留在生活成本低廉的寿町,没有另觅住处的打算。还有一部分人,出于失业、失婚、破产、身患疾病、刑满释放种种原因来到这里,远离了主流社会价值规范的束缚,开始安然的过起一种吃饭、睡觉、喝酒、买彩票的闲适生活。
名为Doya 的廉价公寓,通常有40 年以上房龄、高度不超过6 层,是寿町最常见的建筑类型 倪大玥 图最近十年,廉价公寓转型为背包客栈的趋势,给活力缺失、高龄化严重的寿町,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建筑师冈部友彦负责的Yokohama Hostel Village项目,简称YHV,迅速帮带旺了社区的人气——从早九点到晚九点,任意时间走上街头,总能看到拿着孤星日本手册、从世界各个角落赶来的背包客,甚至家庭团。小孩子们不费力气在社区内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利用楼宇之间逼仄的夹道玩耍起来,大人们白天无事,一般会蜷在休息室的沙发里,大啖300日元一杯的咖啡。在挤满不同肤色旅人的前台一角,我无意间发现一张以镜框装裱的新闻简报,标题大略写着: 贫民社区的背包客栈为懂英语的老年人创造就业机会。看样子,包括YHV在内的多间客栈,都偏爱雇佣老人家担任门房及保洁员。
交付2800日元的房费,换取一串沉甸甸的钥匙,几分钟后,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三叠榻榻米大小的和室内。玄关小到只能容纳2双拖鞋,被褥、枕头等生活用品一概放在地上,唯一的家具是电视机,竖着摆在巴掌大的隔板上。和纸糊的木窗形同虚设,敞开后只见一堵冰冷的墙壁横亘于面前。浴室、厕所、厨房,皆为公用设施,设在楼道的尽头。抛开迷你空间里物品收纳的不便因素,总的看来,这里仍不失为一个差强人意的住处。
YHV 背包客栈给陈旧的街巷带来了生机 倪大玥 图三叠,是寿町所有公寓的标准形态,狭义上的寿町其实也不大,根据冈部友彦的说法,“300米长,200米宽,不能更大了。”能够称得上”大“的,恐怕只是这里的建筑密度——120栋会馆,8700多间公寓,其中包含2200间空置的公寓。从2005年起,冈部友彦经担任社区义工的朋友谷津仓智子介绍初访寿町,身为一名建筑师,他自然而然的把目标放在了因经济活动衰退、建筑老化而遗留下来的廉价公寓上,考虑在重新装修的同时,以新的商业模式加以包装。
我们沿着陡坡向社区边缘处走去,那里有他新签下的一栋会馆,也是他在这一街区经手的第六个改造项目。这栋建筑很快将会以西洋风格的合租屋形象重新示人,至于房屋改造费用及日后的盈利,将与物业主人五五摊分,这亦是冈部友彦一直坚持的模式。
站在会馆顶楼的天台,建筑师部不无骄傲的向我展示其亲手搭建的蔬菜花园。秋葵、番茄和水茄子长势正好,我朝巷子深处探去,只见”露宿者自立支援施设“的招牌若隐若现,恐怕这是这座城市给予赤贫者最大的善意;沿街的会馆墙壁上悬挂着巨大的十字架,仿佛触手可及一般,清晰的布道声从马路对面传过来。“如果你留到周日或者周三,可以上午来公园看教会布施,这边发放给无家可归者的餐食,不是面包,是拉面“,他笑着解释道。
BankART Studio将弃置不用的码头和邮船仓库转变为大型艺术地标再造都市
新与旧,对于横滨而言,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老港区,经过填海建设和彻底改造,变成了港未来、新港、新山下,原先的海平面被大片绿地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取代,几个CBD无缝衔接,是城中最热闹的地带;幕府末年建立起来的初代火车站,渐渐被命名为新横滨的公交枢纽抢去锋芒,JR东日本、JR东海道和横滨市营地下铁,三线交汇,滋生出一座新城。
当我搭乘地铁,抛开地面的建筑形态,在抽象的地理标识之间快速移动时,亦能感受到横滨身为日本第二大都市的本质,渗透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日新月异、效率至上。不断出现在地理指标中的“新”,经由建筑外观映射出来的直率的“新”,成为一种反向作用力,让我不免猜测起,是否每一个新型街区繁荣的背后,都隐藏着另一座旧城衰败的原由,并且从内心深处更加渴望贴近后者。
离开寿町,从两个街口外的横滨公园出发,沿着日本大道向北做短途散步,一路可以邂逅北仲Bricks、万国桥SOKO、BankART Studio、横滨创意中心等多个历史遗留建筑改建而成的艺术地标。它们的前身,曾为银行办公楼、邮船仓库、弃置不用的码头等等,但在2004年横滨市政府推行Creative Yokohama政策后的数年时间里,藉由地区企业、工会、居民团体及个体的努力,纷纷转化为兼具视觉美感与创意功能的特区。在欣赏这些建筑的过程中,柯林·罗厄所喜爱的拼贴城市的意象也呼之欲出。“理想的城市里,每个街区都应有像动植物化石般随着时间推移而渐变的面貌”,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这样的句子。
黄金町及寿町下塌信息
民宿World House
横滨中区初音町1-23-1 ,A Dream大厦10F;4800日元/晚起,通过Airbnb或微信ayashow预定
YHV
横滨中区松影町3-11-2,三和大厦1F;yokohama.hostelvillage.com;2800日元/晚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