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线工业遗产如何获得新生
“三线”建设是20世纪国内一场浩浩荡荡的西部工业大生产,这场分布于全国13个省和自治区、近千万人参与的全国性工业运动以高昂的代价奠定了西部工业基础,提升了国防工业实力,也为今天的社会留下了诸多分散各处、日趋衰败的厂房遗址以及与当年工厂配套的居住区。50年后,它们雄风不再,曾经引以为豪的荣耀和光芒早已湮没在一片荒芜杂草中,印刻在这几代人的记忆深处,萧条残败的身影在新城镇建设中显得异常突兀,成为当地政府推进城乡发展的绊脚石。
这些废弃多年、无人问津的旧厂房遗址是工业遗产吗?它们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实用意义?上世纪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史是否需要为年轻后代留下实物原证?
图1 青海大通705厂外观
2022年,基本形成老工业基地现代产业体系
“三线”建设其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西部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它不仅全面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和社会进步,客观上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工业化基础。然而“三线”建设的布局以国防为原则,非经济驱动,存在一定片面性。“三线”时期的新项目和大项目都要按照“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选址建设,布点分散,造成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三线”建设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理念,工业形式往往重于实质。 1979年后,大范围“三线”建设基本停止,“七五”、“八五”开始,国家加大支援力度,通过市场机制对国防工业进行了干预和调节,持续开展了脱险搬迁、军民结合为主的布局变迁。
“三线”建设战略调整了近30年,步履蹒跚经历了不同阶段,不乏东风汽车、重庆嘉陵摩托等逆境中突围的成功范例,大量存在的问题也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提供了不断探索的空间。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 年)》,老工业基地是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业基地,分布于27个省,合计120座。六盘水、攀枝花、汉中、十堰、宝鸡、天水等“大三线”直接涉及的省(自治区)近30座中小城市名列其中,约占总量的1/4。
全国老工业基地更新改造规范范围分布图。
工业遗产承载工人的认同感
“三线”工业遗产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时期的见证者,它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三线”军工基地一旦建成,不依赖当地的设施资源,成为自成体系的小社会,除了生产厂房外,住房、医院、学校、邮局、商店等基本完备,形成了相对封闭自足的社会聚落,这种聚落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自给自足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
“ 小社会”中的人们说着“ 厂矿普通话”, 这种语言既非标准的普通话, 夹杂着北方口音和当地方言。他们和家人、邻居、同事、朋友等以血缘、姻缘或业缘等为纽带形成了稳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成为生活在军工企业中的人们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认同。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中央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对“三线”企业采取“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措施。然而这些军工企业是国家特殊时期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大多数“三线”企业迁离或转型后,后续产业发展情况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破产,厂房处于废弃、闲置状态,许多职工生活困难,生活区破落陈旧。
回想当年“好人好马上三线”,能参加“三线”建设的都是经过挑选的社会精英分子,而这些工厂车间记录下他们人生中最富有激情的奋斗时光和人生梦想,也镌刻着昔日火红年代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对于“三线”子弟而言,“三线”工业遗产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记录,当“三线”企业外迁或随父母回到原籍的时候,工业遗产又成为“三线”子弟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三线”建设的生态思想仍值得借鉴
“三线”企业选址以“不占良田好土”为宗旨,随山势起伏而建,“占一还一、占二还二”,这种生态思想是今天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借鉴。当年发展工业生产、建造厂房,贯彻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想尽方法利用自然地形地势,因地制宜,依坡就势,尽可能利用坏地、荒坡来开发,把荒坡改造成耕地或梯田,并结合排洪,采用引洪入渠入塘的方法,以兴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业生产,避免产生占而不用、多占少用或者“剃平头”的深挖高砍等浪费人力和国家资金的现象。
考虑到向阳坡地的庄稼产量要比背阳的高许多,在具体设计和取舍用地范围时力争让开向阳坡地和梯田,而这与建筑物争取日照、通风采光和避免潮湿的要求有一定的冲突,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本着节地、节材的原则,深入实际、量体裁衣,实践着工业基本建设需与农业基本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路线。
此外,由于经济不发达、建设任务重,很多工程都采取了一些“低技术”的营造手段,在能够满足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费用,并且为了强调“靠山、分散、隐蔽”,甚至还“进洞”,设计了一些特殊构造的厂房和设备,最典型的是洞中厂房和洞中仓库。
从景观“污点”到“亮点”
“三线”企业是镶嵌在当地自然环境中的一块块工业飞地,如今废弃后成为当地自然景观中的一个个“污点”,而它们周边环境却是有山有水、农田围绕,伴随着这些昔日保密重工业企业的转型,消解其原来生硬的产业和空间边界,将这些景观“污点”转变为新城镇格局下的景观亮点是“三线”工业遗产再生的目标和方向。
