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米“死磕”印度
原创 小迪 金角财经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F-Jinjiao)
作者 | 小迪
编辑 | 周大锤
“跨国企业”小米,前景正在模糊。
雷布斯“对标苹果”宣言话音未落,一纸罚单就挫伤了小米的锐气。1月5日,印度财政部发布声明,印度税务情报局(DRI)已向小米科技印度公司发出通知,向该公司追缴约65.3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58亿元)税款。
动荡始于一周前。
早前,DRI以“涉嫌逃税”为由,对小米、OPPO、一加、富士康等在印度超过20个邦的办公室和制造厂,甚至一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私人住宅进行了突击搜查。
结果显示,小米印度及其代工厂自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间,未将支付美国高通及北京小米移动软件的权利金及授权金列入进口商品价格计算,规避税赋并从中获益,违反印度1962年关税法及2007年关税估价规定。
据印度媒体pIndia报道,OPPO 的一个中国分销合作伙伴近期也在印度海得拉巴被教育署罚款数十亿美元。
这不是程序上的最终结果——被查税的企业可以向印度高等法院提起上诉,但这些被查税的企业似乎没有“不服软”的选择。
去年3月,DRI曾同样以网络广告交易涉嫌逃税,要求补税为名,冻结字节跳动印度在花旗和汇丰银行的四个账户,一度让字节无法支付上千名在印员工的工资。字节跳动以违法将DRI告上孟买最高法院,声称此举无异“骚扰”,要求解冻账户,这个请求随后被驳回。
人在屋檐下,还敢不低头?
4i的i是India的i
印度曾经是小米的福地。
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小米凭借着低价高质和饥饿营销的策略,攻下了当时还不成熟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拥簇而来的印度“米粉”为小米建起了一道结实的防线,将小米称为“穷人的苹果”。
到2021年Q3,小米在印度的出货量为1120万台,占据24%市场份额,这已经是小米连续17个季度蝉联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同一时期,小米在国内的出货量为1090万台。
小米的出货量超越苹果,成为世界第二时,雷军在全员信中写道:
“这是个梦幻般的成就,也是小米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印度不只是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场,还是小米“对标苹果”的底气。
小米对印度,向来用情至深。
2015年,印度小米4i的发布会现场,雷军在大秀蹩脚的英文。
台上,他高声问候印度米粉“Are you OK”。
台下,从印度各地赶来的米粉整齐回应“I'm fine”。
日后,雷总在发布会上的三句“Hello”、“Thank you”,“Are you OK?”被剪成B站最知名的鬼畜视频之一,将雷总的名气推向全国。
与国内的全民调侃不同,在印度,雷总收获的是顶礼膜拜。一个男孩为了见到他,驱车7小时到新德里,爱得深沉的他宣称“我可以为小米的产品而死”,有农民为了示爱,用自家麦田割出巨大的小米logo。
雷军B站鬼畜视频
面对狂热的米粉,小米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称,Mi 4i的“i”,就是是“India”的“i”。这是专属于印度的小米。
这一年,小米的首个印度工厂投产。
到2019年,小米已经在印度建了7个工厂,可以消化99%的印度市场需求。5月,班加罗尔一家小米专卖店开业,雷军和一众小米高管穿上印度传统服饰现身,个个春光满面。
这一天雷军的行程还包括爬上小米印度办公室的楼顶,欣赏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由10000个灯泡组成的巨幅小米logo——这个logo用于庆祝小米在印度单季销售量超过千万。
Logo往往是一家企业的脸面,而全世界最大的小米logo,在印度。
雷军在班加罗尔的小米专卖店
彼时,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领先全球智能手机霸主三星,大幅超过高端机代表苹果。来自中国的小米,在远离故土的印度,被冠以“国民手机”之名。
几乎和小米同时,中国的另外两家手机厂商OPPO和vivo进入印度。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在印度市场2021年第三季度的智能手机品牌中,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小米、三星、vivo、OPPO及其子品牌realme。
前五中有四家品牌来自中国,掌握着印度超过70%的智能手机市场。
反观印度本土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Micromax和Lava,市场份额加起来还不到1%。
在别人的地盘上,太锋芒毕露,是要吃亏的。
三重困境
这是一个意料之中的死局。
2014年,莫迪当选印度总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试图改善印度的营商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世界银行对世界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中,印度的排名也从2015年的153名提升至2020年的63位。
《营商环境报告2020》 来源:世界银行