由于一些军工化工企业在生产军工产品过程中具有强腐蚀性和危险性,对土壤和厂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也殃及到了周边的农田水利,即使厂区旧址已荒废多年,但土壤的毒性和污染并没有完全排除和修复,这需要对这些旧工厂加强土壤污染的调查、监测和管理工作,开展土地规划使用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污染度强的厂区周边土壤进行必要的清理和修复保养,提高周边土壤环境质量。
四川绵阳九院院部旧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更新改造是一个较为成功的 “三线”军工遗产再生案例,值得学习和借鉴。九院是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和生产单位,自1958年北京建院后经历了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海晏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梓潼“902地区”;1990年开始向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同年九院管理体制调整为国家计划单位相对独立的科研事业单位。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包括九院在内的一大批“三线”军工企业从大山深处搬迁出去,从1983年9月开始,院部的设施和工作人员陆续迁出,旧的院部逐步废弃,2002年,四川民营企业铁骑力士集团收购了这一地块,将它打造为集团的绿色鸡蛋生产基地。2006年,铁骑力士集团正式注册旅游开发公司,对此旧址进行旅游开发,如今旧址有3个用途:作为集团的绿色家禽养殖基地、集团员工培训中心以及军工旅游景区。
其中作为绿色鸡蛋生产基地为主要用途,由于此地群山环抱,基本上无污染,因此生产的鸡蛋出厂价格高出普通鸡蛋的市价几倍;作为培训基地,以特殊的历史和社会价值为基础,对来此培训的员工有激励作用,而作为“两弹城”主题文化旅游地,旧址包括7幢苏式院士别墅在内的整体格局和风貌完整地保留下来,邓稼先、王淦昌等16位院士先后在此工作过。集团对单体建筑物进行了翻修和挂牌介绍,还出资对原院士楼、将军楼、原招待所和原职工宿舍进行了基本保持原貌的整修以满足游客和员工参观和住宿等要求,充分挖掘其背后的人文价值资源。
借助学者的力量,探索青海大通模式
青海705厂是众多“三线”军工企业的一个样本,1965年开始建厂,1996年宣告破产。705厂从最初生产重水转为6条民品生产线上马,从上世纪70年代近2000人规模的国防化工大型二级企业沦为90年代中期债台高筑的特困企业。厂房和职工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命运共同体,保留住有形的物质环境,就是保留下在艰难岁月中人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依赖。
青海大通705厂3个红砖塔楼。
705厂是衰败丑陋的,但也是幸运的。2012年,移居青海20多年的杨来申递交给政府一份关于705厂再利用的提案,打响了705厂保卫战的第一枪,之后学者和媒体跟进,设计营的开展,与政府部门的多次沟通,使得这个藏匿在山沟里的昔日军工厂重见光明。随着对“三线”历史和705厂的深入研究,越发觉得这个不过30年厂史的军工厂有着短暂却壮丽的传奇经历,它的命运仍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705厂的铁门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在这场705厂保卫战中,学者的力量正在凸显出来,他们以群体合作的方式亮相,在高校、政府和社会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他们以学术论坛的方式将多年的研究成果传递给政府和社会,以座谈会方式了解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发展需求,也通过产学研高度整合的设计工作营模式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努力寻求“三线”工业遗产最佳的保护模式以实现多方共赢的最终目的。
从2013年2个学术讲座到2014年集结7个学者的学术论坛,从小范围几个人到20多人规模的设计工作营,从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多次交流到访谈原厂职工做口述史整理,这一切都在努力扩大705厂的社会影响力,让政府和社会了解“三线”军工遗产潜在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分3个阶段来行动:
第一步使当地政府和民众了解“三线”建设的特殊背景和遗产价值,达成“三线”遗产保护共识,扩大一定的社会关注度;
第二步发挥产学研结合的强大优势,针对当地的经济状况和环境特点,提出可实施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概念方案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
第三步与原厂职工及其后代访谈,了解厂史和当年工作、生活等情况,记录和完善口述史内容,将这份无形的“三线”遗产通过口述史方式保护下来。
2014年青海大通工业遗产再生设计营海报。要顺利完成以上3个步骤,需要学者、政府、专家、职工等多方面的互相支持和配合,需要尽快建立起“三线”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方法,充分挖掘出历史真相,引发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反思,改变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新城化建设的发展思维,积极探讨一种盘活“三线”工业遗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良策。
2014年青海大通工业遗产再生设计营中学者与政府各部门的圆桌研讨会。可以看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成为大通县“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现代农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对这些昔日的工业飞地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厂房再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和旱作农业,拓宽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在全县建成更多集生态农业、文化产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
“三线”遗产再生是继承和发扬”三线”精神的得民心工程,青海大通通过3条线的穿插并进,既体现了当地政府体恤民众、寻求突破的决心,也激发出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政府的决心、学者的远见、职工的配合、社会的支持缺一不可,这是青海大通模式顺利推进“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再生的关键.
(本文转载自《2016年中国第7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作者授权转载。澎湃新闻编辑对文章进行了删减及编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