这些政策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到印度投资建厂。
那时,雷军一度成为印度政府的座上宾,莫迪希望通过引进中国企业而引发鲶鱼效应,刺激印度制造。但他也没想到,这些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似乎不像鲶鱼,更像鲨鱼。
猎捕鲨鱼的时候到了。
2021年,印度开始实施鼓励制造业“自力更生”的《印度大型电子制造业的生产挂钩奖励计划》(PTI计划)。根据计划,政府部门将在未来五年内提供4000亿卢比(约53亿美元)的财政支持,以刺激印度电子制造业的发展,预计五年内实现1530亿美元的总产值。
这次计划的入选企业很多,有印度本土企业Lava、Dixon、Micromax、Padget Electronics、Sojo、Karbonn和Optiemus,以及三星、富士康、戴尔、纬创、和硕等国际科技公司。
而占据印度7成智能手机市场的中国厂商,集体从这项计划中缺席。
突击查税,也不过是印度对外来企业进行排挤的“传统艺能”。
早在小米、OPPO、字节跳动等企业遭遇查税之前,2007的沃达丰、2008年的华为、2013年的诺基亚、2017年的和电国际……都曾遭遇税务稽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日前将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从此前的“Baa2”下调至“Baa3”,评级展望维持在“负面”。
印度央行行长拉詹曾因印度的营商环境批评政府不作为:
“Good news: The government has the political strength and the power to undertake those reforms. Bad news: (It) hasn’t done so, so far.”(好消息:政府拥有进行改革的政治实力和权力。坏消息:目前为止并没有做什么。)
在印工作多年的中国企业人员总结印度营商投资常见问题,图源:印度笔记《印度营商环境之投资环境浅析》
受制于印度的政治体制,中央政府的政策推行到各邦和遍布印度的经济特区,往往困难重重。营商环境的改善有限,对外的排斥却不断加强,无奈之下,通用、丰田、福特等大批跨国企业选择逃离——在印度深耕多年之后,他们都发现这片看似广阔的市场,实际无钱可赚。
小米等中国手机厂商面临的情况,还要更恶劣些。
2020年5月5日,中印边境问题在印度民间引发激烈的反华情绪,以小米为代表的的中国企业成为众矢之的。
边境问题之后,有印度用户指责小米公司一直针对小米用户,收集使用小米手机和网页浏览器APP的私人数据后传回中国。小米随即否认指控,但在舆论压力之下,推出关闭回传功能。
8月,印度政府以“使用小米浏览器,会影响设备运行和网络访问”为由,禁止使用小米浏览器。
愤慨的爱国青年们很快攻占了小米印度总经理Manu(蛮牛)的推特。有人打出“骗子公司!小米滚出印度”的标语,号召大家抵制小米。
Manu在接受CNBC采访时强调,小米比其他手机更加“印度化”,小米已经在印度开拓拓展开发、生产和制造团队,为印度带来5万个就业机会。
但这没有阻止骂战演变成线下的“热战”。
遍布印度的小米门店,为了防止遭到破坏,员工们不得不遮盖logo、移走广告板。印着“Made In India”的巨大白布,遮住门头的“Mi”。
小米进无可进,又不敢离开印度这块12亿人的巨大市场,被困住是必然的。
虚假繁荣和价格危机
小米正在遭遇印度市场的报复。
当初,这家公司靠着低价高质,在一众低价低质的印度本土机和高价高质的苹果、三星等高端机中脱颖而出。在同行们一片“掠夺性定价”的骂声中,小米们站稳了身形,开始重新瓜分印度市场。
为了应对价格冲击,印度市场的头部品牌,如三星、LG、索尼、松下,乃至苹果,都不得不降低智能手机或电视的价格,导致市场整体利润下降。
数据显示,小米们进入印度之后,三星和苹果在市场份额缩减之外,利润下降超过50%。而本土手机则面临亏损和被迫转型的局面。
伤敌一千,难免自损八百——在印度的中国手机厂商也并不赚钱。
从财报中可见,经历多年亏损之后,小米在2018年曾实现30.1亿卢比(约人民币2.6亿)盈利之后,又在2019年亏损14.8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27亿)。进入2020年,随着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高速成长,小米实现进入印度市场以来最高的利润:40.6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5亿)。
销售冠军只有这样的利润并不可观,毕竟,还不够补税的。
从小米全球市场整体经营看,2021年Q3一个季度的利润已经达到52亿元,可以说小米举集团之力哺育印度市场,换虚高的装机量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小米Q3利润财报
可价格战,向来是最简单高效、容易复制的商业策略,小米能玩,别人也行。
2021年9月,谷歌与印度最大运营商JIO母公司信实工业合作研发的智能手机JioPhone Next正式上市了,最低售价为——
1999卢比(约合172元人民币),远低于小米低端机500元的售价。
图源:91mobiles
JIO在印度掌握近两万个城镇和20多万个村庄的4G网络,用户超过4亿,其还与三星合力研制5G技术,并已向印度电信部门申请了5G频带分配用于5G网络测试。
在功能机时代,JIO就曾通过签约使用JIO移动通信服务赠送购机补贴的方式双向发展用户。这使得JIO在短时间内击败诺基亚和三星,拿下功能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
而更重要的是,JioPhone显然比小米们更符合——
Made in India。
原标题:《小米“死磕”印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